啟示錄 啟示錄 6:1-6

啟示錄 6:1-6

6:1-8:1是羔羊揭開七印時出現的異象,羔羊每揭開一個印,就帶出一個異象;前四印是一組,後三印是一組。此時只是掲開封嚴書卷的七印,書卷本身還沒有展開。舊約和新約都不斷啟示:神的國降臨之前,必定先有審判,也就是[耶和華的日子](賽13:6;結30:3)。因此,六-七章裡的災難只是救贖計畫的最後階段開始之前的前奏,每個災難也未必只應驗一次,很可能是從羅馬帝國開始,貫穿基督再來之前的整個歷史。(1,3,5,7節) [你來]原文是[來]不是對約翰說的,而是[四活物]向異像中的四騎士傳達命令。[白](2節)是勝利的顏色,羅馬將軍凱旋時用[白馬](2節)拉著戰車遊行。白馬騎士可能代表戰爭,侵略。這裡[白馬]與基督的[白馬](19:11)顏色相同,但騎士卻與基督(19:12-16)明顯不同。白馬騎士所戴的[冠冕stephanos](2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而基督所戴的[冠冕diadema](19:12)原文卻是王冠。(2節) [弓]並非第一世紀羅馬軍隊的主要武器,卻是當時羅馬帝國最大的強敵[帕提亞人](2:9)的特徵。帕提亞人以騎射著稱,他們建立了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百年。這位白馬騎士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勝,而且是[勝了又要勝](2節),但得勝的[冠冕]卻是神[賜給他](2節)的,顯示祂的得勝乃是神的審判。初期教會被羅馬帝國逼迫的250年,也是羅馬帝國不斷被神追討的250年。《啟示錄》寫完60多年後,羅馬五賢帝的最後一位奧勒留(Marcus Aurelius,主後161-180年)在位期間戰爭不斷,東方的帕提亞人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相繼入侵,自然災害頻發,國庫空虛,又發生安東尼瘟疫,帝國由羅馬盛衰,結束了二治羅馬(Pax Romana)。有人把白馬騎士解釋為基督,福音,假基督或假福音,但對當時的讀者來說,對帶弓的白馬騎士最自然的聯想就是羅馬帝國的強敵帕提亞人和戰爭,與其他三馬所代表的災難和審判一致。四騎士的異象(1-8節)象徵神對地上國度的審判:戰爭侵略(2節)社會動亂(4節)經濟崩潰(6節)和瘟疫死亡(8節),一樣接著一樣。四騎士的審判首先應驗於羅馬帝國,也貫穿整個人類的歷史。無論是世俗的國家,或是所謂的基督教國家,沒有一個地上的國度能逃脫這四種結局。無論多麼理想的社會制度,都是假冒的人間天國,我們不必把某個國家高舉為燈塔或山上的城(City upon a hill)。刀劍的權柄屬於神,但教會卻不可倚靠政權建立神國;信徒肩負文化使命,但我們卻不要幻想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4節) [紅](是血的顏色,紅馬騎士可能代表社會動亂,內戰革命。[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4節)表示一切權柄都是神所賜的。神允許世人自相殘殺(亞14:13;賽19:2,乃是以歷史審判歷史,讓人自己審判自己。[刀 (4節)原文是[劍](弗6:17)指佩在腰間的短刀(約18:10)或配劍(羅13:4)並非當時戰爭中的主要武器,而是適合製造內部動亂,[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4節)。主後235-284年,羅馬帝國遭遇內戰,分裂,居普良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外敵入侵和經濟崩潰,接近崩潰,史稱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古往今來的強權往往不是毀於外敵,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們不必高舉某種政治體制。(5節) [黑]是飢餓(哀4:8;5:10)災荒(耶14:2)的顏色,黑馬騎士代表經濟崩潰和饑荒。[5節)天平](是用來稱貴重物品的秤,五穀本來是用升斗計算的,但在經濟崩潰時,糧食非常珍貴,必須使用[天平]來稱,實行配給制度(利26:26;結4:10)。[一錢銀子denarion](6節)原文指一個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天的工資(太二十2)。在三世紀危機期間,羅馬銀幣得拿利烏的含銀量急劇下降,什麼都買不到,被迫退出流通領域。(6節) [升choinix ]原文是一種量器,相當於每人每天的飯量(根據希臘史學Herodotus的記載)大約是一公升。在正常情況下[一錢銀子]夠買12天的糧食(根據J. Jeremias的說法)。但在經濟崩潰的時候,只夠買一天的糧食。[油和酒不可糟蹋](6節)這個禁令是向黑馬騎士發的,意思是不要傷害油和酒。此時的饑荒受到神的限制(7:3,還沒有到絕糧的地步,人的基本需要仍然可以滿足。 [麥子,大麥,油和酒]都是當時日用的主食。一個人工作一天僅能養活自己,如果要養活家人,就要改吃窮人或牲畜的食物[大麥](6節)。 思想:當信徒在困苦患難時,或許內心中期待那騎著白馬【彌賽亞-救世主】擺脫我們的現況,因此,我們必須警醒謹慎,不因看似讓我們勝了又要勝的理想,政治,方法,在所期待的過程被【欺騙】更取代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真正救贖的工作。內心只有那敵基督!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命的軟弱,面對看似困苦的境況,我們很容易寄望讓我們脫困的人,事,物;以致我們忘記主你的旨意,更忘記主你。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時刻仰望主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21:1-6啟示錄 21:1-6

21:1-22:7所描述的是[永世的教會-新耶路撒冷]與本書開頭今世的教會-七教會首尾呼應。整本聖經從神的創造開始(創1:1),以神的新造結束(5節);從伊甸園開始(創2:8)以新耶路撒冷結束。新天新地的榮耀畫面(1-8節)與可怕的火湖(20:11-15)形成了鮮明對比:1.[新天新地]是神的新造(賽65:17)也是神的恢復,神要把人和萬物恢復到祂起初創造的心意裡。2. [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翻版。但在新天新地裡,天上的玻璃海沒有了,不再有人與神之間的隔閡(3節);地上的海也不再有了,不再有藏污納垢的地方和動盪不安的來源。3.[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重建。神將一切都更新了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新天新地]裡不再有七樣事物:,死亡,悲哀,哭號,疼痛,咒詛黑夜。對羅馬帝國的居民來說[海]意味著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意味著動盪不止,兇險無常,在舊約裡象徵惡和騷動不安的源頭(賽57:20)。在[新天新地]裡,[海也不再有了]意味著不再需要貿易和資本,不再需要人類的任何制度,也不再有罪惡和動盪。(2節) [聖城新耶路撒冷]象徵歷世歷代聖徒的總合,代表永世的教會,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她是屬天的,出於神的,所以由神從天而降。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也普遍相信,新耶路撒冷要在彌賽亞降臨時顯現。預備好了象徵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經完全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帶著基督的榮耀2:10)就如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地上的耶路撒冷已經在主後70年被羅馬軍隊摧毀。但信徒將來永遠的居所不是在地上的耶路撒冷,也不是在天上,而是[從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那時,並不是[新天]是神的居所[新地]是人間樂土,而是[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新天]與[新地]之間不再有隔閡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 (3節)這是宣告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創17:7)和摩西(出19:5)的應許: (結37:2736:28;耶31:3)。救贖的目的,就是要恢復人與神親密無間的關係。現在神親自宣告:一切救贖的計劃已經成就,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希臘文帳幕skene與希伯來文[居所shekinah]的發音和意義都相近。在新約中只有使徒約翰使用過(7:15;12:12;13:6;21:3;約1:14)在本章譯為同住。[帳幕]在舊約中像徵神榮耀的同在(出25:9)為了達到救贖的目的,神的工作計畫是:首先,神啟示了會幕的樣式(出25:8)和聖殿的樣式(代上28:12),作為預表 (加4:4);主耶穌將教會建造成神與人同在的基督身體(弗4:12),屬靈聖殿(弗2:21-22);最後,神在永世的教會[聖城新耶路撒冷]裡永遠與人同住:[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死亡罪的工價,是人在伊甸園墮落後所陷入的咒詛(創2:17)。現在罪已經被徹底對付,死被得勝吞滅撒但,獸,假先知,海,死亡和陰間都過去了人已經被神完全恢復,因著罪而來的悲哀,哭號,疼痛也將成為過去。這正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
思想:神給我們的美好應許:新天新地帶來盼望,神的同在醫治傷痛,生命泉的恩典更新生命。這不僅是未來的圖景,更是今日的安慰與動力。當我們看見神的計畫,我們就能在試煉中站立,在服事中喜樂。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賜下新天新地的盼望。祢與我們同在,擦去我們的眼淚;祢白白賜下生命泉的水。求祢讓我們活出這盼望,在痛苦中信靠祢,在服事中榮耀祢。願祢加給我們力量,直到進入祢的聖城。阿們。

啟示錄 18:1-3啟示錄 18:1-3

這位天使極不尋常,不但有大權柄而且地就因祂的榮耀發光與先知以西結異像中神的榮光一樣(結43:2)。因此,有人認為這位天使就是基督。神差遣這樣一位大有榮耀的天使來宣布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回應殉道者的呼籲(6:10)因為對於生活在[羅馬和平Pax Romana]中的最初讀者來說,[永恆之城Urbs Aeterna/The Eternal City]羅馬的統治是不可想像的,正如當年巴倫的帝國的看法。本章就像一場葬禮,由[巴比倫大城]的七首輓歌組成,不一定是按照時間排列的行事表。當這些預言在受苦的教會中被宣讀的時候,詩歌的節奏已經非常吸引聽眾,更不用說好消息本身了。2-3節是第一首輓歌。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這是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21:9)。這一刻已經預告了三次(14:8;16:19;17:16)現在終於要詳細描述了。[巴比倫大城]就是大淫婦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代表一個抵擋神,誘惑人的社會,經濟體系(17:2)是用地上的天國假冒神的國。對最初的讀者來說,就是長達兩百年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神如何傾倒巴比倫,也將怎樣傾倒羅馬;將來,神還要照樣傾倒末後的[巴比倫大城]。傾倒的[巴比倫大城]將成為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正如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所預言的(賽13:21-22;34:10-15;耶51:37)。[大淫婦]不但自己抵擋神,並且利用經濟手段引誘世人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萬民都與她同流合污;活在虛幻之中。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包括經濟,文化,宗教上的認同和來往。當時的客商都倚靠羅馬這個最大的商業中心,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現在,天使宣告[巴比倫大城傾倒了]但卻沒有親自動手,因為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既然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神也要藉著[住在地上的人]揭穿地上天國的假相。[大淫婦]經濟體系的崩潰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金融投機,福利主義,極端環保,大眾傳媒和大政府正在不斷地折騰[巴比倫大城]很可能“在一天之內,她的災殃要一齊來到”(8節)。
思想: 巴比倫的奢華與權勢讓人沉醉,但這一切終將傾倒。今天的世界充滿誘惑;財富,地位,享樂;這些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偏離了對神的忠誠?我們的心是否被某些[巴比倫]所吸引?巴比倫的傾倒看似可怕,卻是神公義的彰顯。對信徒而言,這不是恐懼的宣告,而是盼望的提醒:邪惡不會永遠得勝。當我們看到世界的不公與敗壞時,可以信靠神最終會帶來審判與更新。
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透過啟示錄提醒我,祢是公義的神,一切邪惡終將在祢面前傾倒。求祢賜我智慧,辨別世上的誘惑,不被巴比倫的奢華迷惑。幫助我們活出祢的旨意,成為祢榮耀的見證。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