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3:1-4

啟示錄 13:1-4


1-10節是第三個異象。龍[站在海邊的沙上](12:18),召出了海中上來的[獸](1節)和地中上來的[獸](11節),也就是[敵基督](約壹2:18)和[假先知](太24:24),透過世上的代理人來攻擊教會。當他們都露出了[獸]的真面目以後,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一七之半](但九27)就開始了(5節)。大紅龍有[七頭十角](12:3)而從海中上來的獸則[有十角七頭](1節),象徵敵基督擁有撒但的能力(3節)。先知但以理在異像中看到[有四個大獸從海中上來](但七3),四獸一共有七個頭(但7:4-6),而這隻獸自己就有[七頭]。大紅龍的[七頭上戴著七個冠冕](12:3),而海獸卻是[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1節),七頭指羅馬的七個皇帝:Augustus.Tiberius(14-37A.D)Caligula(37-41A.D)Claudius(41-54A.D)Nero(55-68A.D)Vespasian(69-79A.D)Titus(79-81A.D.) Domitian(81-96A.D.)。十角是指七個羅馬皇帝加上尼祿(Nero)死後的十八個月,先後有三個皇帝,即加爾巴(Galba);奧托(Otho)及維特里烏斯(Vitellius )統治羅馬一段短的時期,故共有十角。[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1節)象徵敵基督高舉自己,抵擋神,藐視神。第一,二世紀羅馬皇帝的尊號常自稱為神或神的兒子,就是[褻瀆的名號]。而[從海中上來](1節)會使最初的讀者自然聯想到,當時小亞細亞省的羅馬總督都是從海上乘船而來的。因此,敵基督很可能是與羅馬帝國一脈相承的強權(17:9)。這獸的[形狀像豹,腳像熊的腳,口像獅子的口](2節)集中了但以理異像中前三獸的特徵(但7:4-6)正如羅馬帝國綜合了巴比倫,瑪代波斯和希臘帝國的強盛與殘忍一樣。因此,這隻獸與先知但以理所看見的[第四獸](但7:23)很有淵源,具有史上世界強權的一切邪惡特徵。但[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它](2節這是一種否認真神的能力; 因此會顛覆神最初對國家state的意圖。這樣的統治者之所以被描述為【獸】是因為它們沒有達到神為他們命定的人類統治標準。[受了死傷ἐσφαγμένην](3節)原文與[被殺過ἐσφαγμένην](5:6)是同一個字。羔羊[像是被殺的](5:6),但已經復活了;而[獸的七頭中,有一個似乎受了死傷,那死傷卻醫好了](3節),這是模仿基督死而復活的神蹟。可能性包括:1.最初的讀者自然會聯想到民間傳說尼祿皇帝將會復活,並帶領東方的帕提亞人來攻打羅馬,但實際上並沒有發生。因此,敵基督所模仿的復活,也和尼祿復活的傳說一樣是假的。2.指羅馬帝國的崩潰和復興。今天,羅馬帝國雖然滅亡了,但文化並沒有消失,只是一個頭傷。在歷史上,查理曼大帝,神聖羅馬帝國,俄羅斯帝國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都以羅馬帝國的繼承人自居,文藝復興,啟蒙運動,歐盟和北約都在試圖恢復古代希臘,羅馬的世俗文化和榮耀。從[羅馬和平Pax Romana],到[不列顛和平Pax Britannica][美利堅和平 Pax Americana],連所用的政治術語都刻意模仿羅馬帝國的拉丁文,好讓[全地的人都希奇跟隨那獸](3節)。3.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得勝使那獸[受了死傷],好讓[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24:14)。[那死傷卻醫好了]指到了末期,[等到那攔阻的被除去,那時這不法的人必顯露出來](帖後2:7-9),重新獲得權柄(17:8)。以色列人用[耶和華啊,誰能像祢](詩35:10)來敬拜真神,世人卻用[誰能比這獸](4節)來敬拜撒但和敵基督。把撒但摔到地上的天使長[米迦勒](12:7-9)的名字意思就是[誰能與神相比],世人卻用[誰能比這隻獸]來訌笑米迦勒的名字。誰有能力就拜誰,誰給好處就跟誰,這正是今天世人最崇尚的實用主義哲學。敵基督的勢力無人能敵,但也只是撒但的代理,所以[拜獸](4節)就是[拜那龍](4節)。 思想:今天,撒但的詭計就是躲在許多無形的偶像背後,把魔鬼的主張變成人的主義,時尚,竊取人們對真神的敬拜。世人自以為科學昌明,不再迷信,所以不必求助於神,可以倚靠科技,財富,文化,教育,政治和軍事等手段來解決一切問題,實際上都是在[拜那龍]、[拜獸]。 祈禱:親愛主,你是全地真正主,真正的王;或許我們都會崇尚世界很多的理念,學識,權勢去代替主你;更以罪惡,自我,敵對你成為我們生活方式;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分辨惡與善;使我們不再活在敵對主你的生命中。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7:9-17啟示錄 7:9-17

(9節) [此後開始了第二個插入的異象。當時的信徒人數不多,但約翰卻[看見有許多的人,沒有人能數過來](9節),這是給受苦的信徒極大的鼓舞。[各國,各族,各民,各方](9節)包括外邦信徒和受印的以色列人(4-8節)他們來自世界各地,都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14節)得勝者,很可能是殉道者(16節)。當世人在大災難中站立不住的時候(6:17)得勝的聖徒卻得以[站在寶座和羔羊面前](9節)。[白衣](6:11;7:9,13,14)原文是[白色長袍]象徵尊貴,在此代表稱義,得勝(14節)。在世人看來,殉道者是卑賤,失敗的,但神卻用[白衣]宣告:他們才是尊貴的得勝者。[棕樹枝](9節)是勝利的標記(約12:13),在住棚節的慶典中(利23:40)用來慶賀出埃及的勝利(利23:43)。第10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七個頌讚。本書一共出現了十四個頌讚(4:8,11;5:9-10,12,13;7:10,12;11:16-18;15:3-4;16:5-6,7;19:1-3,4,6-8)原文的形式都是可以頌唱的詩歌。[救恩](10節)是這些人所讚美的惟一主題,在[救恩]的計畫裡,神和羔羊缺一不可(10節)。惟有蒙恩的人才知道[救恩]的寶貴,天使雖然也稱頌神和羔羊(12節),但他們卻不像信徒能親嘗救恩的大愛。羅馬將軍在凱旋時身穿白衣進城,猶太人在馬加比收復耶路撒冷時手拿棕樹枝進城(馬加比二書十7)。而這個天上的異象卻顯明,忍耐,受逼迫的軟弱信徒才是最後的得勝者,他們將[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9節),來到寶座前。又如撒迦利亞先知所預言的,[所有來攻擊耶路撒冷列國中剩下的人,必年年上來敬拜大君王-萬軍之耶和華,並守住棚節](亞14:16)外邦人中被神所得著的聖徒,將要和以色列人一起來守天上的住棚節。第12節是《啟示錄》中的第八個頌贊,原文是詩。 [頌讚,榮耀,智慧,感謝,尊貴,權柄,大力](12節),是用七重完全的頌詞來稱頌神。[大患難](14節)原文有冠詞,指特定的患難(3:10)也包括信徒為進神國所受的苦難(約16:33;徒14:22)。[出來](14節)原文是現在分詞,表示他們還在持續不斷地出來,可能指不斷地殉道(16節)。[曾經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14節),[洗]和[白浄]原文都是用簡單過去式,顯示這兩個過去一次的動作具有永遠的效果。這些得勝者無論是稱義,還是得勝,都是憑著[羔羊的血],而不是倚靠自己的行為(加3:3)。[所以](15節)顯示蒙救贖的信徒被[洗白淨](14節)的目的,是為了作祭司(1:6)[在神寶座前](15節)晝夜事奉神(代上9:33)。神救恩的最終目的,是叫我們永遠事奉祂(22:3)。[坐寶座的要用帳幕覆庇他們](15節)意思是神將與他們同住。[要用帳幕覆庇skenoo]原文就是[住在](12:12)[同住](21:3)。(16節) [不再飢,不再渴]指靈裡完全得著滿足。在天上的住棚節,神[要用帳幕覆庇他們]所以[日頭和炎熱也必不傷害他們](16節)所有的苦難都已經成為過去(詩121:6)。16-17節引自賽49:10。(17節) [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25:8)象徵從苦難中得安慰,蒙釋放。在前六印驚天動地的災難之中(6:1-17)神藉著兩個異象(7:1-17)顯明了祂的信實和保守,就像暴風雨中的一個堅固,溫暖,明亮的避難所。 思想:今天我們在地上的事奉,不過是學習和操練,預備將來在天上的事奉。如果我們今天不甘心樂意事奉神(羅12:1)不渴慕神的同在,將來在天上[晝夜在祂殿中事奉祂](15節)與神永遠同在,豈不成了一種可怕的煎熬?我們有否願意在生今,永恆中都樂意事奉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在我們生命中的看顧,因你是我們的牧者,你要牧養我們的一生,要要帶領看保守我們,求主使我們得見你的大能,每日投靠在你慈愛中。阿們!

啟示錄 2:12-17啟示錄 2:12-17


[別迦摩](12節)位於內陸山區,原來是阿塔羅斯(Attalus)王國的首都。主前133年,阿塔羅斯的末代國王在遺囑中將王國贈予羅馬,別迦摩從此成為羅馬在亞細亞省的行政中心。別迦摩的文化發達,建有希臘醫治的神(Asclepius),宙斯,酒神,雅典娜和凱撒的神廟,擁有可容納1萬人的大劇院,又有藏書20萬,僅次於亞歷山大圖書館的大圖書館。別迦摩人發明了羊皮紙,取代了埃及蒲草紙的地位,英語[羊皮書卷Parchment]就是從[別迦摩Pergamon]的名字演變而來的。保羅在第三次傳道旅程中,曾在以弗所傳道兩年多,別迦摩教會可能是在那時建立的(徒19:26)。主耶穌向別迦摩教會的自稱引自1:16。主是[那有兩刃利劍的](12節)顯示祂口中所出的話不但要對付仇敵(19:15),也將審判教會中的攙雜(16節)。別迦摩是亞細亞省的行政首府,[佩劍](羅13:4)代表羅馬總督掌管生殺大權的權柄。所以主耶穌向別迦摩教會宣告:祂才是[那有兩刃利劍的]只有基督才有權決定生死,祂的權柄超越了地上一切刀劍的權柄。別迦摩是行政首府,初期教會許多信徒都在別迦摩殉道,所以說這裡是[有撒但座位之處](13節)。[撒但座位]指別迦摩山上的宙斯大祭壇,也可能因為這裡是官方的凱撒敬拜中心,是亞細亞省第一個獲準為活著的羅馬皇帝建廟的城市。另外,被稱為[別迦摩之神]的希臘醫治的神(Asclepius)的記號是蛇,撒但的記號也是蛇(12:9)。加上基督[忠心的見證人安提帕](13節)不久前在此城中被殺,這座城可謂不折不扣的[有撒但座位之處],[撒但所住的地方]。但這樣的逼迫卻沒有使教會灰心退後,所以主耶穌稱讚他們[你還堅守我的名,沒有棄絕我的道](13節)。英文[殉道者martyr]就源自希臘文[見證人martus]。(14節) [巴蘭的教訓]指巴蘭為了財利向摩押王巴勒獻計(民31:16)引誘以色列人與摩押女子行淫,拜偶像(民25:1-2)。[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15節),是打著[恩典,自由,反律法主義]的旗號,教導信徒繼續敬拜偶像,放縱肉體(14節)。[照樣](15節)一詞,顯示[尼哥拉一黨人的教訓](15節)與[巴蘭的教訓](14節)相似,就是想透過某些折衷,妥協的方法,一手抓緊天堂的門票,一手抓住世界的好處,結果都是與世界妥協,不再分別為聖。(16節) [你要悔改]就是要分別為聖。這句話原文的語氣緊迫,是個沒有寬容餘地的命令。[用我口中的劍攻擊他們](16節)指主耶穌將根據祂的話語審判拒不悔改的信徒。[那隱藏的嗎哪](17節)指藏於約櫃中的嗎哪(出16:32-34)。[隱藏的嗎哪]與[祭偶像之物](14)針鋒相對。正如以色列人沒有因為離開埃及,進入曠野就餓死,因為神親自降下嗎哪;信徒也不必擔心拒絕[祭偶像之物],與世界分別,就會遭遇生活的難處,因為主將負責供應我們。[白石](17節)的意義指當時陪審員用白石代表無罪的投票,象徵祝福的憑據。[新名](17節)的意義代表一個人新的位分。神要將[新名]贈給得勝的人,這[新名]就是神與人之間的一個秘密,適合將來的新天新地,所以[除了那領受的以外,沒有人能認識](17節)。 思想:今天,教會所面臨的最大仇敵也和別迦摩教會一樣,不是來自外面的逼迫(13節),而是混進內部的假師傅(14-15節)。他們不會公開宣稱摧毀教會,而是自稱能提供一個更合理,更有人情,更合時宜的信仰,結果都是使教會不再分別為聖,迅速敗壞。因為神的百姓若不成為聖潔的民,很快就會被世界同化,一切世界觀,價值,人生觀和解決問題的方法都與世界毫無兩樣。我們有否容讓生命被這些的價值觀影響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的要知道生活中都有很多讓我們信仰迷失的事物,更有不少摧毀我們信仰生命的價值觀,求主保守我們的心,使我們懂得分別為聖,活出聖潔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