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2:10-18

啟示錄 12:10-18


[我神的救恩,能力,國度,並祂基督的權柄,現在都來到了](10節)這句話表明,此時是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得勝的時刻,主耶穌藉著死勝過了撒但(11節)。[晝夜控告](10節)表示我們有把柄被魔鬼抓住,否則他沒有理由不停地控告我們。但因著神的[救恩](10節)基督[塗抹了在律例上所寫,攻擊我們,有礙於我們的字據,把它撤去,釘在十字架上](西2:14)。因此,信徒已經罪得赦免,不必再懼怕魔鬼的控告。[已經被摔下去了](10節)象徵撒但已經失去了天上的權柄,不能再到神面前控告我們,死亡已經失去了轄制我們的[得勝的權勢](林前15:55)。[弟兄勝過他](11節)原文是簡單過去式,表示信徒因著基督的得勝,已經勝過了撒但。因此,信徒的得勝不是努力向著勝利前進,而是站在已經得勝的地位上。[羔羊的血](11節)指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我們得救是藉著主的寶血和道(弗1:7)得勝也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11節);只有主的血和主的道,才能使我們勝過魔鬼的控告(羅8:33)。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11節)魔鬼對不怕死的人是無能為力的。[諸天](12節)指猶太人理解的天空,太空和第三層天。[住在其中的](12節)包括眾天使和[天上的國民](腓3:20)。[地與海有禍了](12節)顯示《啟示錄》中所記錄的災難,一方面是出於神的允許,一方面也是因為魔鬼在發洩怒氣(9:1-2)。[魔鬼知道自己的時候不多](12節)所以[氣忿忿](12節)地下到地上,抓緊時間肆意毀壞。13-17節是地上的爭戰。撒但既不能勝過基督(5節)就轉而[逼迫那生男孩子的婦人](13節)。[大鷹的兩個翅膀](14節)象徵神的保守與引導。當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神[如鷹將你們背在翅膀上](出19:4),帶領選民離開[埃及]到[曠野];現在,神也賜下[大鷹的兩個翅膀]讓教會[能飛到曠野,到自己的地方](14節)與神相交,蒙神供應。約翰對魔鬼的稱呼突然從[龍](13節)變成了[蛇](14節)可能因為龍[被摔在地上](13節)以後,超自然的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改用欺騙的手法來對付教會。財富和權力是[蛇]最重要的兩件利器,教會若要[躲避那蛇](14節)的誘惑,就應當[飛到曠野],不可留戀財富和權力,與世俗妥協。世界只是教會的工場[曠野]才是教會[自己的地方];信徒不可把世界當作自己的家,教會也不可試圖將世界改造成天國。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撒但既[被摔在地上](13節)不能再碰著基督自己,只好藉著逼迫地上的教會來逼迫基督(徒9:4)。為主受苦的信徒,當記得此時天上充滿了得勝的讚美(10-12節)龍的張牙舞爪只是虛張聲勢,因為牠早已失敗了(9節)。5節的異象,可能像徵[蛇](15節)將用異端教訓,世界潮流來欺騙教會(帖後2:9-11)[將婦人衝去](15節),使教會失去見證。舊約也常用洪水來比喻苦難和迫害(詩124:4;賽43:2)。16節的異象,源自以色列人出埃及時,過紅海的經歷,摩西之歌唱道:[你伸出右手,地便吞滅他們](出15:12)。神要制止一切的控告和虛話,因謠言止於聖者。17節的異象,指撒但知道無法消滅教會,轉而攻擊個別的信徒。[其餘的兒女](17節)指那些分散在各地的信徒。他們都是[那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17節)包括新約教會中的猶太人和外邦人,主耶穌[稱他們為弟兄也不以為恥](來2:11;羅8:29;太25:40)。[海](18)猶太人理解象徵邪惡;邪靈的巢穴。在巴比倫,希臘,羅馬神話裡,許多假神都從海而出;而在新天新地裡[海也不再有了](21:1)。[曠野](14節)是遠離海的地方。撒但既不能肆意施展超能力(9節)也無法在[曠野]勝過婦人,於是[站在海邊的沙上](18節)。 思想:經文讓我們看到當中既描繪了仇敵攻擊的暴力,又描繪了神偉大的保護。當婦人獲得勝利時,仇敵就被激怒,並在其他地方進行爭戰。當時信徒發問或懷疑所信的信仰時,質疑自己錯在那裡時會得到甚麼的啟示?正是神旨意計劃一直都是進行並且得勝。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明白神的旨意計劃,生命中能夠參與在主你計劃旨意都是你的恩典,更是我們的榮幸。求主使我更明白你在我們生命中的旨意。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15:1-4啟示錄 15:1-4

代表審判玻璃海中[有火攙雜]彷彿一個天上的紅海。得勝者們已經渡到彼岸站在玻璃海上,而追趕的仇敵將要淹在其中。這些人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可能就是在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被提的那些得勝者(11:12;14:16)。拿著神的琴意思是拿著神所賜的琴,神以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顯示信徒的得勝是神所賜的。他們之所以能[勝了獸和獸的像並它名字數目]是因為他們的額上受了神的印(7:3)。摩西的歌 是引自申命記32章指以色列人過紅海之後,摩西站在紅海邊稱頌神施行拯救的歌(出15:1-18)當中包括以色列人與神立約的關係。這歌也是羔羊的歌因為神領以色列人過紅海出埃及,正是預表羔羊救我們出黑暗入光明。同樣羔羊的歌這完全是一個約的形式; (1節)約的證人-天使;(2-3節)神的稱號:主,神,全能主宰啊;萬國之王;( 2-3節)神在歷史的作為-你的道路既公義又真實!(4節)誡命-唯獨你是聖潔的;(4節)審判與拯救。世人曾因獸的作為驚訝全地的人都希奇跟隨那獸其實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把戲,真正令人嘆服的是主神-全能者的作為。3-4節的詩歌內容全出自舊約聖經:[主神]出自摩3:13 。[你的作為大哉!奇哉!]出自詩92:5;110:2,139:14 。[萬世之王啊]出自耶10:7 。[祢的道途義哉!誠哉!]出自申32:4,詩145:17。[主啊,誰敢不敬畏祢]出自耶10:7 。[不將榮耀歸與祢的名]出自詩86:9 。[因為獨有祢是聖的]出自撒上2:2。[萬民都要來在你面前敬拜]出自賽2:2-3,耶16:19 。[因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出自耶11:20,詩98:2 。敬畏你是與拜獸和獸像(2節;14:11)對比。你的名是與獸名(2節;14:11)對比。祢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指審判已經開始了。3-4節的詩是得勝者在唱,但歌詞完全不提他們如何得勝,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靠主得勝,所以單單注目得勝的主。
思想:作者約翰要強調這一切都是與「約」有關的;人違背了神的約,就要面對約中所提出的後果。無論在舊約或在新約,神期待與我們建立施恩,公義的關係,更樂意帶著承諾維繫與祂美好的關係。我們有否願意每日都接受,謹守與主這個愛的承諾呢?
祈禱:親愛主,你從來未有改變,你對人的愛,人的承諾都一直信實到底,或許我們一次一次忘記主你愛的承諾,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不忘你的愛,你對我們生命的承諾。阿們!

啟示錄 2:18-29啟示錄 2:18-29


[推雅推喇](18)以染羊毛馳名,在腓立比賣紫色布的呂底亞就來自推雅推喇(徒16:14)。推雅推喇城比亞細亞省的其他城市擁有更多的行業公會,當地出土的碑文提及了以下行業:羊毛工匠,亞麻工匠,外衣工匠,染色工匠,皮革工匠,陶器工匠,麵包師,奴隸交易商和銅匠。主耶穌向推雅推喇教會的自稱引自1:14-15。推雅推喇城有銅匠公會,所以主自稱[眼目如火焰,腳像光明銅](18節)顯示主一直在察看我們的存心和行為,祂的目光能把人的掩飾和矯揉造作清除得一乾二淨,並要審判,踐踏教會中的一切罪惡(22-23節)。推雅推喇城的守護神是宙斯之子太陽神阿波羅(即呂底亞版的Tyrimnos),當地人將羅馬皇帝當作阿波羅在地上的彰顯,將他們合併敬拜。所以主向推雅推喇教會宣告:祂才是真正的[神之子](18節)。推雅推喇教會擁有許多[愛](19),但[愛]並不能取代真理,更不等於屬靈的生命。如果[愛心]不是建立在真理的根基上(20節),人[所行的善事](19節)再多,也只是神眼中的[惡行](約貳11)。在別迦摩教會,已經有人[服從](15節)了異端的教訓。而在推雅推喇教會,甚至[容讓](20)假先知在教會裡教導會眾,引誘信徒。[那自稱是先知的](20節)指假先知。[耶洗別](20)是以色列王亞哈的外邦妻子,引誘北國以色列敬拜偶像巴力(王上16:31-32)在這裡代表一位身份不詳的婦人,她對推雅推喇教會的影響力就像耶洗別對北國以色列一樣巨大。正如耶洗別不想毀滅消滅北國,只是想讓百姓接受她認為更能解決現實問題的巴力;這位婦人可能也沒有存心毀滅教會,只不過想幫信徒解決生計問題。但這兩位婦人對於北國和教會屬靈生命的傷害,同樣是致命的。[吃祭偶像之物](20)指參加敬拜偶像的筵席。推雅推喇的行業公會常在本行業守護神的神廟裡聚會,獻祭和吃祭物是必有的環節,場面常常荒淫放蕩。信徒若不參與,就無法加入行業公會,結果將被社會孤立,難以生存。假先知可能鼓勵信徒放心參與這些聚會,不但能融入社會,廣傳福音,還能勤勞致富,多行更多的[善事](19節)。[病臥在床](22節)指假先知只能苟延殘喘。[與她行淫的人](22節),指聽從假先知教訓,與世俗妥協的人。[若不悔改](22節)暗示雖然已到這種地步,但若及時回頭,還是可以蒙神赦免。[黨類](23節)指全心全意跟隨假先知的人。基督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腸的](23節)無論假先知的教導貌似多麼合情合理,主都能看穿人的一切掩飾和矯揉造作。祂的審判不但根據我們外面[所行的善事](19節),也要根據我們裡面的動機,祂必[照你們的行為報應你們各人](23節)。[其餘的人](24節)指推雅推喇教會沒有跟隨假先知的信徒。[不要把別的擔子放在你們身上](24節)指對外邦信徒不再加上別的要求(徒15:28-29)。[撒但深奧之理](24節)指假先知聲稱,必須先熟悉罪惡,才能充分體會神的恩典;或必須先進入撒但的大本營,才能洞悉撒但的能力是有限的。(25節) [已經有的]指信徒已經領受的,聖經明明所吩咐的真理。[直等到我來](25節)表示信徒應繼續在軟弱的教會中持守見證,直到基督親自介入。主耶穌給前三個教會的信,都是先吩咐教會應當聽(7a,11a,17a),然後呼召得勝者(7b,11b,17b)。但從推雅推喇開始的四間教會,則是先呼召得勝者(26-28節;3:5,12,21),然後吩咐教會應當聽(29節;3:6,13,22)。前三個教會是一組模式,後四個教會是另一組模式;前三個城市是沿著官道向北走,而後四個城市是沿著官道向南走;前三個城市越來越靠近[撒但座位](13節),後四個城市越來越遠離[撒但座位]。主耶穌並沒有呼召信徒離開推雅推喇教會,卻呼召信徒在[容讓](20節)異端教導的教會中[得勝又遵守我命令到底](26節)。[我要賜給他權柄制伏列國](26節)指在國度中與基督一同作王(20:4,6)。對推雅推喇的信徒來說,這是一個特別的應許。推雅推喇城缺乏天然屏障,戰時無法堅守,當地人最多是盼望不要被列國制伏,從來不曾奢望[將他們如同窯戶的瓦器打得粉碎](27節)。26-27節引自彌賽亞詩篇2:8-9。基督自己就是那[明亮的晨星](22:16),主把[將晨星賜給他](28節),指把自己賜給他們,讓信徒能[得著基督](腓三8 ),永遠不會失去基督的同在。 思想:推雅推喇在七城之中最不起眼,但主給推雅推喇教會的信卻最長。因為推雅推喇信徒所面臨的試探,也是今天的信徒最常遭遇的。推雅推喇的信徒若不參與敬拜偶像,就不能加入產業公會,似乎是自斷生路。或許從表面上看,蓬勃興盛,節目豐富[行為,愛心,信心,勤勞,忍耐,善事](19節)一樣也不缺,但卻在真理上妥協。若不悔改,雖然能暫時迴避難處,結果卻會[同受大患難](22節)。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面臨的試探,就好像推雅推喇教會面對的一樣,我們或許只聚焦在我們眼前的生活,放棄了不少信仰的原則,更忘記主你的話語。求主赦免我們,更加我們力量使我們在生活的環境中,忠心活出主你要我們信仰的生命。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