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0:8-11

啟示錄 10:8-11


約翰吃書卷的經歷和先知以西結的經歷(結2-3章)相似。約翰領受了使命(8:11)要在末世為主向普天下講預言,作見證。書卷在約翰口中甜如蜜,在他肚中發苦;這救恩的信息,既帶來安慰拯救,又包含警告和審判。[那聲音](8節)就是吩咐約翰不可寫下七雷發聲的聲音(4節)。(9節)請他把小書卷給我書卷是從神手裏轉移到基督手裏,祂就開啟七印,小書卷是從大力天使手裏,轉移到約翰手裏表明;他參與並認同identifies with 耶穌在執行審判和救贖方面的權柄(受苦甚至捨命) [吃盡了]比喻用心領悟。[叫你肚子發苦](9節)指教會在國度降臨前將要面臨大逼迫,也就是兩個見證人的異象(11:1-13)。這逼迫只是黎明之前的黑暗,正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並且有大艱難,從有國以來直到此時,沒有這樣的](但12:1)。[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9節)是指這預言對受苦的教會將是極大的安慰和鼓舞。這也如先知但以理所預言的:[你本國的百姓中,凡名錄在冊上的,必得拯救](但12:1)。先知以西結也曾奉命吃過書卷,吃過後也[口中覺得其甜如蜜](結3:3)但卻沒有肚子發苦。這卷[小書卷](10節)裡的信息是先甜後苦,吃時[果然甜如蜜](10節;詩119:103;耶15:16),[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10節);前景是甜蜜的,過程卻需要憑信心忍耐。啟示錄中唯一出現「苦」的時間是在第三號瘟疫中(8:11)許多人因苦水而死,這表明苦的時期就是世界拒絕教會的信息。「再」表示是重新任命。他在之前至少有兩次(1:10–20和4:1-2)被任命;儘管第一次任命,包括整本書;第二次任命,也包括本書的其餘部分。在這裡的「再」,表示延續從11章到16章,甚至一直到 22章。使徒約翰被吩咐[再說預言](11節)這預言的內容是關於[多民,多國,多方,多王](11節)的,也就是第七號之後,天上的大聲音所宣告的:[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祂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11:15)。天使用[多民,多國,多方,多王]提醒我們,為神說話的先知[在列邦列國之上](耶1:10),超越了人類最高的權威,地上的國將成為神的國。本書在這之前所說的七印和六號的預言,大都是關於對世界的審判;而在這之後[再說預言],大都是關於國度的成就。 思想:約翰在他說預言的任命中也感到喜悅和痛苦。約翰不是警告舊約時期的以色列,而是警告教會,新以色列人的團體,不要不信以及向偶像崇拜的世界妥協,並警告世上的不信者(10:11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也有我們生命的【書卷】;這好像著我們生命的目的:因我們要像主你;能為神的旨意受苦,學習主你的面對甜與苦生命的經歷;願我們生命面對的甜與苦都明白主你的旨意,更經歷主你的同在。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9:1-11啟示錄 9:1-11


前四號的災禍沒有直接傷害人,但第五號帶出的蝗蟲開始傷人,與出埃及時的蝗災相似(出10:12-20)。(1節)原文意思是那顆星已經[從天落到地上]。這顆[星]的身分不能確定,可能是天使,撒但(路10: 18)或[無底坑的使者](11節)。[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他](1節)指神暫時容許他釋放那些被拘禁的鬼魔。[無底坑],原文指一種上面小,下面大的蓄水坑,入口處有一個狹隘的開口,與神為敵的鬼魔被暫時囚禁於此(20:3),而最後執行刑罰是在[火湖](20:10)。一般的蝗蟲只傷害農作物,並不傷人,但這些[從煙中出來](3節)的蝗蟲卻不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4節)反而只傷害人。 [有能力賜給它們](3節)顯示一切兇惡的本身並沒有權柄,權柄都是神所賜的。所以這些來自靈界的蝗蟲單單[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4節)在屬神的人身上卻毫無權柄。[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指除了受印的[我們神眾僕人](7:3)之外所有的人。因此,信徒不必害怕因揭露身分而被世界逼迫,因為不但神和天使認識誰是屬神的人,連撒但和鬼魔也知道得清清楚楚(4節)。蝗蟲傷人的權柄是有限的,時間也是有期限的,因為神還留給世人悔改的機會,所以[不許蝗蟲害死他們,只叫他們受痛苦五個月](5節)。雖然人們痛不欲生,但[人要求死,決不得死](6節)。世人[一生因怕死而為奴僕](來2:15),結果卻落到求死不能的境地。[五個月](5,10節)是指一般蝗蟲的生命期,也可能是[幾個月]的意思。不信主的人既然跟隨撒但,神就讓他們用[五個月]的時間,體會出自[無底坑]的痛苦,但卻很少有人因為[無底坑]的痛苦而悔改(20-21節)。7-11出現7次的像/好像;是對異象的描述;也是天啟/啟示的文體的特色;這裡所描述的[蝗蟲的形狀](7節),並非自然界的蝗蟲而是指侵略/破壞…。以[預備出戰的馬](7節)來比喻蝗蟲,也是先知約珥的預言(珥2:4-5)。因為蝗蟲的頭像馬,也可能因為蝗群的飛行形如騎兵衝鋒陷陣的隊伍。[冠冕stephanos](7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金冠冕](7節)代表征服者。[頭髮像女人的頭髮](8節),可能形容蝗蟲的觸角。羅馬帝國人人都知道,帝國以外的[野蠻人]是蓄長髮的,所以最初的讀者會自然地聯想到安息帝國的帕提亞人。[牙齒像獅子的牙齒](8節)形容其兇猛和毀壞的程度(珥1:6)。吞滅地的馬群和毒蛇群,發生在耶利米書8:16-17,這些圖像類似於約翰把像馬一樣的蝗蟲和蝎子的組合。在這兩段經文中,都講到對偶像崇拜者的審判(耶8:2;啟9:20)。(11節) [亞巴頓]是希伯來文,意思是[滅亡](伯26:6)。[亞玻倫apollyon](11節)是希臘文,意思是[毀滅者]與羅馬皇帝多米田所熱衷敬拜的[阿波羅Apollo]諧音。[蝗蟲阿波羅Apollo Parnopios]是羅馬最流行的阿波羅像,意思是[蝗蟲之主;蝗蟲殺手]傳說有驅逐蝗蟲的技能。但這裡卻諷刺阿波羅是帶來蝗蟲之災的鬼魔。我們無法確定這些可怕的靈界蝗蟲代表什麼,可能是道德的敗壞,也可能是鬼魔對人類靈魂的折磨。我們唯一可以確定且遵行的(1:3),就是不要做[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4節),這樣就不必被蝗蟲[尾巴上的毒鉤](10節)傷害了。 思想:作者藉著異象要讀者知道有如出埃及之災,使埃及人意識到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並且他們無法戰勝祂,從而使埃及人感到困惑和絕望。這種認識包括急切承認罪惡,但卻沒有悔改;因此,眾人對帝國軍事強大的祟拜(效忠)背後不是政權,而是魔鬼,最終只會讓他們求生不得,求死不能(9:6)與上主分離。 祈禱:親愛主,當我們面對生活的難處時很多時候都會寄望別的方法,能力;慢慢我們都容易失去信靠主你的心,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藉著環境事物真知道你的同在,帶領。阿們!

啟示錄 5:1-5啟示錄 5:1-5


[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裡有書卷](1節),就像先知以西結所見的異象(結二9)。[右手]代表能力(詩118:16)。[書卷]記錄了世界的命運(詩139:16)[以後必成的事](4:1)包括審判,救贖和國度的計畫。主耶穌必須先從父神的手中領取[書卷]接受權柄,然後才能執行[書卷]中的旨意。古代以色列人的所有權狀寫在羊皮上,捲起來用印封嚴,到約定的日期才打開封印,正式承受產業(耶31:10-14)。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書卷]所寫的是世界的所有權,原來是賜給亞當的(創1:28),後來被撒但所奪取(約壹5:19)但已被[末後的亞當[基督(林前15:45)藉著在十字架上的死所贖回(腓2:10-11)。[裡外寫著字](1節)表示內容非常多(結2:10),當時的蒲草紙書卷通常都只寫一面。[寫著字]原文是現在完成式,通常用來指書寫仍具權柄效力的法律文件。[用七印封嚴](1節)指書卷共有七段,每段各用一個印封嚴。[七印]可能象徵神旨意的完全,只有七印全部揭開,書卷的內容才能完全成就,神的旨意才能執行完畢。當時的法律文件在書卷繩結上封印,最重要的文件必須由七個見證人封印,與此處的書卷形式相似。天使大聲問:[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3節)指的是資格。這是一個直擊人心的問題:我們如果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就知道[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3節)。因為無論是舊約的選民,或是新約的信徒;無論是思想家,教育家,或是慈善家,革命家;無論是聖人,英雄或是總統,法官,人類實現人間天國的嘗試都是失敗的,我們從來都沒有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因此,使徒約翰[大哭](4節)[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4節)國度的旨意似乎將要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信徒也應當[大哭]因為我們都像地上的七教會一樣滿了缺欠和軟弱,復興的結局總是再度的冷淡和失敗;每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當[大哭]因為一切自救的努力都是自欺欺人,文明越進步,世界大同越渺茫。[猶大支派中的獅子](5節)指十二個支派的祖先雅各所預言猶大支派的獅子(創49:9)彌賽亞。[大衛的根](5節)指先知以賽亞所預言[耶西的根](賽11:10)彌賽亞。當神的百姓無論怎樣敬虔,努力,最終都難免軟弱,失敗的時候,神藉著這位長老安慰我們:[不要哭](5節)!因為無論是大使命(太28:18-20)或國度,神的旨意都不是倚靠人,而是由基督自己親自成就。[祂已得勝](5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完全的得勝,乃是一次得勝,永遠得勝,並且勝過罪惡,死亡和世上的一切。這得勝使祂[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5節),把神的國完全地帶到地上。 思想:誰配打開這書卷,拆開那些封印呢?書卷一旦被展開,讀者就可以立刻覺察當中的法令效力和歷史的主旨。儘管他們在當時忍受煎熬之苦,對周遭及世界的混亂深感困惑(神啊!你在哪裡?)歷史事件發展的次序卻是不容忽略,確實是一一應驗的。 祈禱:親愛主, 你就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你已得勝;主你是掌管人類歷史的主,使我們活在你權能旨意下,無論世界多變,你的權能永不改變。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