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5:5-8

啟示錄 15:5-8

5-8節的異象,回到了第七號吹響神天上的殿開了,在祂殿中現出祂的約櫃的那一刻。5-8節原文共出現4次[聖所];甚麼能讓人進入[聖所]經歷神的同在呢? (5節) [法櫃]原文是[見證之幕],希臘文舊約聖經七十士譯本以[見證之幕]來翻譯[會幕]。這裡的[見證之幕]不只是顯示神記念與以色列人所立的約,更是宣告神始終記念那些為祂作見證的殉道者。潔白光明的細麻衣,象徵潔白無瑕,顯示七碗大怒的來源是聖潔的,不是發洩情緒,而是聖潔,公義的審判。胸間束著金帶象徵尊貴的身分。這七個金碗盛滿了末了的七災。神是活到永遠之神祂審判的後果也是直到永永遠遠,而獸只被允許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舊約中的「碗」φιάλη是與會幕或聖殿中的祭司的事奉有關(賽51:17,22) ;[金碗]原文與二十四位長老所拿盛滿了眾聖徒祈禱的金爐相同,顯示七碗之災是神對眾聖徒禱告的回應。神是[活到永遠遠之神]但祂的大怒卻不會到[永永遠遠]而是可以盛在七個金碗傾倒完畢,存留到永遠的乃是愛與恩典。殿中充滿了煙象徵神榮耀的彰顯(出40:34;王上8:10;賽6:4;結10:4;44:4)。沒有人能以進殿,直等到那七位天使所降的七災完畢了,表示祭司已經不能進殿事奉,已經沒有人能進到神面前為世人代禱的。寬容罪人悔改的機會已經結束了,神最後的審判絕不遲延。神的寬容忍耐是有限的,看哪,現在正是悅納的時候!現在正是拯救的日子,如果我們一再[藐視祂豐富的恩慈,寬容,忍耐,不曉得祂的恩慈是領你悔改](羅2:4,總有一天,就不再有人能為身邊未信主的人代禱了。
思想:這些經文揭示了金香爐之間的關聯,它代表著聖徒的祈禱,而[充滿神的憤怒的金碗]代表神對那些祈禱的回答。這裡提出的確定事實是上主會回應;通常祈禱和回答之間會經過很多年。這也涉及聖徒的信心和堅忍(14:12)並需要上主的智慧(13:18)。當我們祈禱是向上主祈求神的觀點,而不是我們的想法,這更不用說我們的耐心,以便我們繼續祈禱並且永不灰心。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一直為我們活著,主你每日都樂意聽我們的祈禱;你更樂意帶進我們進到你的聖所就是你同在的裡面。求主教導我們每日藉著禱告,懂得親近你,事奉敬拜你。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5:6-14啟示錄 5:6-14

當約翰正準備迎接[猶大支派中的獅子](5節)彌賽亞君王隆重出場的時候,不料竟看到一隻[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6節)。《啟示錄》中的[羔羊]都是指基督,祂向著仇敵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向著選民卻是[神的羔羊](約1:29,36) [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這[羔羊]不是一隻被殺的死羊,而是[像是被殺的]復活羔羊,現在要[被差遣往普天下去](6節)完成救贖計畫的最後一幕。正如十字架並非主耶穌生命的終結,復活證明死就是祂的得勝;同樣,殉道也不是信徒生命的終結,當基督最終成就國度的時候,所有的殉道者都將在國度的得勝中有分。[七]是完全的數目,[角]在舊約中通常代表力量(申33:17)[七角](6節)象徵無法抗拒的力量。[七眼](6節)指[神的七靈](6節)。聖靈作為羔羊的眼睛[遍察全地](亞4:10)具有完全的洞察力。這羔羊的[被殺]成就了永遠的贖罪功效。但現在祂要執行神的審判,引進神的國度,所以再次[站立](6節)起來,從父神手中[拿了書卷](7節)得了權柄,預備執行書卷中的旨意。天上地下知道開卷在即,於是引起了極大的敬拜和讚美。[俯伏](8節)表示羔羊的神性,因為只有神才能接受俯伏敬拜(22:8-9)。[盛滿了香的金爐](8節),顯示這二十四位長老的事奉也是禱告。[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8節)信徒在世上是被藐視,逼迫的一群,但他們的禱告在天上卻被看為寶貴,甚至要用[金爐]盛起來獻給神。9-10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三個頌讚。上一章是稱頌神的創造,本章是稱頌神的救贖。(9節) [新kainos]的原文不是表達時間上的[新neos],而是表達性質上的新;不單在時間上是新的,並且是獨特的,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詩33:3)。[他們唱新歌](9節)是因為羔羊即將揭開七印,此情此境沒有任何其他的詩歌適用,必須有專用的[新歌]來稱頌。[在地上執掌王權](10節)並非指信徒現今就在屬靈上執掌王權,而是應許教會將來與基督[一同作王](20:4)。羔羊的[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9節)不是因為祂的能力和威榮,而是因為祂所成就的救恩。只有基督親自[被殺,用自己的血](9節)買贖我們,才能徹底[使我們脫離罪惡](1:5),真正[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10節)。因此,祂[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9節),因為只有祂才能讓國度完全地臨到地上(11:15)領我們[在地上執掌王權]。(11節) [千千萬萬]表示數目眾多。更多的天使加入了合唱,但[聲音](11節)的原文卻是單數,表示同心合意。12節是《啟示錄》中的第四個頌讚,原文是詩。[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12節)是用七重完全的頌詞來稱頌主耶穌的救恩。13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五個頌讚,原文是詩。這是一首[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13節)的大合唱,將永遠的[頌讚,尊貴,榮耀,權勢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13節),承認基督是與父神同等,同榮,同權的主。這場天上的頌讚,以四活物和眾長老的新歌開始(8-9節)又以四活物和眾長老的敬拜結束。然後,天使,聖徒和一切被造之物都肅靜等候羔羊揭開七印的時刻(6:1)來到。 思想:今天,當仇敵猖獗一時,教會倍受逼迫的時候,聖靈也藉著天上的異象提醒我們。啟示中約翰看見不是獅子(威猛的君王)而是在地上受辱致死,負傷的羔羊耶穌,看似軟弱,卻有著神的全能,全知與尊貴榮耀,這真是一件弔詭的真理。神國度的真正的[成功]和[權威]是透過[捨己]和[犧牲]才能得到建立的。 祈禱:親愛主,你是那被殺的羔羊,因你的愛與捨已,你是配得權能,富足,智慧,力量,尊貴,榮耀,頌讚。在這強暴的世界中,你要我們看到不是獅子的你,而是曾被殺的羔羊的你,使我們謙卑地愛你。阿們!

啟示錄 6:1-6啟示錄 6:1-6

6:1-8:1是羔羊揭開七印時出現的異象,羔羊每揭開一個印,就帶出一個異象;前四印是一組,後三印是一組。此時只是掲開封嚴書卷的七印,書卷本身還沒有展開。舊約和新約都不斷啟示:神的國降臨之前,必定先有審判,也就是[耶和華的日子](賽13:6;結30:3)。因此,六-七章裡的災難只是救贖計畫的最後階段開始之前的前奏,每個災難也未必只應驗一次,很可能是從羅馬帝國開始,貫穿基督再來之前的整個歷史。(1,3,5,7節) [你來]原文是[來]不是對約翰說的,而是[四活物]向異像中的四騎士傳達命令。[白](2節)是勝利的顏色,羅馬將軍凱旋時用[白馬](2節)拉著戰車遊行。白馬騎士可能代表戰爭,侵略。這裡[白馬]與基督的[白馬](19:11)顏色相同,但騎士卻與基督(19:12-16)明顯不同。白馬騎士所戴的[冠冕stephanos](2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而基督所戴的[冠冕diadema](19:12)原文卻是王冠。(2節) [弓]並非第一世紀羅馬軍隊的主要武器,卻是當時羅馬帝國最大的強敵[帕提亞人](2:9)的特徵。帕提亞人以騎射著稱,他們建立了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百年。這位白馬騎士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勝,而且是[勝了又要勝](2節),但得勝的[冠冕]卻是神[賜給他](2節)的,顯示祂的得勝乃是神的審判。初期教會被羅馬帝國逼迫的250年,也是羅馬帝國不斷被神追討的250年。《啟示錄》寫完60多年後,羅馬五賢帝的最後一位奧勒留(Marcus Aurelius,主後161-180年)在位期間戰爭不斷,東方的帕提亞人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相繼入侵,自然災害頻發,國庫空虛,又發生安東尼瘟疫,帝國由羅馬盛衰,結束了二治羅馬(Pax Romana)。有人把白馬騎士解釋為基督,福音,假基督或假福音,但對當時的讀者來說,對帶弓的白馬騎士最自然的聯想就是羅馬帝國的強敵帕提亞人和戰爭,與其他三馬所代表的災難和審判一致。四騎士的異象(1-8節)象徵神對地上國度的審判:戰爭侵略(2節)社會動亂(4節)經濟崩潰(6節)和瘟疫死亡(8節),一樣接著一樣。四騎士的審判首先應驗於羅馬帝國,也貫穿整個人類的歷史。無論是世俗的國家,或是所謂的基督教國家,沒有一個地上的國度能逃脫這四種結局。無論多麼理想的社會制度,都是假冒的人間天國,我們不必把某個國家高舉為燈塔或山上的城(City upon a hill)。刀劍的權柄屬於神,但教會卻不可倚靠政權建立神國;信徒肩負文化使命,但我們卻不要幻想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4節) [紅](是血的顏色,紅馬騎士可能代表社會動亂,內戰革命。[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4節)表示一切權柄都是神所賜的。神允許世人自相殘殺(亞14:13;賽19:2,乃是以歷史審判歷史,讓人自己審判自己。[刀 (4節)原文是[劍](弗6:17)指佩在腰間的短刀(約18:10)或配劍(羅13:4)並非當時戰爭中的主要武器,而是適合製造內部動亂,[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4節)。主後235-284年,羅馬帝國遭遇內戰,分裂,居普良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外敵入侵和經濟崩潰,接近崩潰,史稱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古往今來的強權往往不是毀於外敵,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們不必高舉某種政治體制。(5節) [黑]是飢餓(哀4:8;5:10)災荒(耶14:2)的顏色,黑馬騎士代表經濟崩潰和饑荒。[5節)天平](是用來稱貴重物品的秤,五穀本來是用升斗計算的,但在經濟崩潰時,糧食非常珍貴,必須使用[天平]來稱,實行配給制度(利26:26;結4:10)。[一錢銀子denarion](6節)原文指一個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天的工資(太二十2)。在三世紀危機期間,羅馬銀幣得拿利烏的含銀量急劇下降,什麼都買不到,被迫退出流通領域。(6節) [升choinix ]原文是一種量器,相當於每人每天的飯量(根據希臘史學Herodotus的記載)大約是一公升。在正常情況下[一錢銀子]夠買12天的糧食(根據J. Jeremias的說法)。但在經濟崩潰的時候,只夠買一天的糧食。[油和酒不可糟蹋](6節)這個禁令是向黑馬騎士發的,意思是不要傷害油和酒。此時的饑荒受到神的限制(7:3,還沒有到絕糧的地步,人的基本需要仍然可以滿足。 [麥子,大麥,油和酒]都是當時日用的主食。一個人工作一天僅能養活自己,如果要養活家人,就要改吃窮人或牲畜的食物[大麥](6節)。 思想:當信徒在困苦患難時,或許內心中期待那騎著白馬【彌賽亞-救世主】擺脫我們的現況,因此,我們必須警醒謹慎,不因看似讓我們勝了又要勝的理想,政治,方法,在所期待的過程被【欺騙】更取代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真正救贖的工作。內心只有那敵基督!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命的軟弱,面對看似困苦的境況,我們很容易寄望讓我們脫困的人,事,物;以致我們忘記主你的旨意,更忘記主你。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時刻仰望主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