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約伯記 4:1-6

約伯記 4:1-6


[提幔人以利法回答說:『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你素來教導許多人,又堅固軟弱的手。你的言語曾扶助那將要跌倒的人,你又使軟弱的膝穩固。但現在患難臨到你,你就昏迷;挨近你,你就驚惶。你的虔誠豈不是你的倚靠嗎?你的盼望豈不是你純正的行為嗎?』](和合本) 第4章1-6節是提幔人以利法的首次發言,他打破七天的沉默(2:13),試圖安慰約伯,卻隱含對約伯反應的質疑。以利法來自提幔(今約旦南部),以智慧著稱(耶 49:7)。他的話語奠定朋友們的論調:苦難與罪相關。第4-5章是他的完整論述,1-6節作為開場,提及約伯過去的敬虔與如今的軟弱,試圖以此激勵約伯。這段經文結構分為兩部分:引言(1-2節)與勸勉兼質疑(3-6節)。(1節):這標誌對話的轉折,從約伯的獨白(第3章)進入朋友的回應。[人若想與你說話,你就厭煩嗎?但誰能忍住不說呢?](2節):以利法小心試探,問約伯是否願意聽意見,同時表達自己無法沉默。這顯示他試圖安慰,但也暗示約伯的哀嘆(3:20-26)讓他不安。以利法的語氣溫和,卻帶有微妙的壓力。他認為約伯的咒詛(3:1-10)需要回應,開場試圖建立對話基礎,但已埋下後續論斷的伏筆。(3節):以利法肯定約伯曾是信仰的榜樣,教導他人並支持軟弱者。(4節):這呼應約伯的敬虔(1:1),他的話語如力量源泉,幫助他人站立。以利法用詩意平行句(希伯來文特色),讚揚約伯的品格,意在提醒他過去的力量。(5節):以利法轉而指出約伯當前的軟弱。[昏迷](yāla‘,疲乏)與[驚惶](bāhal,慌亂)描述約伯對苦難的反應,與第3章的哀嘆相符。他認為約伯的咒詛(3:11-26)與其過去形象不符,隱含批評:你曾堅固他人,為何自己崩潰?(6節):以利法用反問句,認為約伯的敬虔(yir’āh,敬畏神)與正直(tōm,完整)應成為支持他的力量。這反映以利法的神學:敬虔者應靠信仰承受苦難,暗示約伯的軟弱是不合理的。 思想:4:1-6 是朋友對約伯苦難的首次回應,以利法試圖以約伯的過去激勵他,卻未觸及他內心的深淵。這段經文提醒我們,苦難中的軟弱並非失敗,真正的倚靠在於神,而非自己的敬虔。願我們在苦難中找到神的安慰,也成為他人的真安慰者。 祈禱:慈愛的天父,感謝祢透過以利法的話提醒我,信仰不要求我們永遠堅強。當我們像約伯般昏迷,求祢成為我們的倚靠;當我們安慰他人,求祢賜我們同理的心。幫助我們仰望祢,得著真正的平安。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伯記 1:13-22約伯記 1:13-22

有一天,約伯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有報信的來見約伯,說:『牛正耕地,驢在旁邊吃草,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迦勒底人分作三隊忽然闖來,把駱駝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你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不料,有狂風從曠野颳來,擊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們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面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也不妄評神。
經文背景:《約伯記》第1章13-22 記述試煉降臨,約伯失去財產與兒女,卻以敬拜回應。這段經文展現苦難的突然與劇烈,並突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態度,為後續對話奠基。[有一天]與兒女筵席(1:4)呼應,試煉突如其來。四次災難接連發生:示巴人搶牲畜(15節)示巴人來自南方,可能居住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天火燒羊(16節)、迦勒底人奪駱駝(17節)迦勒底人來自北方,此時在美索不達米亞西北部的黎凡特地區游牧; (18-19節)狂風塌屋殺兒女;狂風來自東方,可能是來自曠野的旋風。撒但工作勤奮,是個出色的破壞者。牠得到神的允許後,一天之內,就從四個方向交替帶來兩次天災和兩次人禍(13-19節),使約伯的完美世界公頃崩塌。每次[惟有我一人逃脫]強調災難的徹底,顯示撒但的攻擊(1:12)迅猛無情。四次災難接連而至,約伯毫無預備,卻顯明神許可的界限(1:12)。苦難雖猛烈,仍在神手中。20節[撕裂外袍][剃頭]是中東哀悼習俗,表達極度悲痛。[伏地面拜]卻轉向敬拜,顯示約伯在痛苦中仍尋求神,而非怨恨。這動作反映內心的掙扎與信仰。約伯撕袍剃頭表悲傷,卻伏地敬拜,選擇稱頌神。這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的信心。約伯的話承認人生無常(傳 5:15),將福禍歸於神的主權。[賞賜…收取]表明他接受神的權柄,[應當稱頌]顯示敬拜的心。22節[不以口犯罪]指未咒詛神,[不妄評]指未指責神不公,證明撒但預言錯誤(1:11)。約伯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接受神的旨意,不妄評祂。這順服顯明信仰的深度。
思想: 約伯記 1:13-22 展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災難突然而猛烈,他悲痛卻敬拜,順服仍稱頌。他失去一切,卻未失去對神的信靠。這不僅是故事,更是我們的榜樣。苦難無法奪走我們的信仰,因神仍在掌權,祂的名永遠當稱頌。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試煉中的榜樣。祢掌管我們的苦難,祢接納我們的悲傷,祢悅納我們的順服。求祢幫助我們在試煉中信靠祢,以敬拜回應祢,以稱頌榮耀祢。願祢的靈安慰正處身苦難的信徒,堅定我們的信仰。阿們!

約伯記2:2-10約伯記2:2-10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棄掉神,死了吧!』約伯對她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和合本) 經文背景:第2章延續第1章的試煉敘事。2:7-10具體描寫試煉加深至身體與家庭關係,約伯卻仍持守信仰。這段經文展現苦難的極致與約伯的堅韌,為後續對話鋪墊。 第7-8節[毒瘡]可能是嚴重皮膚病(如麻風或膿瘡),從頭到腳顯示痛苦全面,符合撒但[傷骨肉](2:5)的試煉。[爐灰]象徵哀悼與卑微,[刮身體]顯示瘡癢難耐,約伯孤獨承受肉體折磨。毒瘡從頭到腳,約伯失去健康,坐在爐灰中。這試煉比財產與兒女的喪失更深,觸及生命本身。妻子是約伯僅存的親人,卻勸他[棄掉神](咒詛神),與撒但預言(2:5)呼應。她的話出於絕望,非惡意,但加深約伯的孤立。這是情感試煉的頂點。妻子勸約伯棄神,他孤立無援,卻選擇持守純正。這孤獨試驗他的內心,信仰勝過情感壓力。約伯責備妻子[愚頑](缺乏智慧),卻未咒罵她。[得福…受禍]表明他接受神的權柄,不因苦難否定神的恩典。[不以口犯罪]證明他未棄神,再次勝過撒但的挑戰。約伯說[得福…受禍],接受神的旨意,不以口犯罪。這順服顯明他對神主權的信靠。約伯再次得勝了,無論是身外之物的剝奪,還是身體病痛的折磨,[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10節)。他既沒有咒詛人,也沒有褻瀆神,而是承認禍福的主權完全在於神。但是,約伯的心中仍有許多疑,所以撒但不必繼續攻擊,從此退到後面,等待牠的指控被證實。 思想:約伯記 2:7-10 展示約伯在身體試煉中的信仰:毒瘡折磨他,他孤獨掙扎,卻仍接受神的主權。他的回應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的敬拜。我們也常面對身體與情感的苦難,但約伯告訴我們,神未離開,信仰能帶我們走過。我們有否相信在苦難中有神旨意的安排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試煉中的榜樣。祢與我們同在苦難,祢堅固我們的信仰,祢掌管我們的福禍。求祢幫助我們在身體試煉中倚靠祢,在孤獨中持守祢,在得失中讚美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