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約伯記 3:11-19

約伯記 3:11-19


[我為何不出母胎而死?為何不出母腹絕氣?為何有膝接收我?為何有乳哺養我?不然,我就早已躺臥安睡,與地上掌權的君王、謀士,或與有金子、將銀子裝滿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或像隱而未現的胎,歸於無有,如同未見光的嬰孩。在那裡惡人止息攪擾,困乏人得安歇,囚犯同得安逸,不聽見督工的聲音。那裡有小有大,奴僕脫離主人的轄制。](和合本) 第3章11-19節結構分為兩部分:質問生存(11-12節)與死亡的安息(13-19節)。約伯用詩意的語言,表達對死亡的渴望,揭示苦難如何讓他視死亡為解脫。(11節):約伯回溯生命的起點,質問為何未在出生時結束。若死於胎中,就不必面對今日的苦難。(12節):他進一步問,為何母親的膝與乳汁延續了他的生命。這裡的[膝]與[乳]象徵愛與養育,卻在約伯眼中成為痛苦的起因。約伯的質問並非埋怨母親,而是對生存本身的困惑。他的痛苦如此深重,以至於生命的恩賜在他眼中變成負擔。這提醒我們,苦難可能扭曲我們對神恩典的認知。(13-15節):約伯幻想若早死,就能與[君王][謀士][王子]同眠。這些人擁有權力與財富,卻同樣歸於塵土,顯示死亡的平等性。(16節):他進一步提到流產的胎兒,認為連短暫生命都不會曾經擁有更好,因無需經歷苦難。(17-19節):約伯描述死亡如安息之地:惡人不再作亂,疲憊者得休息,囚犯脫離壓迫,甚至[奴僕脫離主人的轄制]。這段用平行句式(希伯來詩歌體材)強調死亡的寧靜與公平。約伯將死亡浪漫化為安息,卻未提到神。這反映他當時的視野被苦難遮蔽,無法看見永恆的盼望。然而,他未咒詛神,保留了信仰的微光。約伯對死亡的渴望並非尋死,而是對苦難的無力感。他未採取行動結束生命,而是將痛苦化為語言,向神傾訴。他的掙扎讓我們看見,信仰不要求我們壓抑絕望,而是允許我們在絕望中與神相遇。 思想: 3:11-19 是苦難中的一聲嘆息,約伯質問生存,渴望死亡的安息,卻未放棄與神的關係。他的掙扎提醒我們,苦難雖讓我們看見黑暗,但神的沉默並非遺棄。這段經文邀請我們正視絕望,尋求真安息——不在死亡,而在復活的主裡(約 11:25)。 禱告:慈愛的天父,感謝祢讓約伯的吶喊成為我的安慰。當我像他一樣質問生命,求祢接納我的軟弱,用祢的愛環抱我。幫助我超越死亡的誘惑,看見祢復活的盼望,也賜我力量陪伴身邊受苦的人。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伯記2:2-10約伯記2:2-10


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擊打約伯,使他從腳掌到頭頂長毒瘡。約伯就坐在爐灰中,拿瓦片刮身體。他的妻子對他說:『你仍然持守你的純正嗎?棄掉神,死了吧!』約伯對她說:『你說話像愚頑的婦人一樣。我們從神手裡得福,不也受禍嗎?』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 (和合本) 經文背景:第2章延續第1章的試煉敘事。2:7-10具體描寫試煉加深至身體與家庭關係,約伯卻仍持守信仰。這段經文展現苦難的極致與約伯的堅韌,為後續對話鋪墊。 第7-8節[毒瘡]可能是嚴重皮膚病(如麻風或膿瘡),從頭到腳顯示痛苦全面,符合撒但[傷骨肉](2:5)的試煉。[爐灰]象徵哀悼與卑微,[刮身體]顯示瘡癢難耐,約伯孤獨承受肉體折磨。毒瘡從頭到腳,約伯失去健康,坐在爐灰中。這試煉比財產與兒女的喪失更深,觸及生命本身。妻子是約伯僅存的親人,卻勸他[棄掉神](咒詛神),與撒但預言(2:5)呼應。她的話出於絕望,非惡意,但加深約伯的孤立。這是情感試煉的頂點。妻子勸約伯棄神,他孤立無援,卻選擇持守純正。這孤獨試驗他的內心,信仰勝過情感壓力。約伯責備妻子[愚頑](缺乏智慧),卻未咒罵她。[得福…受禍]表明他接受神的權柄,不因苦難否定神的恩典。[不以口犯罪]證明他未棄神,再次勝過撒但的挑戰。約伯說[得福…受禍],接受神的旨意,不以口犯罪。這順服顯明他對神主權的信靠。約伯再次得勝了,無論是身外之物的剝奪,還是身體病痛的折磨,[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10節)。他既沒有咒詛人,也沒有褻瀆神,而是承認禍福的主權完全在於神。但是,約伯的心中仍有許多疑,所以撒但不必繼續攻擊,從此退到後面,等待牠的指控被證實。 思想:約伯記 2:7-10 展示約伯在身體試煉中的信仰:毒瘡折磨他,他孤獨掙扎,卻仍接受神的主權。他的回應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的敬拜。我們也常面對身體與情感的苦難,但約伯告訴我們,神未離開,信仰能帶我們走過。我們有否相信在苦難中有神旨意的安排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試煉中的榜樣。祢與我們同在苦難,祢堅固我們的信仰,祢掌管我們的福禍。求祢幫助我們在身體試煉中倚靠祢,在孤獨中持守祢,在得失中讚美祢。阿們!

約伯記 1:16-12約伯記 1:16-12

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保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和合本)
經文背景:《約伯記》第1章作為全書引言,1:1-5 介紹約伯的敬虔與福分,1:6-12 轉入天上的場景,揭示試煉的起因。這段經文從地上轉到天庭,展現神與撒但的對話,解釋約伯即將面對的苦難。這不僅是故事的轉折點,更讓我們窺見屬靈世界的現實與神的主權。
[神的眾子]指天使(伯 38:7)[侍立]顯示天庭的秩序。撒但(意為[敵對者])混入其中,表明它雖反叛仍受神管轄。神問[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走來走去](參彼前 5:8),顯示它尋找機會試探人。8節神主動提起約伯,稱他[我的僕人],肯定他的敬虔(1:1)。這不是誇口,而是邀請撒但見證約伯的忠心,顯示神對義人的看重。神稱約伯我的僕人,主動向撒但誇他,顯示祂對約伯的信任。這試煉是榮耀,因神看重他的忠誠。9-10節撒但質疑約伯的動機,認為他的敬虔是因福分(保護與賜福),而非真心。這指控挑戰信仰的純粹性,暗指約伯的忠誠有條件。撒但質疑約伯的敬虔動機(9-10節),神允許試驗證明他的忠心。這顯示真信仰經得起考驗,不因福分而動搖。撒但要求試驗約伯,預言他會咒詛神。神允許試煉,但設限(不可傷約伯本人),顯示祂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保護。撒但退去,試煉即將展開。撒但需神許可才能行動(12節),顯示苦難非失控,而是神掌權。這試煉是神計畫的一部分,非撒但獨斷。
思想: 約伯記 1:6-12 帶我們進入天上的爭論,揭示苦難背後的屬靈真相:神掌管一切,試煉考驗信仰,神信賴祂的僕人。約伯未見這場對話,卻成為神榮耀的見證。我們也常不明白苦難原因,但可確信神在幕後掌權,祂看我們為珍寶,試煉是信心的舞台。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顯明祢的主權與愛。祢掌管試煉,祢考驗我們的忠心,祢看我們為僕人。更愛看我們為祢珍寶;求祢幫助我們在苦難中信靠祢,以純粹的信仰愛祢,以忠心回應祢的信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