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約伯記 5:8-16

約伯記 5:8-16

經文: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交託他。他行大事不可測度,行奇事不可勝數:降雨在地上,賜水於田野;將卑微的安置在高處,將哀痛的舉到穩妥之地;他破壞狡猾人的計謀,使他們手所做的不得成就;他叫有智慧的中了自己的詭計,使狡詐人的計謀速速滅亡。他們白晝遇見黑暗,午間摸索如在夜間;他拯救窮乏人脫離他們口中的刀和強暴人的手。這樣,貧寒人有指望,罪孽之輩必塞口無言。
8-16節這首優美的詩歌,堪稱準確無誤的信條。但這個公式化的信條卻不能幫助約伯,因為完全不適合約伯的遭遇。第8節[至於我,我必仰望神,把我的事情交託他。]這句話本身是正確的,但問題在於他[替神代言],認為約伯必須認罪才能蒙福。以利法建議約伯轉向神,顯示他對神的信心,但這話對受苦的約伯可能顯得空洞。9-10節描述神[行大事不可測度](希伯來文 gəḏōlôt,偉大的事),如降雨滋潤大地,展現祂創造與供應的能力。神是生命的供應者(太5:45),祂的恩典普及萬民,無論義人或惡人。11節(šəpālîm,卑微者),強調神提升受壓迫者的慈愛。12-13節(ʿārûmîm,狡猾者),神使智慧人中了自己的詭計。這句後來被保羅引用於哥林多前書 3:19。第14節[白晝遇見黑暗]象徵惡人計謀失敗的混亂。當中原文重點:速速滅亡顯示神審判的果斷。15節(ḥereb,刀,喻指言語或暴力),強調神對弱者的保護。16節表示神的拯救帶來盼望,同時止住不義者的聲音。
思想: 我們經常陷入以利法的思維:生病了就該檢討罪孽,順遂就證明蒙福。但整本聖經的見證(特別是約伯記和詩篇73篇)告訴我們: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賽55:9)。真正的信心不是明白所有答案,而是在黑暗中仍信靠神的良善。[貧寒人有指望]是最觸動心弦的一句。無論是物質的貧乏還是心靈的低谷,神都應許成為我們的避難所。今天,我們是否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神仍在為我們開一條出路?
祈禱: 親愛主,祢是行大事不可測度的神,求祢幫助我在苦難中仍堅信祢的良善。赦免我像以利法一樣,用人的智慧論斷祢的作為。教我學習約伯的忍耐,在黑暗中仍仰望祢的救恩。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伯記 1:13-22約伯記 1:13-22

有一天,約伯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有報信的來見約伯,說:『牛正耕地,驢在旁邊吃草,示巴人忽然闖來,把牲畜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神從天上降下火來,將群羊和僕人都燒滅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迦勒底人分作三隊忽然闖來,把駱駝擄去,並用刀殺了僕人;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他還說話的時候,又有人來說:『你的兒女正在他們長兄的家裡吃飯喝酒,不料,有狂風從曠野颳來,擊打房屋的四角,房屋倒塌在少年人身上,他們都死了;惟有我一人逃脫,來報信給你。』約伯便起來,撕裂外袍,剃了頭,伏在地上面拜,說:『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在這一切的事上,約伯並不以口犯罪,也不妄評神。
經文背景:《約伯記》第1章13-22 記述試煉降臨,約伯失去財產與兒女,卻以敬拜回應。這段經文展現苦難的突然與劇烈,並突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態度,為後續對話奠基。[有一天]與兒女筵席(1:4)呼應,試煉突如其來。四次災難接連發生:示巴人搶牲畜(15節)示巴人來自南方,可能居住在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也門。天火燒羊(16節)、迦勒底人奪駱駝(17節)迦勒底人來自北方,此時在美索不達米亞西北部的黎凡特地區游牧; (18-19節)狂風塌屋殺兒女;狂風來自東方,可能是來自曠野的旋風。撒但工作勤奮,是個出色的破壞者。牠得到神的允許後,一天之內,就從四個方向交替帶來兩次天災和兩次人禍(13-19節),使約伯的完美世界公頃崩塌。每次[惟有我一人逃脫]強調災難的徹底,顯示撒但的攻擊(1:12)迅猛無情。四次災難接連而至,約伯毫無預備,卻顯明神許可的界限(1:12)。苦難雖猛烈,仍在神手中。20節[撕裂外袍][剃頭]是中東哀悼習俗,表達極度悲痛。[伏地面拜]卻轉向敬拜,顯示約伯在痛苦中仍尋求神,而非怨恨。這動作反映內心的掙扎與信仰。約伯撕袍剃頭表悲傷,卻伏地敬拜,選擇稱頌神。這不是否認痛苦,而是超越痛苦的信心。約伯的話承認人生無常(傳 5:15),將福禍歸於神的主權。[賞賜…收取]表明他接受神的權柄,[應當稱頌]顯示敬拜的心。22節[不以口犯罪]指未咒詛神,[不妄評]指未指責神不公,證明撒但預言錯誤(1:11)。約伯說[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接受神的旨意,不妄評祂。這順服顯明信仰的深度。
思想: 約伯記 1:13-22 展示約伯在試煉中的信仰:災難突然而猛烈,他悲痛卻敬拜,順服仍稱頌。他失去一切,卻未失去對神的信靠。這不僅是故事,更是我們的榜樣。苦難無法奪走我們的信仰,因神仍在掌權,祂的名永遠當稱頌。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賜下試煉中的榜樣。祢掌管我們的苦難,祢接納我們的悲傷,祢悅納我們的順服。求祢幫助我們在試煉中信靠祢,以敬拜回應祢,以稱頌榮耀祢。願祢的靈安慰正處身苦難的信徒,堅定我們的信仰。阿們!

約伯記 2:1-6約伯記 2:1-6


[又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耶和華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他雖然受了試探,仍然持守他的純正;你雖激動我攻擊他,無故地毀他,他仍然持守正直。』撒但回答耶和華說:『人以皮代皮,情願捨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你且伸手傷他的骨頭和他的肉,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他在你手中,只要存留他的性命。』](和合本) 經文背景2:1-6 進入第二次爭論,撒但不服,試煉加深至約伯的身體。這段經文揭示苦難的層次進展,同時彰顯神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信賴,為後續苦難與對話鋪墊。 當中的場景與1:6-7相同[又有一天]顯示試煉的連續性。[神的眾子](天使)與撒但同現,撒但的[走來走去](參彼前 5:8)表明它持續尋隙攻擊,神的主動提問顯示祂掌控全局。約伯受苦是[無故](3節)的,敬畏神也是[無故](1:9)的,因果律並不是解釋一切的萬能公式。神允許撒但傷約伯,但限制其範圍(6節)。試煉雖加深,仍在神掌中,撒但無權逾越。神再次誇約伯[完全正直],強調他通過第一次試煉(1:22),[無故地毀他]承認苦難非約伯應得。這顯示神看重約伯的忠心,並以此反駁撒但。約伯通過第一次試煉(3節),撒但要求更嚴厲考驗。這顯示真信仰需在極限中顯明,純正非一時,而是持久。(4節) [人以皮代皮]是一句諺語, 意思都是表達[並非切膚之痛](5節)。(5節) [當面棄掉你]原文是[當面祝福你]是[當面咒詛你]的委婉說法。第4-5節表示指人願犧牲外物保命,撒但認為約伯未棄神是因未傷及性命。它要求更深的試煉(傷骨肉),預言約伯會咒詛神,挑戰信仰的極限。神允許試煉加深,但設限[存留他的性命],顯示祂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保護。撒但受限於神旨意,無法越界。約伯的信心比撒但所預期的更為堅韌,但撒但不承認失敗。牠認為對約伯財富和兒女的攻擊並非切膚之痛,還不算真正的試驗。牠暗示約伯真正關心的是自己,所以只要他的身體遭受痛苦,就會露出本相[當面棄掉](5節)神。撒但很清楚,許多人外表無私,內心自私,他們在身外之物發生難處的時候,還能保持屬靈的面貌;或許一旦自己出現切膚之痛問題,內心的軟弱,苦毒和小信就全都出來了。 思想: 約伯記 2:1-6 帶我們看見試煉的加深:撒但挑戰,神掌權,約伯蒙信賴。苦難從財產到身體,卻未脫離神的界限;信仰從考驗到顯明,彰顯約伯的純正。我們也常面對試煉加深的時候,但可確信神的主權未變,祂信賴我們能站立。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顯明祢的主權與信賴。祢掌管試煉的界限,祢考驗我們的純正,祢看我們為僕人。求祢幫助我們在苦難加深時信靠祢,以忠心持守祢,以順服榮耀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