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我豈說過:請給我什麼?或說:從你們的財物中送我禮物?或說:救我脫離敵人的手?或說:贖我脫離強暴人的手?請你們教導我,我便不作聲;使我明白在何事上有錯。正直的言語力量何其大!但你們責備我的話有什麼可責備的呢?你們想挑剔言語嗎?絕望人的辯論不過如風。你們就是對孤兒拈鬮,為朋友爭利。現在請你們看看我,我決不當面說謊。請你們轉意,不要不公;請再轉意,我的義仍在其中。我的舌上有什麼不義嗎?我的口裡豈不辨奸惡嗎?
在這段經文中,約伯繼續對他的朋友發出控訴。他澄清自己從未向他們要求物質上的幫助,只是希望他們能理解他的痛苦。然而,他的朋友卻選擇責備他,而不是安慰他。他懇求他們仔細思考自己的話,看看自己是否真的有錯。22-23節約伯強調,他從未向朋友索求金錢或物質上的幫助。他唯一渴望的是理解與支持。然而,他的朋友卻沒有給他同情,反而論斷他,讓他的痛苦加倍。當中原文重點:[敵人的手][強暴人的手](ṣar 和 ʿāriṣîm)指具體威脅,但約伯未以此要求朋友介入。24-25節約伯懇求朋友若認為他有錯,就用真理教導他,而不是無情地責備。他承認,正直的話語有力量,但朋友的話並未真正指出他的錯誤,而是盲目論斷。26-27節約伯指出,他在痛苦中所說的話只是出於極度的絕望,他的朋友不應該拿這些話來指責他。拈鬮,暗示冷酷的交易行為。他指責朋友們的行為像是無情的商人,將人情當作交易,毫無真正的憐憫。最後28-30節約伯懇求朋友們用公正的態度來審視他的處境,不要因為傳統的觀念(即受苦就是因為犯罪)而錯誤地定罪他。他強調,自己並沒有說謊,他希望朋友能認真聽取他的話,而不是武斷地論斷。雖然三位朋友的講論都不得要領,但他們都是神用來對付約伯、造作約伯的工具,不同的工具有著不同的用途。神使用以利法的論斷,把約伯從絕望求死的自憐中(三3、7、11、21)趕了出來,激發起辯論的勇氣。三位朋友每次的論點都激發約伯滔滔不絕地回應,啟發約伯不斷深入地思考,發表內心最深之處的想法,認識自己真實的屬靈光景。
思想:當朋友陷入困境時,他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金錢或物質,而是我們的關懷與陪伴。當約伯卻不知道自己真正處境時。他需要被神對付、被三位朋友激怒,經歷洋蔥被層層剝皮的痛苦過程,才能更深地認識神;更深地認識自己;進入神為他預備的榮耀結局,我們有否能在生命苦難中察檢神背後美好的旨意呢?
祈禱:公義的天父,當我們如約伯般被誤解,求祢安慰我,讓我們知祢明白我的心。教我們說正直有力的話,幫助他人而不傷害。感謝祢看見我們的義,賜我盼望。阿們!
約伯記 6:22-30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