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世上豈無爭戰嗎?他的日子不像雇工的日子嗎?像奴僕切慕黑影,像雇工盼望工價,我也照樣經過困苦的日月,夜間的疲乏為我而定。我躺臥的時候便說;我何時起來,黑夜就過去呢?我盡是反側,直到天亮。我的肉體以蟲子和塵土為衣,我的皮膚才收了口又重新破裂。我的日子比梭更快,都消耗在無指望之中。
【約伯記】第7章是約伯對以利法第一次回應(第4-5章)的反駁的一部分。在第6章中,約伯表達了痛苦的重量(6:2-3)對朋友的失望(6:15-21)與對死亡的渴望(6:8-9)。第7章延續他的哀嘆,從個人的痛苦擴展到對人生普遍苦難的反思。7:1-6節是約伯對生命短暫與痛苦的深刻描述,顯示他內心的絕望與掙扎。這段經文是約伯對以利法首次回應,採取三個遞進的意象:(1-2節)僱工的比喻;表達生命的勞苦與無望; (3-4節)失眠的夜晚;描繪痛苦中的時間體驗; (5-6節)消散的雲;道出存在的短暫與虛無。(1節)希伯來文”צָבָא”原指軍事服役;約伯將人生比作無休止的爭戰或雇工的苦役。[雇工盼望工價],”僱工的日子”暗示;生命的被動性;不由自己選擇;期待的有限性;只盼工價;奴僕渴望夜晚休息,雇工期待報酬,反映約伯對解脫的渴望。約伯將人生普遍化,苦難不僅屬於他,而是人類的共相。3節[困苦的日月][夜間的疲乏],失眠成為痛苦的擴大機;”夜”(לֵילוֹת)複數形式強調持續;”蟲與塵土”(4節)暗示身體的腐朽約伯感到痛苦;表示被指定,無從逃避。他輾轉反側,夜晚漫長難耐,失去休息的安慰。約伯的肉體與精神雙重折磨加深了他的孤獨感。5節[我的肉體以蟲子和塵土為衣]可能是膿瘡的描述[皮膚才收了口又破裂]顯示病痛無盡。我的日子比梭更快三個急速消逝的意象;織布的梭(瞬間完成)疾馳的使者(快速消失)消散的雲(無痕蒸發)。約伯將肉體的腐朽與時間的飛逝並列,凸顯生命的無常與絕望。
思想:我們或許也曾在生活的重壓下感到疲憊不堪。約伯的掙扎提醒我們,苦難是真實的,即使黑夜漫長,神應許祂的同在與清晨的恩典。我們能否在輾轉中呼求神?約伯未掩飾他的痛苦與絕望。這種坦誠是信仰的一部分;不假裝堅強,而是將破碎帶到神面前。我們如約伯般感到[無指望],能否相信神仍在傾聽?
祈禱:慈愛的天父,當我如約伯般感到日子如梭、痛苦無盡,求祢靠近我。賜我力量走過爭戰的日子,在黑夜中看見祢的光。感謝祢將永恆放在我心,讓我即使破碎仍有盼望。阿們!
約伯記 7:1-6
Catego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