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伯記 約伯記 8:1-7

約伯記 8:1-7

書亞人比勒達回答說;這些話你要說到幾時?口中的言語如狂風要到幾時呢?神豈能偏離正直?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或者你的兒女得罪了他,他使他們受報應。你若殷勤地尋求神,向全能者懇求,你若清潔正直,他必定為你起來,使你公義的居所興旺。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
【約伯記】第8章是約伯的朋友比勒達(Bildad)對約伯的第一次回應,接續以利法的論述(第4-5章)與約伯的哀嘆(第6-7章)。比勒達試圖反駁約伯,捍衛神的公義,並以傳統報應神學解釋苦難。他認為約伯的痛苦必有原因,呼籲他悔改以得恢復。比勒達的語氣較以利法更直接,反映他對約伯言論的不滿。比勒達(約伯三友中的第二位,代表傳統[因果報應]觀)文學結構;(1-2節)責備約伯的言語(3-4節)堅持[神公義]的教條(5-7節)提出[悔改得復興]的方案。比勒達這個名字的意思是[困惑的愛]。朋友們希望以利法的長篇講論可以使約伯啞口無言,沒想到以利法說了多少(4:1-5:27,共48節),約伯就回了多少(6:1-7:21,共51節),所以比勒達說;這些話你要說到幾時?口中的言語如狂風,與約伯所說的絕望人的講論既然如風針鋒相對,是責備約伯的言語對神不恭敬。神豈能偏離公平?全能者豈能偏離公義,比勒達高舉神的[公義],卻忽略了神的憐憫,其實是用人膚淺的神學去限制神。約伯非常關心兒女的靈性,經常為他們獻祭贖罪(一5),失去兒女是他極大的傷痛。但比勒達卻斷言有果必有因,無端揣測或你的兒女得罪了祂;祂使他們受報應,無疑是雪上加霜。實際上,苦難並非都是因為當事人的罪,也可能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向全能者懇求,意思是請求赦罪。神兩次稱讚約伯;地上再也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但比勒達卻按著自己的邏輯由果循因,論斷約伯沒有殷勤地尋求神,並不清潔正直你起初雖然微小,終久必甚發達,這只是比勒達的臆想,並不是真理的原則,用[尋求神]和[清潔正直]來交換興旺發達,恰恰證實了撒但的指控;他們敬畏神,豈是無故呢
思想:比勒達批評約伯的言語如[狂風],卻未試圖理解他的痛苦。我們是否也曾在他人哀嘆時急於反駁,而非傾聽?比勒達的質問反映對神公義的信心,[神豈能偏離正直?]但他的應用卻過於簡單化。約伯的苦難(無辜受罰)挑戰這種報應邏輯。我們是否也曾以[因果]解釋一切?約伯記最終顯示,神的公義超越人類理解(38:1-4),邀請我們在困惑中信靠祂。
祈禱: 親愛主,當我如約伯般痛苦,或如比勒達般誤解,求祢教我傾聽與信靠。赦免我武斷的判斷,讓我在尋求祢時找到盼望。感謝祢的公義超越我的理解。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約伯記 6:8-13約伯記 6:8-13

經文:惟願我得著所求的,願神賜我所切望的;就是願神把我壓碎,伸手將我剪除。我因沒有違棄那聖者的言語,就仍以此為安慰;在不止息的痛苦中,還可踊躍。我有什麼氣力使我等候?我有什麼結局使我忍耐?我的氣力豈是石頭的氣力?我的肉身豈是銅的呢?在我豈不是毫無幫助嗎?智慧豈不是從我心中趕出淨盡嗎?
【約伯記】第6章是約伯對以利法第一次回應(第4-5章)的反駁。在6:1-7節中,約伯表達了他的痛苦之重與對虛假安慰的拒絕。這段經文(6:8-13)延續他的情感傾訴,轉向對死亡的渴望,並坦露內心的絕望與無力。以利法的建議未能觸及約伯的真實處境,反而加深了他的孤獨感。切望原文與以利法所說的盼望指望是同一個詞,壓碎原文與以利法所說的毀壞被壓是同一個詞。願神將我壓碎,是約伯引用以利法的話來表達生不如死的體會。這個體會完全準確:8-13節每一句都充滿了[我],而神在約伯身上的工作,就是要把這個[我]完全[壓碎]!8-9節約伯迫切地希望神能滿足他的願望,而這個願望竟然是[死亡]。他認為自己的痛苦已無法承受,因此寧可神親手結束他的生命。他的言語中充滿了絕望,顯示出他的身心靈已經到了崩潰的邊緣。10節表示儘管約伯希望死亡,但他仍然持守對神的敬畏。他強調,自己在極端痛苦之中,仍未違背神的話語。他的信仰並沒有完全崩潰,這顯示他內心仍存有對神的信靠。11-13節指出約伯感到自己已經無力支撐下去。他問:[我還有什麼力量可以繼續忍受?]他形容自己不像石頭或銅那樣堅硬,而是完全的軟弱無助。他覺得自己已經沒有智慧可以應對這一切,所有的盼望都似乎消失了。
思想:當我們身陷苦難時,可能也會像約伯一樣,感到無助、失去盼望,甚至希望生命結束。然而,神的計劃高過我們的想法,祂不輕易讓我們離世,因為祂仍有美好的心意要成就在我們的生命中。我們可以向神傾訴痛苦,但同時要學習等候祂的工作。更提醒我們,在苦難中,我們可能無法理解神的計畫,但我們仍應堅持信靠祂,持守祂的話語。我們可以誠實地向神表達內心的掙扎,但不要放棄與祂的關係,因為祂仍然掌管一切。
祈禱:全能的天父,當我們如約伯般求祢結束痛苦,求祢聽我呼求。感謝祢接納我們的軟弱,讓我們的正直成為安慰。在我們無力等候時,求祢賜下忍耐與盼望,因祢是我們的力量。阿們。

約伯記 1:16-12約伯記 1:16-12

有一天,神的眾子來侍立在耶和華面前,撒但也來在其中。耶和華問撒但說:『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說:『我從地上走來走去,往返而來。』耶和華問撒但說:『你曾用心察看我的僕人約伯沒有?地上再沒有人像他完全正直,敬畏神,遠離惡事。』撒但回答耶和華說:『約伯敬畏神,豈是無故呢?你豈不是四面圈上籬笆保護他和他的家,並他一切所有的嗎?他手所做的都蒙你賜福;他的家產也在地上增多。你且伸手毀他一切所有的;他必當面棄掉你。』耶和華對撒但說:『凡他所有的都在你手中;只是不可伸手加害於他。』於是撒但從耶和華面前退去。](和合本)
經文背景:《約伯記》第1章作為全書引言,1:1-5 介紹約伯的敬虔與福分,1:6-12 轉入天上的場景,揭示試煉的起因。這段經文從地上轉到天庭,展現神與撒但的對話,解釋約伯即將面對的苦難。這不僅是故事的轉折點,更讓我們窺見屬靈世界的現實與神的主權。
[神的眾子]指天使(伯 38:7)[侍立]顯示天庭的秩序。撒但(意為[敵對者])混入其中,表明它雖反叛仍受神管轄。神問[你從哪裡來],撒但回答[走來走去](參彼前 5:8),顯示它尋找機會試探人。8節神主動提起約伯,稱他[我的僕人],肯定他的敬虔(1:1)。這不是誇口,而是邀請撒但見證約伯的忠心,顯示神對義人的看重。神稱約伯我的僕人,主動向撒但誇他,顯示祂對約伯的信任。這試煉是榮耀,因神看重他的忠誠。9-10節撒但質疑約伯的動機,認為他的敬虔是因福分(保護與賜福),而非真心。這指控挑戰信仰的純粹性,暗指約伯的忠誠有條件。撒但質疑約伯的敬虔動機(9-10節),神允許試驗證明他的忠心。這顯示真信仰經得起考驗,不因福分而動搖。撒但要求試驗約伯,預言他會咒詛神。神允許試煉,但設限(不可傷約伯本人),顯示祂的主權與對約伯的保護。撒但退去,試煉即將展開。撒但需神許可才能行動(12節),顯示苦難非失控,而是神掌權。這試煉是神計畫的一部分,非撒但獨斷。
思想: 約伯記 1:6-12 帶我們進入天上的爭論,揭示苦難背後的屬靈真相:神掌管一切,試煉考驗信仰,神信賴祂的僕人。約伯未見這場對話,卻成為神榮耀的見證。我們也常不明白苦難原因,但可確信神在幕後掌權,祂看我們為珍寶,試煉是信心的舞台。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約伯記中顯明祢的主權與愛。祢掌管試煉,祢考驗我們的忠心,祢看我們為僕人。更愛看我們為祢珍寶;求祢幫助我們在苦難中信靠祢,以純粹的信仰愛祢,以忠心回應祢的信賴。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