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15:1-41

民數記 15:1-41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對新世代的開場白卻是:【你們到了我所賜給你們居住的地】(2 節)。這表明本
章所吩咐的,是新世代進入迦南地之後所要遵守的條例。神向新世代的第一個吩
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2 節)所有的【燔祭,平安祭】(3 節)都要一同獻上【素祭】(4
節)和【奠祭】(5 節),才能成為蒙神悅納的【馨香之祭】(3 節)。神詳細地指示了同
獻的【素祭】與【奠祭】所使用的細麵,油和酒的分量。這些要求實際上是神對新
世代的應許,神必然會帶領他們進入【流奶與蜜之地】(13:27),而不是停留在曠野;
進入迦南地之後,無論是以色列人還是寄居的外邦人,只要是獻上【馨香的火祭】,
【都要這樣辦理】(13 節)。表明只有靠著神所供應的生命,在應許之地活出應許的
屬靈實際,燔祭和平安祭才能蒙神悅納。雖然新世代的百姓還在曠野中飄流,但神
卻向他們反復強調進入迦南後要【世世代代】(14;15;21;23;38 節)遵守這些條例,
表明這些事必然會成就。神向新世代的第二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初
熟的麥子】必須【當舉祭獻給耶和華】然後由神賜給祭司;物質的富足是神的祝福
和恩典。因此,神的百姓必須不斷藉著【舉祭】來提醒自己,若不是神施恩,人一切
的努力都是徒然;若不是有賜福的神,人暫時的福樂都是虛空。神向新世代的第三
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18 節),全會眾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對於
舊世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就要【獻一隻公牛犢為贖罪祭】(利 4:14)。但對於新世
代,若全會眾誤犯了罪,首先要獻【一隻公牛犢作燔祭】並且同獻【素祭和奠祭】,
然後【又獻一隻公山羊作贖罪祭】(24 節)。新世代尋求神悅納的心意,多於尋求赦
免的心意,才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神向新世代的第四個吩咐,是進入迦南
地之後,個人所獻的【贖罪祭】與舊世代不同。原本個人所獻的贖罪祭只是使【以
色列中的本地人】得蒙赦免(利 4:35),但在應許之地裡,這贖罪祭卻可以使【以色列
中的本地人和寄居在他們中間的外人】都【必蒙赦免】(28 節),表明神赦免的恩典
擴大了。32-36 節是贖罪祭不適用故意犯罪的例子。神已經七次要求百姓守安息
日(出 16:29;20: 8;31:13;35:3;利 19:3;23:3;26:2,但這個人竟然還在【藐視耶和華的
言語,違背耶和華的命令】(31 節) 因此,必從民中剪除】(30 節);因為人看的是外面
的行為,神看的是裡面的內心。神向新世代的第五個吩咐,是進入迦南地之後,要
【在衣服邊上做繸子,又在底邊的繸子上釘一根藍細帶子】(38 節),隨時提醒自己
活出屬天的生活,不要再故意犯罪。神的百姓在最接近地的衣服底邊【佩帶這繸
子】(39 節),並不是顯示自己虔誠,而是提醒自己的屬天地位,在生活中隨時【遵行
耶和華一切的命令,不隨從自己的心意】(39 節)。以色列人多次的悖逆,都是【隨
從自己的心意,眼目】的結果; (39 節)【隨從】原文和【窺探】(13:2)是同一個詞,暗
示了隨從自己心意的結局。37-41 節是猶太人的禱文【示馬 The Shema】的一部
分,神對新世代的這些吩咐,是因為祂【曾把你們從埃及地領出來,要作你們的神】,
祂也必將自己的百姓領進應許之地。思想:神是自有永有的【耶和華】祂所定意要
做成的事,不必倚靠任何其他的存在,祂自己必負責做成。人只要憑著信心跟隨神,
順服神的話,就能進入應許之地,也能長久地活在應許和恩典裡。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我們有軟弱,有不信,但天父一次又一次的給
予我們生命很多很美好重新的機會,一次又一次給予我們盼望,讓我們充滿感恩,
珍惜天父給予我們擁有一切的恩典。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18:1-20民數記 18:1-20

(民 18:1-20)【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通常都是通過摩西對亞倫說話(6:23;8:2),特殊情況下才直接對亞倫說話(利
10:8)。此時神直接向亞倫說話,是特意要在百姓面前顯明對亞倫的揀選(17:8)。經
歷了可拉的背叛,百姓從自高又落到自憐裡,開始擔心【凡挨近耶和華帳幕的是必
死的,我們都要死亡嗎】(17:13)。神是賜安息的神,祂要消除可拉的背叛在百姓的
心中留下的陰影,所以在本章重申祭司和利未人的事奉內容,提醒百姓:他們所呼
求的,神早已給他們了,只是他們在西奈山下並沒有真正領會。只有經過可拉的背
叛,百姓才能領會到祭司和利未人替百姓【擔當】罪孽的寶貴。利未人的事奉要守
住地位,既要忠心盡職,【守全帳幕】(3 節);又不可越過神所設定的界線【挨近聖所
的器具和壇】(3 節)。但神在揀選的恩典中把利未人分別出來,安排他們【看守聖
所和壇】【免得忿怒再臨到以色列人】這是神對百姓的保護。事奉的職任,同工和
供應都是神在恩典中的【賞賜】;【祭司的職任】是神的【賞賜】而利未人先被【當
作搖祭奉給耶和華】(8:13),然後被神【賞賜】(6 節)給祭司作為配搭事奉的同工。
神既把祭司和利未人分別出來事奉祂,就要求他們放下屬地的產業,憑信心以屬天
的產業為滿足。神對歷世歷代被祂呼召來專心事奉祂的人,都應許他們:【我就是
你的分,是你的產業】。8-20 節並不是新的內容,而是神再次重申神【賜】
(8,9,11,12,19 節)給祭司的【分】包括:1.【舉祭】和【搖祭】(8,11,19 節),就是先被
獻給神,再被神賜給祭司的祭物(5:9;出 29:28;利 10:15)。2.【至聖之物】(9-10 節),
就是素祭(利 2:3)贖罪祭(利 6:29)贖愆祭(利 7:6)中不必燒掉的部分。3【初熟之物】 .
(12-13 節)就是【地裡首先初熟之物】(15:20-21;出 34:26)。4.【一切永獻的】(14
節)就是人許願完全歸神,不可贖回之物(利 27:21,28)。5.【頭生的】人和不潔淨牲
畜的贖價(15-16 節;利 27:6;出 13:13)。6【頭生的】牛羊的肉 . (17-18 節)。7【鹽約】 .
(19 節)指永不作廢的規定(代下 13:5)好像鹽一樣【不廢壞】(19 節)。在神所賜的
【分】中【至聖之物】必須由祭司家中的【男丁】在帳幕的院子裡吃 , (10 節;利 7:6)
其他的物只要祭司家中【潔淨】(11,13 節)的人就可以吃。【搖祭】和【舉祭】象
徵先把禮物獻給神,然後由神交給祭司【經管】(8 節)。至於具體怎麼【搖】怎麼
【舉】並不能確定。【舉祭】原文意思是【奉獻】,又被譯為【禮物】(出 25:2)【供
物】(瑪 3:8)【供地】(結 45:6)。
思想:我們很多時候的對事奉神的看法是,服事就是只是去做,就是回應神的呼召。
經文在此提醒我們,要更新我們一個觀念:賞賜的服事,服事本身就是個賞賜,是神
賜下的恩典。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事奉祢是祢賜給我們的賞賜是何等的美好恩
典。親愛的天父,我們能事奉祢是我們人生的榮耀,因祢就是我們的一切。阿們!

民數記 36:1-13民數記 36:1-13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https://youtu.be/9yrAMIPOJsc

【民數記】
在古代的中東,只有兒子才有權繼承父親的產業,而長子能分得雙分(申21:15-17)。女兒在出嫁時會獲得父親的嫁妝,婚後成為丈夫家族的成員,享用夫家的產業,所以無權要求分得父親的產業。但西羅非哈的女兒們要求繼承父親的產業,並不是為了爭奪產業,而是為了父親的名不被【從他族中除掉】(27:4)。她們所看重的是神的記念,是與神的立約關係,這是神所喜悅的(27:7)。每個支派,家族所分得的土地,並不是根據自己的品德,功勞或努力,而是【拈鬮所得的產業】(3節),完全是根據神的恩典和權柄,是與神立約所得的分。神應許祖先的產業後繼有人,代表這個家族,這個支派維持了與神的立約關係,繼續在神面前蒙記念。【禧年】的時候,【各人要歸自己的產業,各歸本家】(利25:10),所以被賣的土地都要回歸原來的支派,讓百姓能恢復在神面前蒙記念的地位。但嫁出去的女兒所帶走的土地,卻不會回到原來的支派。長此以往,整個支派作為整體,就不能【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7節),繼續維持與神的立約關係,繼續在神面前蒙記念。此時還沒有進入迦南得地為業,更沒有開始分地,但瑪拿西支派的【諸族長】堅信必然會得著應許之地,所以在等待過河,憧憬神的應許的時候,也思想如何持守神的應許。現在,他們慎重其事地【來到摩西和作首領的以色列人族長面前】(1節),把這個將來才可能發生的問題當作大事嚴肅地提出來,並不是為了人的利益,而是因為愛慕神的應許,所以要彼此扶持,彼此守望,為了永遠持守神的應許,這也是神所喜悅的。以色列人是【按家室拈鬮,承受那地】(34:54),因此【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只有【作同宗支派人的妻】(8節),地才能按照神起初的分配保留在同一【家室】裡。神已經宣告【西羅非哈的女兒說得有理】(27:7),現在又說【約瑟支派的人說得有理】(5節)。這兩件【說得有理】的事,似乎是【律法的漏洞】但神都沒有自己先提出來,而是讓百姓自己去體會,去發現,最後變成自己心裡的渴望,然後帶到神面前去等候神的指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7節)【各守各的產業】神要每個支派,每個宗族,每個家族都在神面前持守立約和蒙記念的地位。西羅非哈的女兒們因為看重神的應許,所以甘心在感情上接受神的約束,只【嫁入約瑟兒子、瑪拿西子孫的族中】(12節)。此時神的百姓結束了三十八年的曠野飄流,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蓄勢待發,準備過河承受應許之地。這時,神藉著西羅非哈女兒的案件,讓神的百姓去思想應許,以致越來越愛慕得著應許,越來越看重持守應許。神也藉著這件事啟示了新的【命令典章】顯明祂不但樂意把產業賜給百姓,也樂意讓百姓永遠持守產業。
思想:神願意人愛慕應許,持守應許,但神並不勉強人,而是等人裡面有了認識以後,才進一步啟示,我們若是看中神的應許,也應當在感情上接受神的約束,只在神的旨意,才能長久地保守自己在上主裡的恩典。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明白持守應許和產業的重要,也感謝祢讓我們明白要看重祢所的賜予。求主幫助我們在每天的生活中都持定方向,定睛在祢給我們的應許上,與天父一起進生命的應許。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