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16:1-50

民數記 16:1-5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可拉】是哥轄族的利未人,與摩西、亞倫的輩分相同,但不是神所揀選的族長
(3:30)。他可能認為哥轄族既然能負責聖物,就都有資格做祭司(10 節),摩西膏立哥
哥亞倫做祭司是出於私心。【大坍,亞比蘭,安】(1 節)屬於流便支派,也不是神所揀
選的族長。他們是【以色列會中的二百五十個首領】更是【有名望選入會中的人】
(2 節)但成為神計劃裡的難處。摩西【俯伏在地】可能是尋問神的指示。神立即
應允了摩西的祈禱,用祂的靈引導他。【一黨的人】(5,6 節)原文是【全會眾】暗示
可拉要另立一個【以色列全會眾】。摩西用可拉自己說的【擅自專權】(3 節)來駁
斥他【你們這利未的子孫太過分了】。利未人【辦耶和華帳幕的事】(9 節)是恩典,
亞倫承接【祭司的職任】(10 節)也是恩典。可拉既不認識事奉是出於恩典,也不認
識事奉是服事人【站在會眾面前替他們當差】(9 節),反而把事奉當作自己出頭做
主,爭名奪利的機會。摩西再一次引導可拉去認識恩典,但他裡面的黑暗卻使他完
全聽不進去。摩西對可拉說:【這豈為小事】(10 節),大坍和亞比蘭也用【這豈為
小事】(13 節)來反唇相譏,表明當時的爭辯非常激烈。大坍和亞比蘭聲稱埃及才是
【流奶與蜜之地】(13 節)諷刺摩西沒有把他們領進【流奶與蜜之地】(14 節),並把
神在曠野管教百姓的計劃說成摩西【要在曠野殺我們】,把摩西的動機說成要【自
立為王】(13 節)。所以摩西讓可拉一黨的人和亞倫一起【站在耶和華面前】(16 節)
讓神自己來顯明祂的揀選。神宣告要滅絕的【全會眾】(22 節),並不是【以色列全
會眾】(41 節)而是可拉【一黨的人】。摩西和亞倫的代禱救了他們(22 節)。神的榮
光顯現,顯明摩西和亞倫是對的。神要殺背叛的人,因為他們這樣悖逆祂。摩西就
為他們求,但是神沒有答應,讓眾人離開他們。第 25-35 節是審判:摩西剛說完了這
一切話,他們腳下的地就開了口,把他們和他們的家眷,並一切屬可拉的人丁,財物,
都吞下去。【一切屬可拉的人丁】不包括【可拉的眾子】(26:11)他們沒有跟隨父親
背叛神,所以並不是【屬可拉的】。(38 節) 【記號】原文也被譯為【神蹟】(出 4:8)。
神讓大家看清楚,祭司利未人的職事都是神的揀選,其他人是不能拿香爐的,只有
祭司可以。更提醒百姓不可隨私意事奉,敬拜,免得百姓【遭可拉和他一黨所遭的】
(40 節)。【以色列全會眾】並沒有參與可拉的背叛,也未必目睹可拉之死,但他們卻
出於個人的同情,指責摩西,亞倫用詭計【殺了耶和華的百姓】(41 節),把可拉一黨
的死亡看作是權力鬥爭的結果,不承認是【耶和華必指示誰是屬祂的】。這個時候
雲彩突然出來遮蓋會幕,耶和華的榮光就顯現了,跟著瘟疫就發生了。摩西和亞倫
不是憑自己的虔誠去【平息】神的忿怒,而是用神所印證過的香爐盛上祭壇裡的
火,再加上香,按著神救贖的法則去挽回愚昧的百姓(利16:12-13)。摩西受聖靈感動,
指示亞倫用這種特別的方法平息神的怒氣。而亞倫則完全不計較個人的恩怨【快
快】(46 節)地【跑到會中】(47 節),盡量減輕百姓的愚昧所帶來的虧損。雖然摩西
為百姓求情(45 節),但只有大祭司亞倫的【贖罪】才能使瘟疫止住。可拉燒的香觸
動了神的怒氣,亞倫燒的香卻平息了神的怒氣,亞倫被揀選的地位再一次在反對他
的百姓面前得到確認。大祭司【不可挨近死屍】(利 21:11)但亞倫卻冒著被死人沾

染的危險,【站在死人和活人中間】(48 節)。大祭司亞倫不計較眾人的反對,也不
關心個人的生死,只是忠心地去成全他的職分。
思想:可拉的叛變不是一日就發生的,是有歷史,有原因的,最大原因是對神的刑罰
也不服, 我們是否看名望多過看權柄?我們是否願意跟隨神所選立的權柄?我們
是靠力量還是靠神的權柄?讓我們知道跟從神設立的權柄,而不是跟從名望,並且
也要成為有信心的人。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們知道不要作怨言和叛逆的人。求天父幫助我們謙
卑順服,更尊重祢安排賜下的權柄。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26:1-65民數記 26:1-6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在【瘟疫之後】(1 節)才吩咐重新數點人數,這時瘟疫已經奪走【24000 人】的
生命。這數點人數之前死的,無論是舊世代還是新世代的百姓,都是神命定不得進
入迦南地的人(申 4:3-4)。而經過【瘟疫之後】曠野的飄流正式結束了,神的百姓將
進入迦南,開始新的生活。以色列人第二次被數點的資格(2 節)和第一次數點時完
全相同(1:3)神的心意從未改變。流便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2770 人 1:20-21)很可能
與大坍和亞比蘭支持可拉背叛而導致的瘟疫有關(16:1)。神在第二次數點人數的
時候,再次提到【可拉的背叛】作為百姓的【警戒】(10 節)。但神的公義中又帶著
恩典,所以特別提到【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西緬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37100 人
(1:22-23),減少了五分之三,成為人口最少的支派。這很可能是因為什亭的瘟疫,當
時最猖狂的是西緬支派(25:9,14)。迦得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5150 人(1:24-25)。猶
大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900 人(1:26-27)仍舊是人數最多的支派。以薩迦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9900 人(1:28-29)。瑪拿西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20500 人(1:34-35),增加得
最多。這裡特別提到【西羅非哈沒兒子,只有女兒】(33 節)。按著當時中東的慣例,
女兒是不能承受產業的,但神在下一章要做一件新事,顯明承受產業的屬靈意義。
以法蓮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8000 人(1:32-33)。第一次數點人數時,把以法蓮放在瑪
拿西之前(1:32-34),第二次數點時,把瑪拿西放在以法蓮之前,可能是根據人口數目
的多少。便雅憫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0200 人(1:36-37)。但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700 人(1:38-39)仍舊是人數第二多的支派。亞設支派比 38 年前多了 11900 人
(1:40-41)。拿弗他利支派比 38 年前少了 8000 人(1:42-43)。以色列人雖然在【大
而可怕的曠野】中飄流了 38 年,但總人數只減少了 1820 人(1:45-46)。其中有七個
支派的人數增加了:猶大,以薩迦,西布倫,瑪拿西,便雅憫,但和亞設,增加得最多的
是瑪拿西。其他的五個支派的人數減少了,減少得最多的是西緬支派。進入應許之
地承受產業的資格,並不是根據人的功勞或品行,而是根據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
的生命關係。分地的三大原則是:1.大小【看人數多,人數少】根據神的恩典;2.地點
【按著所拈的鬮】接受神的安排;3.【按著祖宗各支派的名字承受為業】(55 節)永
遠蒙神記念。利未人第二次被數點的資格(62 節)和第一次數點時完全相同(3:15)
神的心意從未改變。利未人雖然不承受土地,但他們作為亞伯拉罕的後裔,仍然有
承受產業的資格,所以利未人也要被數點,以承受 48 座利未人的城(35:1-8)。【摩西
和祭司以利亞撒】負責【數點以色列人】(63 節),預備分配土地。但這些負責分配
土地的人,自己卻得不著土地,因為神自己就是他們的產業(18:20)。
思想:經過 38 年的曠野飄流,以色列的總人口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但人口的素質被
徹底更新,所有不信從的人全都已經【死在曠野】;【祭司的國度】的屬靈方向更
加清楚【聖潔的國民】的屬靈素質也大大增長。這都是因為 38 年裡神在曠野默
默的供應(申 8:2-4)和做工。神今天也是這樣默默地在我們的生命中工作,雖然表
面上好像沒有太大的變化,但內心能一天新似一天。祈禱:親愛主,感謝祢每日都保
守我們,更帶領我們,要我們一步一步經歷主祢,使我能內心一天新似一天。阿們!

民數記 20:1-29民數記 20:1-29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1 節【正月】意味著新的開始。現在已經到了出埃及的第四十年,舊世代的百姓大
都倒斃曠野,新世代的百姓已經成長起來。米利暗在這年的正月去世,亞倫在這年
的五月去世,而摩西可能這年的十二月去世。在這 38 年裡,百姓走過了 18 站,大約
每兩年只走一站(33:19-36)照神所吩咐的【在西珥山繞行了許多日子】。在人看來,
百姓經過了 38 年,只是從【加低斯】走到【加低斯】完全是在原地【繞行】(申 2:1)。
(3 節)表明這些領頭【爭鬧】的人仍然是舊世代的那批人,他們要等到過了撒烈溪
【才從營中滅盡】(21:12)。這些人雖然經歷過【米利巴】磐石出水的神蹟(出 17:7),
也經過了 38 年曠野飄流中神的保守,但對神還是缺乏信心。年青時固然愚昧,年老
時智慧也沒有增加,連所發的怨言也和從前一樣。因此,神對付他們的方法,既不是
思想教育,也不是進步改良,而是徹底棄絕,讓他們【在這曠野消滅,在這裡死亡】
(14:35)在這些百姓當中,大部分是新的一代。所以在這次【爭鬧】(3 節)中,神既沒
有責備,也沒有管教,而是用忍耐和憐恤造就他們,讓新的一代認識祂是一位負責
到底的神。【吩咐】原文是複數,意思是要摩西和亞倫一起【吩咐磐石發出水來】
(8 節)。摩西和亞倫的【不信】(12 節),指他們沒有忠心執行神的指示。四十年前,
神在何烈指示摩西【擊打磐石】出水(出 17:6),但這次,卻是指示摩西和亞倫一同
【吩咐磐石發出水來】(8 節)。因為神的目的不是責備舊世代的百姓,而是造就新
的一代。然而【因他們惹動他的靈,摩西用嘴說了急躁的話】(詩 106:33),他先是責
備百姓是【背叛的人】(10 節)然後【用杖擊打磐石兩下】(11 節),並沒有嚴格執行
神的指示。(14 節)摩西客氣地向以東王自稱為【弟兄】。【以東】位於死海以南直
到亞喀巴灣的地區。【大道】(19 節)原文指一般的道路,而不是【王道】(17 節)表
明以色列人退讓一步,請求走比較沒有威脅的一般道路。但以東王還是【不肯容以
色列人從他的境界過去】。所以百姓並沒有穿越以東地,只是向以東人買糧買水(申
2:6)。神藉著【米利巴水】(13 節),讓新世代的百姓學習信靠神;現在又藉著以東王
的【不肯】,讓百姓學習順服神。這次百姓沒有憑血氣行事,而是順服神的吩咐,不
與以東爭戰,繞道而行。雖然要多走一些路,但他們相信神的引導沒有錯,只要是神
領他們走的路,神一定負責到底。【何珥】(23 節)原文的意思是【山】所以【何珥
山】不一定是某座特定的山名,也可能指【高山】或【山中之山】。亞倫是在出埃
及後第四十年去世的,享年一百二十三歲(33:38-39)。百姓為亞倫【哀哭了三十天】,
表示亞倫在百姓心中的重要性。以利亞撒穿上【亞倫的聖衣】(28 節),接任大祭司。
亞倫既能【當著會眾的眼前上了何珥山】(27 節),可見身體健康,並不是因為衰老
或疾病而死亡,而是順服神的安排。這三個人一同默默上山,只有兩個人默默下了
山,成為順服,信靠神的美好見證,補足了米利巴的【不信】(12 節)見證的虧損。
思想:屬靈的成長沒有捷徑,經過 38 年的曠野行走,神百姓中間的舊人逐漸倒斃曠
野,新人逐漸成長起來,然後神才把他們領回【加低斯】重新踏上進入應許的道路。
縱使在天路上有不少的灰心失敗,神讓不是逃避而是重新起步!重新面對!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一路引導我們的生命,主祢從來沒有離開我們,更要我們一步

一步的經歷主祢,縱使我們有不少的軟弱,但主祢仍給予我們重新面對的機會。阿
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