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民數記 18:21-32

民數記 18:21-3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神吩咐祭司的事是直接向亞倫說的(1,8 節),但吩咐利未人的事卻是透過摩西轉達
的(25-26 節)。這是特意向利未人顯明,只有神所揀選的大祭司才能與神直接相交,
利未人不可再像可拉那樣狂妄地越過界線。神此時才宣布,利未人要【從那十分之
一中取十分之一作為舉祭獻給耶和華】(26 節)【將所獻給耶和華的舉祭歸給祭司
亞倫】(28 節)。因為利未人經過了可拉的背叛,已經清楚地領會到:亞倫的大祭司
職分並非摩西私相授受(16:3),而是神親自揀選的 17:8)。神說:【你們從以色列人
中所取的十分之一,就是我給你們為業的】(26 節)是提醒利未人,這並不是神給利
未人額外的負擔,而是神先賞賜給他們,然後才要他們獻上其中的一部分。利未人
所奉獻的十分之一要【算為你們場上的谷,又如滿酒醡的酒】(27,30 節)表示他們
雖然沒有產業,但這些同樣是勞力所得。利未人所接受的十分之一不是【至聖之
物】(9 節),所以【隨處可以吃】(31 節)。神在本章所說的話,在西奈山早已說過了,
並不是頒布新的條例。百姓從紅海到西奈山,一路經歷了瑪拉(出 15:23),以琳(出
15:27)汛的曠野(出 16:1)和利非訂(出 17:1)的功課,又經歷了金牛犢的嚴重失敗(出
32:1),百姓在這些教訓的基礎上領受了神的律法,體會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他們在
西奈山下熱心奉獻,謹慎建造會幕,遵照神的命令獻祭,安營,行軍,已經很努力地遵
行了律法。但一離開西奈山,進入曠野,卻立刻出現了基博羅·哈他瓦(11:35)哈洗錄
(12:36)和加低斯(13:26)一連串的失敗,最終在可拉的背叛中達到了頂點:【除了因
可拉事情死的以外,遭瘟疫死的,共有一萬四千七百人】(16:49)。然而,當百姓自我
的頑梗和靈性的愚昧被顯露之後,神卻沒有棄絕他們,反而滿有憐憫地再次重申祂
的話語,讓人在失敗中有更深的領會。因為神的救贖計劃,正是要救拔這些【背叛
之子】(17:10)【硬著頸項的百姓】(出 32:9)。
思想:沒有一個人可以不向神奉獻,因為奉獻的基礎是享用恩典,凡是活在恩典中
的人,不管是普通百姓還是利未人,都必須奉獻。或許我們也和以色列人一樣,從
【紅海】一路到了【西奈山】覺得自己已經被拆毀,很得造就了。然而,一經過曠
野的行走,才發現自己裡面的自我仍然很強大,才發現自己其實還不領會神的話。
但是,滿有憐憫的神比我們更有耐心,祂願意陪著我們在曠野行走,領著我們,讓我
們不斷地提醒自己,能用一生的時間來得著主;永遠不可以認為自己已經得著了。
祈禱:親愛主,求主光照我們,光照我們的自我,光照我們裡面的驕傲,求主神幫助我
們都能看見甚麼是神要我們做的,讓我們行在主祢的裡面;讓我們有這心意來服事
神。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民數記 34:16-29民數記 34:16-29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https://youtu.be/NP-OYIeOlxs


亞倫的接班人【祭司以利亞撒】(17節)代表神的恩典,摩西的接班人【約書亞】(17節)代表神的權柄。【祭司以利亞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主持【分地為業】(17節),表明以色列人在迦南承受產業的過程,完全是根據神的恩典和權柄。18-28節這份名單的順序照著各支派所分配的土地從南到北排列(書14至19)。除了【迦勒】(19節),其他九位首領的名字與三十八年前的那批首領(1:5-15)完全不同,甚至他們的父親也不是以前的首領。神記錄下了這些人的名字,用他們的名字清楚地表明了新世代百姓在神面前的信心:【示母利Shemu-El 】的意思是【神的名】即【撒母耳】【以利達El-Idad】的意思是【我神已喜愛】【布基 Bukki】是【布基雅Bukki-Ah】(代上二十五4)的簡稱,意思是【耶和華已證明】或【耶和華已倒空】【漢聶Hanni-El】的意思是【神恩寵的】【基母利Kemu-El】的意思是【被神舉起】【以利撒番El-Izaphan】的意思是【我的神已保護】【帕鐵Palti-El】的意思是【神拯救】【亞希忽Ahihud】的意思是【尊嚴的兄弟】【比大黑Pedah-El】的意思是【被神救贖】。在這十位首領中,迦勒大約已經80歲了(書14:10)。有七個人的名字中帶著【神El】表明這些首領可能都是在出埃及以前出生的,此時大約40-60歲。只有【布基】的名字中出現了【耶和華】名字的成份,表明他可能是在神向摩西啟示自己的名【耶和華】之後出生的(出3:15),大約在40歲以下。神所要做的工作,神負責自己呼召工人,所以神親自指定這十二位負責分地的領袖,卻沒有指定河東兩個半支派協助分地的首領。
思想:神所呼召的工人,必然能做成神所要做的工,但他們如果不能用信心跟上神,雖然做成了工作,還是不能得著安息,不能得著應許。神在三十八年前所呼召的舊世代十二位首領,雖然幫助摩西完成了數點百姓的任務,也能作【以色列軍中的統領】,帶領百姓在曠野行走,但卻因著在加低斯的不信從,最終不能進入應許之地。而神在三十八年後所呼召的新世代十位首領,卻是在信心中接受神的管理、在信心中接受神的應許,他們將成為信心的見證人。我們有願意每天都用信心跟上神的工作呢?
祈禱:親愛主,求祢使我們成為有信心,專一跟從神的人,讓我們能夠在主裡得承受祢的應許,祢的同在。更使我們一起為主祢未得的土地禱告。讓我們願意每天都用信心跟上神的工作。阿們!

民數記 23:13-30民數記 23:13-30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民數記】


巴勒以為巴蘭被以色列人龐大的營地嚇倒了(22:41),所以把巴蘭帶到另一處,讓他
【不能全看見,只能看見他們邊界上的人】(13 節)以為這樣會讓他咒詛起來更大
膽一些。【瑣腓】(14 節)的意思是【守望,觀察】。【毗斯迦山頂】可以向西俯瞰摩
押平原 21:20)是一個觀察站。巴蘭在這裡可以看見一部分以色列人。【往那邊去
迎見耶和華】指巴蘭到一邊行【法術】(24:1)。神藉著巴蘭第二次祝福以色列人,
宣告神現在以色列人身上的作為。雖然以色列人也是有殘缺的罪人,但神用祭壇
上的祭牲遮蓋了他們的罪,用祂的揀選使他們成為【聖潔的國民】(出 19:6),所以
【祂未見雅各中有罪孽】(21 節),而是【為他行了何等的大事】(23 節)。【有歡呼
王的聲音在他們中間】(21 節)原文是【有王的歡呼在他們中間】表明神已經成為
以色列的王,他們圍著會幕安營,正如埃及軍隊圍著王營安營。【毗珥】(28 節)的意
思是【裂縫】可能在毗斯迦山附近,可以【下望曠野】(28 節)俯瞰約旦河谷的摩押
平原。神已經藉著巴蘭的口宣告,神絕對不會改變自己的定意(19 節)祂的賜福【不
能翻轉】(20 節)。但巴勒卻把神當作普通的偶像,以為只要換個地方【或者神喜歡
你在那里為我咒詛他們】(27 節)。巴勒的耐性已經沒有了,但仍然要領巴蘭到別處
咒詛以色列。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這兩個人的狂妄和堅持,即使神已經說了這個
民族是蒙福的,並且神所說的必定會成就,但是巴勒卻不願聼,仍然堅持再去別的
地方求神來咒詛,而且他利用神,卻又不願跟神。而巴蘭即使了解神說的話不會翻
轉,但仍陪著巴勒四處去築壇,發預言。可見這兩個人都是虛情假意,故作敬虔。他
們只想做自己想做的事,完全不理會神的話。其實在《申命記》第二章,神有特別
交待摩西,不可以和摩押人爭戰,因爲這塊地已經給了羅得,但是這兩個人對神沒
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所以從他們走在一起的那一刻開始就是一個錯誤。人若和巴
勒、巴蘭一樣愚昧,必然也會在【永不改變】(詩 102:27)的神面前一再蒙羞。
思想:或許我們也會經常和巴勒一樣,用對待偶像的態度來看待神,以為時代,環境,
地點不同了,神就會改變祂做事的法則和計劃。但神是創造的主,也是管理萬有的
神,只有神改變環境,環境絕不能改變神;只能人順從神的法則生活,神絕不會跟著
人的變化而改變祂的法則。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們每日好好留意主祢,使我們不是體貼自己的意思
和好處,乃是貼祢的心思。是主祢的的慈愛,祢信實的保守,願我們更多的信任祢和
愛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