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記 創世記 21:9-34

創世記 21:9-34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創世記】

以實瑪利戲笑以撒,戲笑意思是譏笑 ,嘲弄 ;以實瑪利比以撒大十四歲 (17:24-25),此時大約是十六到十七歲 (16:16)。撒拉因此表示要把使女【趕出去】也代表給她自由。在美索不達米亞習俗 :如果主人給女奴自由 ,女奴為主人生的孩子就不可與主人妻子所生的孩子分享財產。亞伯拉罕已經與以實瑪利一起生活了十多年 ,有深厚的感情 ,所以【很憂愁】。雖然撒拉逼迫夏甲並非出於善意 ,但卻恰好與神的計劃符合 ,因為只有【從以撒生的】才是神所應許的後裔 (來 11:18)。神要亞伯拉罕知
道在以實瑪利身上也有特別的計劃 ,必使他的後裔成立一國 ;因此【清早起來】表明亞伯拉罕完全順服上主 ,立刻行動。【一皮袋水】大約有 15公升水 ,亞 伯拉罕已經盡可能地讓夏甲多帶水了。雖然亞伯拉罕並不知道這【一皮袋水】能讓他們在曠野中堅持多久 ,也不知道神將如何使以實瑪利的後裔【成立一國】 (13節 ),但經過了基拉耳的功課 ,亞伯拉罕已經學會不再看環境 ,也不再根據自己的親情 ,而是單單根據神的話來行事為人 ,相信神必有最美善的安排。【神聽見童子的聲音】是雙關語 ,因為以實瑪利名字的意思就是【神聽見】 (16:11)。表明不是夏甲絕望的哭
聲引來了神 ,而是神主動的看顧。神既然要求亞伯拉罕把以實瑪利趕出去 ,就負責照著祂的應許 (16:12)看顧這【童子】【使他的後裔成為大國】 。曠野裡的【水井】大部分井口都用石頭圍起 ,貼上特殊的標記 ,認不出這種特殊標記的人就找不到井水。【成了弓箭手】意思是【獵人 ,游牧人】。以實瑪利的後裔是住在以色列以南的西奈和巴蘭曠野的游牧民族 (25:12-18)阿拉伯人認為以實瑪利是他們的祖先。此後記載雖然亞伯拉罕曾在亞比米勒面前軟弱過 (20:11)但神絕不會因著人的軟弱而放棄在人身上的工作【凡你所行的事都有神的保佑】。雖然亞比米勒此時比亞伯拉罕更強大 ,但他親身經歷過神的大能 (20:3-7)並且已經看出 ,因著以撒的出生 ,神必將使亞伯拉罕的後裔【成為大國】。因此 他主動為自己 ,子孫和當地居民要求結盟 ,印證了【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亞比米勒接受這【七隻母羊羔】表示起誓同意亞伯拉罕對井的合法權利。【別是巴 בְּאֵר שֶׁבַע 】位於基拉耳東南四十公里 ,字 義是【七倍誓約的井】。迦南地的牧人主要依靠井水飼養牲畜 ,這井的權益得到條約的保障 ,代表亞伯拉罕在迦南地獲得了第一個立足點。亞伯拉罕【栽上一棵垂絲柳樹】是為了用這種堅硬、長壽的樹來紀念此約 ,並且敬拜神、感謝神。亞伯拉罕對神的稱呼從【至高的神】 (14:22)到【全能的神】 (17:1)現在更認識到【永生神】這次經歷已經 使他認識到 ,神是永恆的神 ,祂的信實和保守永不改變 ,祂的應許永不落空。
思想: 儘管我們有多的軟弱 ,有多的缺欠 ,每一個真正與神立約的人 ,一生都在世人面前見證神在自己身上的工作。更能一步一步認識及經歷神的實在 ;祂的信實 ,慈愛永不改變。
祈禱:親愛主 ,我們承認生命中有很多自我的決定 ,或許更會讓人受傷害 ,儘管我們生命有多軟弱 ,主祢的信實 ,慈愛都沒有改變 ,更讓我們能在錯誤中學習如何更認識神 ;求主光照我們因祢是永生的神。阿們 !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創世記 41:25-36創世記 41:25-36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 :

【創世記】約瑟聽完了法老所的夢之後,他隨即 就說出法老的夢的兩個重點 :第一【法老的 夢
是同一個】意思是 ,這兩個夢其實是同一個信息 (只是兩個不同的表述而已 );第二
【事做已把指的示神要 ( נָגַ ד nagad ;說 ,宣示 )法老了】。更勇敢地詳盡表示法老所發
的當中的意義 ;這個信息是神即將要做的事 ,而這句話既帶出這夢由神而來 ,也間
接指出神的權柄在法老之上。 約瑟把夢解說得清晰完備 ,指出未來將有七年豐年
和七年荒年 ,而在荒年時的饑荒程度更是前所未有 ,他又四次提及 神 的名字 ,強調
這是 神 必要成就而且很快發生的事。 埃及地因為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氾濫 ,所以很
少有長期的飢荒。神預先告知荒年的來臨 ,乃是為著積儲糧食 ,使神 的選民得以存
活 (42:2)。 約瑟更表示 神重複的 當中 啟示 ,是為了強調事情的確定性和急迫性 (37:5-9;來 6:17-18)。 要法老為當前的困境作出明智的決定以及相應的行動。 在當時最
高的統治者面前 ,約瑟毫不畏懼 ;約瑟 更 向法老提了 5個具體的建議 :指派一個 【 有
聰明有智慧的人 】 做總負責 (33節 )。在總負責之下委派一些 【 官員 】 分層管理 (34節 )。徵收豐年收成的 【 五分之一 】 (34節 )。 【 聚斂 】 豐年的餘糧 (35節 )。興建糧
倉 【 積蓄五穀 】 (35節 )。
思想
:約瑟從神給予他生命 的試練 ,使他明白生命的真正當權者 ,生活真正的至高
者是誰 ;要真正服侍 ,要畏懼是誰 !真正掌管著人生命的是誰 !我們有否真正認識我
們那位生命的主宰呢 ?
祈禱
:親愛主 ,或許在我們每日的生活中都會面對看似現實的掌權者 ,更看似仍要
服侍這些現實的環境 ,就求開我們眼睛 ,使我們看到在我們生命中誰是我們真正的
主宰 ,真正的掌權者 ,就是一直看顧我們 ,愛我們的神。阿們 !

創世記 12:1-20創世記 12:1-20

2【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
讀》 :【創世記】
神第一次在吾珥呼召亞伯蘭,要他 【 離開本地和親族 】 (徒 7:2-4)。現在神第二次在哈蘭呼召亞伯蘭 ,不但要 【 離開本地 ,本族 】 還要離開 【 父家 】 。聖經並沒有責備亞伯蘭在哈蘭停留 ,因為他並非因為信心的軟弱 ,而是在那裡等候神的指示。 1-3節原文的形式是詩歌 ,這是神第一次明確向亞伯蘭宣告應許。 2-3節包括了 7個應許和使命。神所應許 【 必叫你成為大國 】 在人看來 ,神的 【 賜福 】 都是不實惠的 :【 成為大國 】 ,在亞伯蘭有生之年肯定看不到; 【 叫你的名為大 】 ,太抽象了; 【 叫別人得福 】 還必須分給別人。神要亞伯蘭成為一個承受祝福的器皿 ,這個器皿不只是承受祝福 ,而且要流出祝福 ,使 【 地上的萬族都要因你得福 】 ;是因 神的 【 祝福 】 和 【 咒詛 】 都是為著保守祂救贖計劃的施行 ,而不是因為亞伯蘭配得。人的 【 咒詛 】 原文意思是看輕 ,咒罵 ;神的 【 咒詛 】 原文語氣比較重 ,帶著刑罰的意思。 【 亞伯蘭就照著
耶和華的吩咐去了 】 並沒有問神為什麼去 ,也沒有問去哪裡 ,環境條件怎麼樣。神怎樣 【 吩咐 】 他 【 就照著 】 去行。信心就是 【 照著耶和華的吩咐 】 立刻去行。 當時 亞伯蘭在哈蘭時已經很富有 ,他並非為了地上的好處 ,尋求更豐富 ,更安逸的生活 ,才前往遙遠 ,落後的迦南地 ;而是因為憑信心揀選神的生命 ,順服神的呼召 ,所以撇下吾珥的房屋 【 在異地居住帳棚 】 (來 11:9)。 【 示劍 】 位於迦南地中部 ,是南北交通和東西交通的十字路口 ,旅行者需要在此做出選擇。 【 摩利橡樹 】 迦南人經常在橡樹下敬拜偶像 (賽 1:29)。神有意選擇這樣的地方啟示祂的應許 (7節 ),讓亞伯蘭進行選擇。神 【 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 】 表明年邁無子的亞伯蘭必得著 【 後裔 】 ,也表明亞伯蘭的 【 後裔 】 才能實際得著這地為業 ,他自己必須憑著信心在所應許之地作客。 【 這地 】 和 【 後裔 】 的應許 ,不但貫串了摩西五經 ,也貫串了整本聖經。 【 帳
棚 】 代表 他 在地上 【 是客旅 ,是寄居的 】 (彼前 2:11);【 壇 】 代表 他 【 是被揀選的族類 ,是有君尊的祭司 ,是聖潔的國度 ,是屬神的子民 】 (彼前 2:9)。 當 亞伯蘭漸漸遷往環境越來越差的 【 南地 】 可能是被當地迦南人排擠出了肥沃的地帶 【 連立足之地也沒有給他 】 (徒 7:5)。亞伯蘭的信心遇到巨大挑戰 ,憂慮 ,懼怕也接踵而來 (12節 )。因此 ,亞伯蘭前往埃及 【 暫居 】 躲避飢荒 ,並沒有事先求問神 ,但也是神造就他的計
劃的一部分。 因著他下到埃及內心的顧慮 ,要妻子表示 【 你是我的妹子 】 撒萊原是亞伯蘭同父異母的妹妹 (20:12),看似 並非謊言 ,而是半真半假的 【 白謊 】 企圖以一半事實來遮掩另一半事實。 但 亞伯蘭千算萬算 ,也沒有算到搶他的妻子是法老王。亞伯蘭陷入了他自己籌劃的網羅 ,反而得到法老 無法拒絕不正的財富。 當事情被神光照後 ,理虧的亞伯蘭在法老的斥責面前無言以對 ,經過了這個失敗 ,亞伯蘭的心思甦醒過來 ,不再根據自己和眼見 ,而是單單根據神。
思想:從屬世的眼光看 ,亞伯蘭在埃及大有收穫 ,但從屬靈的眼光看 ,這些屬世的好處將變成屬靈祝福的難處。 因他的顧慮 以致 他 靈裡昏睡 ,失去了向著神純一的心。我們有否將對上主的信心 ,因環境同樣變成掛心呢 ?
祈禱:親愛主 ,感謝祢在我們生命一直的看顧及賜福 ,面對每日要處王的人 ,事 ,物 或許我們會忘記主祢 ,失去對主的信心 ,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每日都緊守仰望主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