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命記 申命記 11:1-32

申命記 11:1-3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本章是開場白的結論,呼籲百姓做出正確的選擇(1節),自己決定是順服還是悖逆。在摩西的聽眾中,很多都親身經歷了神從出埃及以來的恩典與管教(2-7節)享受過順服時神的恩典,也經歷過悖逆時神的管教。神做工的法則,總是讓人先經歷祂,然後才要人跟從祂。【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2節)都是埃及法老用來形容自己的軍事力量和權柄勢力的常用語,但神卻用【向埃及王法老和其全地所行的神蹟奇事】(3節)讓世人看到甚麼才是真正的【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神在埃及所行的十災(3節)(出7:1-12:51);以色列人過紅海(4節)(出14:1-31);直到今日】(4節)【大坍,亞比蘭】的背叛(6節)(民16:1-50)。在呼籲百姓做出選擇之前,神再次提醒百姓,要在應許之地活得長久,並且活得更豐盛,就要活在【一切誡命】(8-9節)的管理之下。【埃及地】(10節)離尼羅河兩岸稍遠一點就是沙漠,雨水很少,農業依賴尼羅河的定期氾濫與河水灌溉。【用腳澆灌】指依靠人力澆灌【像澆灌菜園一樣】(10節)指需要經常照顧。埃及的農田需要人力不斷地灌溉,維持,容易給人一種錯覺,以為農業的豐收完全是人辛勤勞動的結果。其實尼羅河的水源來自非洲中部的雪山融水和降雨,正常的降水完全倚靠神的恩典。迦南地有超過3000米的高山,也有低於海平面400多米的約旦河谷,是【有山有谷】之地(11節),並不適合河流灌溉。迦南的尼羅河是在天上,農業倚靠秋雨,春雨,是【雨水滋潤之地】(11節)。在【神所眷顧的】(12節)應許之地,只要按時降下秋雨,春雨,輕輕鬆鬆就有豐收。因為【從歲首到年終】(12節)【神的眼目】時常看顧那地(12節),用祂的豐富來作那地的供應。【秋雨】(14節)原文是【早雨】【春雨】(14節)原文是【晚雨】。秋雨之後,地土變得鬆軟,容易耕耘播種,春雨之後就可以輕鬆獲得豐收。因為迦南地農業的收成完全依賴雨水,所以百姓在迦南地更加需要仰望神的恩典。【按時降秋雨春雨】(14節)的是神,但迦南人卻認為是他們所拜的巴力(何2:8)。因此,以色列人若不夠【謹慎】【心中受迷惑】(16節)就很容易效仿迦南人【偏離正路,去事奉敬拜別神】(16節)。18-20節的內容和6:6-9基本相同;這段話並非簡單地重複六6-9,而是神在這裡特別指明人長久活在應許之中,並且活得更豐盛的秘訣。因為祂願意看見人長久地享用祂的恩典【如天覆地的日子那樣多】(21節)。【從曠野和黎巴嫩,並幼發拉底大河,直到西海】(24節)分別是應許之地的南,北,東,西界線。百姓【若留意謹守遵行我所吩咐這一切的誡命,愛耶和華,你們的神,行祂的道,專靠祂】,必能承受應許之地(22-25節)。在結束這段開場白之前,摩西將【祝福與咒詛】(26節)兩種選擇都擺在百姓面前,沒有中間道路,呼召他們選擇【蒙福】(27節)。並且再次向百姓強調:講解律法是為了【過約旦河】(31節)承受應許做準備。人只有【謹守遵行】(32節)神的律例典章,才能長久地活在應許裡,並且活得更加豐盛。
思想:神的眼目也時常鑑察祂的百姓是否活在祂的誡命中。同樣.我們如果盼望神的眼目看顧保守我們,就必須接受神的眼目來鑑察光照我們。我們若堅持用世界的方法去追求成功,財富和健康,神必然知道,出手引導我們;因為,如果我們不肯用一生的時間謹慎學習神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也必然會重蹈以色列人的覆轍。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的眼目每天的看顧,鑑察我們,求主光照我們,使我們謹慎學習天父祢要我們學習的功課,使我們一生信靠祢。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申命記 18:14-22申命記 18:14-22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https://youtu.be/EHRCs21xA94

【申命記】
(14節)【聽信】和(15節)【聽從】原文是同一個字,外邦人是【聽信觀兆的和占卜的】(14節)神的百姓卻要【聽從】神所設立的先知。摩西五經只有此處提到是神親自【興起】(15節)先知。神在百姓中設立的第四種權柄是【先知】(15節);9-22節是神關於先知的心意。【先知】是神親自呼召奉神的名說話的人(19節)負責在地上做神話語的出口。【先知】的職分既不像人所選舉設立的【審判官】,也不像世襲的君王,更不像與生俱來的【祭司利未人】,而是由神一個一個單獨【興起】的(15節)。神不但啟示了權力分立的模式,把祂在地上的權柄分散給祭司,審判官和君王來執行,也隨時【興起】先知作神話語的出口,不斷地提醒這些權力的執行者迴轉向神。【先知】不一定是祭司,而是神所【差遣】的話語出口(賽6:8)。(18節)【傳給祂】原文是【放在祂口中】神把自己的話放在先知的口中(耶1:9)。先知的預言並沒有特殊的魔法,也不是為了滿足人的私慾或好奇,卻總是呼籲人迴轉向神。【從你們弟兄中間給你興起一位先知】(15節)表示將來那位先知是以色列人。所有的【先知】都是神話語的出口,但那位先知更像摩西一樣,是神與人之間的中保(16節)。真先知的特點是:1.奉神的名說話(19節);2.傳講神【一切所吩咐的】的話(18節),絕不增加.減少.修改。假先知的特點是:1.【奉別神的名說話】(20節);2.【托耶和華的名】說【耶和華所未曾吩咐的】的話(22節)。(20節)【擅敢】原文的意思是【行為狂傲】。【托耶和華的名】說神沒有說過的話,就是在神面前行為狂傲【就必治死】(20節)。要根據聖經裡清清楚楚的啟示,謹慎分辨假先知:1.預言不應驗,必定是假先知:神的標準是,只要一句預言【不成就,也無效驗】(22節),【就必治死】(20節)。2.預言有應驗,也不一定是真先知:【神蹟奇事】即使【有應驗】(13:2)也不能證明一個人是真先知,因為可能是【神試驗你們,要知道你們是盡心盡性愛耶和華,你們的神不是】3.凡斂財的一定是假先知:神親自【興起】(1節)先知,卻沒有像供應【祭司利未人】(1節)那樣應許【耶和華是他們的產業】(2節),為先知安排固定的生活來源。4.不要害怕假先知:因摩西說:這【是那先知擅自說的,你不要怕他】(22節)。5.不必急著認先知:真先知的預言並不都是立刻應驗的,神並沒有要百姓急急忙忙地承認某人為先知,人若急著追捧先知,往往是為了預測未來而滿足個人的慾望或好奇,而不是想听神的話語,與迦南人所熱衷的惡俗沒有甚麼兩樣。6.【說預言】(羅12:6)是神給先知的特別恩賜,不是為了預測未來,滿足人的好奇和私慾,而是發表神在聖經裡已經吩咐的話語,呼籲人迴轉歸向神。神通常在百姓背道的時候才興起先知,所以先知說話通常都是人不愛聽的,不會像假先知那樣能取悅人(賽30:10-11;耶14:14-15;彌2:11)。
思想:我們若不謹慎自己,常常會【擅敢】托神的名來說神【所未曾吩咐他說的話】,或者【奉別神的名說話】不知不覺地成了假先知,不但絆倒人,更是得罪神。我們都要【切慕作先知講道】(林前14:39)重點是我們願意講述神在聖經的話語,呼籲人迴轉歸向神。
祈禱:親愛主,求祢使用我們,賜我們信心,使我們願意好好學習聖經的話語,在我們的生命中傳揚祢,使人迴轉歸向神。阿們!

申命記 2:1-15申命記 2:1-15

【和合本】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申命記】
百姓經歷了【何珥瑪】的慘敗之後,並不是立刻【轉回,從紅海的路往曠野去】而是又【在加低斯住了許多日子】(1:46),因百姓總是喜歡停留在【加低斯】綠洲,不願意【往曠野去】。經過了許多掙扎,最後才【照耶和華所吩咐】的,到曠野去接受拆毀和建立。三十八年後,神又說【你們繞行這山的日子夠了】(3節)。無論是在西奈山停留的一年,還是【繞行這山】的【三十八年】都在神的管理之中,百姓所當做的,就是緊緊跟隨火柱,雲柱,不要走在前面,也不要落在後面。只有神才知道甚麼對百姓算是【夠了】。當百姓對神的話語明白得【夠了】神就會讓百姓【起行】離開西奈山,在行走中把神的話語轉化成生命;百姓【繞行這山】的三十八年,是【照耶和華所吩咐】的(1節)。神並不是消極的神,祂的每一次拆毀,都是為了建立;火柱,雲柱所帶領的每一次【繞行】,都是為了將來【轉向北去】時走得更穩。因此,雖然以東王因為【懼怕】(4節)以色列人的強盛,很不友好地拒絕以色列人過境(民20:18),但神還是命令百姓【不可與他們爭戰】(5節),並且【不可憎惡以東人,因為他是你的弟兄】(申23:7)。既然神【已將西珥山賜給以掃為業】(5節)百姓就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越過神的界線去【爭戰】。神讓百姓學習不體貼自己的需要,並不是要人裝作看不見需要,而是要人相信神【都知道了】(7節),祂必負責供應需要;神也不是要人倚靠自己的毅力忍飢挨餓,而是用恩典來激發人的信心。雖然【這四十年】來,百姓大部分的時間都在【繞行】(1節),但只要是跟隨火柱,雲柱,即使在【繞行】中,神仍然與他們同在,使他們【一無所缺】。以東王不肯讓以色列人走南北橫貫約旦高原的【王道】(民20:17),所以百姓只好繞行比較難走的【亞拉巴的路】,沿著約旦河裂谷經過【以拉他,以旬·迦別】向北前往摩押。死海東面的【亞珥】(9節)是摩押人的首都,以色列人的祖先亞伯拉罕的侄子羅得之子摩押。既然神【已將亞珥賜給羅得的子孫為業】(9節)百姓就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越過神的界線去【爭戰】(9節)。【以米人】(10節)又稱為【利乏音人】(11節),他們和迦南地【亞衲族的人】一樣,都是【民數眾多,身體高大】(10節)但卻被基大老馬擊敗(創14:5),現在已經消失無踪,他們的地就成為摩押人的地。同樣,原來住在【西珥】的【何利人】(創36:20),現在也被以東人所除滅(12節),他們的地就成為以東人的地。【撒烈】的意思是【杞柳小溪】從約旦高原向西流入死海南部,是摩押的南界。撒烈溪的南面是以東,北面是摩押。過了撒烈溪,【那世代的兵丁都從營中滅盡】(14節)。這是曠野飄流三十八年的一個分水嶺,神對舊世代的審判結束了,從此新世代不再受舊世代的攪擾,百姓中再也沒有怨言出現,已經預備好憑信心進入迦南地。
思想:有些人又誤以為通過刻苦己身,主動到【曠野】自討苦吃就可以蒙神悅納;但人自己所去的,其實都算不得【曠野】最多只是曠野裡的綠洲【加低斯】。我們生命中的曠野並不是自己能決定的,而是神為我們量身定做,藉著環境所興起的,可能在家中,可能在職場,也可能在我們的教會事奉中。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祢的帶領,祢的引導,讓我們深信人生每一步都在祢帶領中。每天享受主的手的拖帶,主的看顧。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