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啟示錄 18:15-24啟示錄 18:15-24

16-17節是第五首輓歌。藉著她發了財的客商都保持距離,唯恐被她的痛苦所連累,所以遠遠地站著(15節)。[地上的君王](9節)是哭大城[堅固]的能力已成過去(9-10節)[地上的客商](11節)是哭[沒有人再買他們的貨物了](11節),並沒有人關心大城居民的死活。在原文中,為大城的哀哭有君王的未來式(9節)客商的現在式(11節)和未來式(15節),17節的[站著]則是未完成式。約翰使用了各種時態,似乎看到歷史上各個時期的人們都在哀哭。[船主](17節)原文是[掌舵的]地位僅次於船東。[坐船往各處去的](17節)指押運貨物的人。羅馬城的貿易依賴地中海的海運[所有靠海為業的](17節),包括[巴比倫大城](2節)貿易所帶動的整個產業鏈。19-20節是第六首輓歌。有何城能比這座大城呢這也是先知以西結預言的推羅城的哀歌(結27:32)。人類歷史上所有的[大城]都有舉世無雙,輝煌一時的時候,但最終都有歸於塵土的一天。凡船主和坐船往各處去的,並眾水手,連所有靠海為業的也就是整個產業鏈裡的從業者,他們不但與地上的君王地上的客商一起哀哭;他們只是倚靠海運,貿易謀生的普通人,並不富有,所以一旦[大城]傾倒,生計就成了問題。那時,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悲嘆她在一時之間就成了荒場。[巴比倫大城]的經濟模式卻可以讓人不必倚靠神,就可以販賣這些貨物,藉著她發了財享受社會分工帶來的物質利益,用地上的天國代替神的國。地上的財富和成就一時之間就會和[巴比倫大城]一起[成了荒場]應當趕快從那城出來。當[巴比倫大城]傾倒,世界經濟崩潰的時候,地上有三類人為她舉哀;地上的君王,地上的客商,靠海為業的(9,11,17節)天上卻另有三類人因她歡喜 [眾聖徒,眾使徒,先知](20 節)。他們不是幸災樂禍,而是慶祝神的公義得勝,殉道者的冤屈得伸(20)。21-24節是第七首輓歌。天使舉起一塊石頭,好像大磨石,扔在海裡淹沒在海中,好像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正如先知耶利米對巴比倫的預言(耶51:63-64)。21-23節一共重複了六次[絕不能再]顯示神的旨意絕不改變,祂絕不允許冒牌的天國[巴比倫大城]再現,取而代之的是真正的神國,[新耶路撒冷]21:2)。(22節) [彈琴,作樂,吹笛,吹號]代表人類的文化和藝術活動。各行手藝人代表人類的創造和經濟活動。 推磨燈光,新郎與新娘的聲音,代表人類的日常生活。這些話都引自先知耶利米的預言(耶25:10)。天使宣告了審判[巴比倫大城]的兩個原因:你的客商原來是地上的尊貴人;萬國也被你的邪術迷惑了這個經濟體系使人因著商業成功而傲慢自大,引誘世人崇拜物質,追求成功,越來越浮躁,焦慮。又用虛假的安全感迷惑世人,讓他們確信世界是[永恆之城],因此放心地跟隨偶像。(24節)這個經濟體系使世界變得物慾橫流,成了抵擋神,逼迫教會的兇手,不但排斥敬虔度日的信徒,也讓軟弱者樂不思主,不再盼望再來,結果[貪戀敬虔度日的信徒。無論在實體和虛擬經濟領域多麼成功的[尊貴人],不管在科技和金融業多麼聰明的創新,一夜之間就可能[絕不能再見了]。
思想:然而,這段經文的焦點不僅在於巴比倫的敗亡,更在於神的公義與信實。這提醒我們,神不會忽視不公義,祂的審判雖有時看似延遲,卻必然來到。對信徒而言,這是一個安慰:我們的苦難和忠誠,神都看在眼裡。
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透過啟示錄提醒我,這世界的榮華不過是過眼雲煙。求祢幫助我分辨什麼是永恆的價值,賜我勇氣脫離罪惡的捆綁,將生命建立在祢堅固的磐石上。在不公義的世代中,求祢加添我信心,相信祢的公義必得勝。阿們!

啟示錄 18:4-14啟示錄 18:4-14

4-8節是第二首輓歌。與她一同有罪可譯為[免得和她在罪上有份]。我的民哪,你們要從那城出來是警告今天所有讀到這段信息的信徒,要像羅得速速離開所多瑪(創19:15)趕快放棄巴比倫大城的生活方式。我們若不保守自己心身都遠離浮華,就難免與世俗妥協和她在罪上有份。(5節) [罪惡滔天]原文的意思是她的眾罪一個接一個連在一起,可達於天。在當時受苦的信徒看來,羅馬帝國節得勝,[永恆之城]不可動搖。但聖靈宣告:神絕不會忘記[巴比倫大城]的罪(16:19)她的不義,神已經想起來了她怎樣待人,也要怎樣待她指[巴比倫大城]怎樣逼迫先知和聖徒就要怎樣遭到報應。報應的原則並非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而是加倍懲罰(亞9:12)照她所行的加倍地報應她。然而可悲的是,當審判即將來臨的時候[大淫婦]還自以為我坐了皇后的位,並不是寡婦,決不至於悲哀;當崩盤迫在眉睫的時候,[巴比倫大城]還以為只要大到不能倒的地步,就一定會有人紓困(Bailout)。這是引自先知以賽亞對巴比倫的預言(賽47:7-8)。因為[巴比倫大城]自信[決不至於悲哀]所以在一天之內,她的災殃要一齊來到遭遇死亡,悲哀,飢荒,火四重災難。[巴比倫大城]已經病入膏肓,結局已定因為審判她的主神大有能力。[大淫婦]過去如何榮耀自己,怎樣奢華經濟崩盤時也當叫她照樣痛苦悲哀。第10節是第三首輓歌。巴比倫大城並沒有真正的朋友地上的君王在與[大城]的合作中得了好處(3節),但只是藉她得利,並不是真正愛她。他們此時既沒有能力,也沒有願望伸出援手,只是隔岸觀火,因為自己損失而兔死狐悲;並且遠遠地站著唯恐被她的痛苦所連累。這一幕和古代君王為推羅舉哀一樣(結26:16)人類的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哀哉!哀哉!巴比倫大城,堅固的城啊當時的羅馬城被譽為[永恆之城]世人把羅馬帝國看作堅固的城但聖靈卻向受逼迫的教會宣告,這個繁榮興盛的浮華世界,人們習以為常的生活方式已經禍哉!禍哉。14節是第四首輓歌。哭泣原文是號啕大哭。地上的客商號啕大哭,不是同情[巴比倫大城]的苦難,而是為了自己的市場和利潤,因為沒有人再買他們的貨物了。正如《他勒目Talmud》所說的:[十分財富降臨人間,九分被羅馬先人所佔去,剩下的一分全世界分享]羅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市場。12-13節是一張龐大的商品清單,可見當時羅馬帝國商業之發達,生活之奢華。先知以西結也列出了類似的清單(結27:12-25)來預言推羅的敗亡,但無知的世人並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所以總是不斷地重蹈覆轍。人若不親身經歷,總是無法相信自己所重視的事物,所貪愛的果子都是會離開,毀滅的。現在,這些將永遠成為過去,絕不能再見了
思想: [從那城出來]的呼聲提醒我們,作為神的子民,必須警惕世俗的誘惑。今天的[巴比倫]可能是物質主義,權力崇拜或道德妥協。你是否在某些領域與世界[同流合污]?神呼召我們過聖潔的生活,脫離罪的捆綁。巴比倫自以為堅不可摧,但她的結局是毀滅。這提醒我們,罪的代價是真實且可怕的。當我們選擇短暫的享樂而忽略神的公義時,是否意識到最終的後果?讓我們及時悔改,尋求神的赦免。
祈禱:親愛的主,感謝祢通過啟示錄提醒我,世上的榮華無法持久,唯有祢的公義與真理永存。求祢幫助我脫離罪的誘惑,活出分別為聖的生命。當我面對世界的壓力時,賜我勇氣信靠祢的大能。阿們。!

啟示錄 18:1-3啟示錄 18:1-3

這位天使極不尋常,不但有大權柄而且地就因祂的榮耀發光與先知以西結異像中神的榮光一樣(結43:2)。因此,有人認為這位天使就是基督。神差遣這樣一位大有榮耀的天使來宣布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回應殉道者的呼籲(6:10)因為對於生活在[羅馬和平Pax Romana]中的最初讀者來說,[永恆之城Urbs Aeterna/The Eternal City]羅馬的統治是不可想像的,正如當年巴倫的帝國的看法。本章就像一場葬禮,由[巴比倫大城]的七首輓歌組成,不一定是按照時間排列的行事表。當這些預言在受苦的教會中被宣讀的時候,詩歌的節奏已經非常吸引聽眾,更不用說好消息本身了。2-3節是第一首輓歌。巴比倫大城傾倒了!傾倒了這是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21:9)。這一刻已經預告了三次(14:8;16:19;17:16)現在終於要詳細描述了。[巴比倫大城]就是大淫婦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代表一個抵擋神,誘惑人的社會,經濟體系(17:2)是用地上的天國假冒神的國。對最初的讀者來說,就是長達兩百年的[羅馬和平Pax Romana]。神如何傾倒巴比倫,也將怎樣傾倒羅馬;將來,神還要照樣傾倒末後的[巴比倫大城]。傾倒的[巴比倫大城]將成為鬼魔的住處和各樣污穢之靈的巢穴,並各樣污穢可憎之雀鳥的巢穴,正如先知以賽亞和耶利米所預言的(賽13:21-22;34:10-15;耶51:37)。[大淫婦]不但自己抵擋神,並且利用經濟手段引誘世人列國都被她邪淫大怒的酒傾倒了萬民都與她同流合污;活在虛幻之中。地上的君王與她行淫包括經濟,文化,宗教上的認同和來往。當時的客商都倚靠羅馬這個最大的商業中心,因她奢華太過就發了財。現在,天使宣告[巴比倫大城傾倒了]但卻沒有親自動手,因為那十角與獸必恨這淫婦,使她冷落赤身,又要吃她的肉,用火將她燒盡。既然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亂的酒神也要藉著[住在地上的人]揭穿地上天國的假相。[大淫婦]經濟體系的崩潰不是天災,而是人禍。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金融投機,福利主義,極端環保,大眾傳媒和大政府正在不斷地折騰[巴比倫大城]很可能“在一天之內,她的災殃要一齊來到”(8節)。
思想: 巴比倫的奢華與權勢讓人沉醉,但這一切終將傾倒。今天的世界充滿誘惑;財富,地位,享樂;這些是否也在不知不覺中讓我們偏離了對神的忠誠?我們的心是否被某些[巴比倫]所吸引?巴比倫的傾倒看似可怕,卻是神公義的彰顯。對信徒而言,這不是恐懼的宣告,而是盼望的提醒:邪惡不會永遠得勝。當我們看到世界的不公與敗壞時,可以信靠神最終會帶來審判與更新。
禱告:親愛的主,感謝祢透過啟示錄提醒我,祢是公義的神,一切邪惡終將在祢面前傾倒。求祢賜我智慧,辨別世上的誘惑,不被巴比倫的奢華迷惑。幫助我們活出祢的旨意,成為祢榮耀的見證。阿們!

啟示錄17:12-18啟示錄17:12-18

十王可能是真實的數目,也可能是用[十]來象徵全部,眾多。這十王與其他地上的君王不同。[地上的君王]為巴比倫大城的傾倒而哀哭(18:9),而[十王]卻必恨這淫婦與獸聯合,毀滅了淫婦(16-17節)。這[十王]也與七位王不同[七位王]是在歷史上逐一出現的,而[十王]則會出現在同一時期,成為敵基督的幫兇(13節)。但他們一時之間要和獸同得權柄,與王一樣表明[十王]的權柄與獸息息相關,互相呼應,但在歷史中只是短暫的一段時期。[與王一樣],原文意思是[好像君王],表示這[十王]雖然有君王一樣的權柄,但實際上不是王。他們同心合意將自己的能力,權柄給那獸因為控制這一切的乃是撒但,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那獸。在屬靈的爭戰中,敵基督和地上的勢力與信徒爭戰,其實都是與羔羊爭戰,世上的君王一齊起來,臣宰一同商議,要敵擋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而同著羔羊的,就是蒙召,被選,有忠心的信徒並不是靠自己的勢力和能力得勝,而是跟隨羔羊,支取萬主之主,萬王之王的得勝。聖靈清楚地向當時和今天受苦的信徒宣告:[同著羔羊的],必然是[蒙召]的,[蒙召]的必然會[被選],而[被選]的必定會用實際生活證明他們是[忠心]的,所以他們[也必得勝]!當淫婦坐在眾水之上,備受世人歡迎的時候,也是坐在隨時都會爆發的火山之上。正如羅馬最大的成功,也是它最大的危機。羅馬帝國始於一個城邦,靠著一元化的宗教,歷史敘事和政治制度,團結一致,實現了崛起。但是,當羅馬帝國把多民,多人,多國,多方都納入版圖之後,幅員廣大,種族複雜,各方的利益越來越難以調和。從凱撒開始,為了安撫越來越多的邊境民族,羅馬開始吸收高盧,日耳曼,阿拉伯等邊境民族的議員進入元老院。種族的多元化帶來了宗教和歷史敘事的多元化,隨著官方認可的神明越來越多,民族認同和文化傳統所能產生的凝聚力也越來越差。多元化需要同時滿足的訴求太多,能夠形成的合力又太小。羅馬皇帝的蠻族僱傭兵越多,就越難滿足承諾他們的利益,社會的治理成本急劇增加。為了解決多元危機,只能用官方的宗教融合不同的種族,統合被多元化分解得支離破碎的羅馬帝國,凱撒崇拜便應運而生。因此,只有利用拜獸的宗教和獸印的捆綁(13:15-16),才能把住在地上的人都綁在獸的戰車上。雖然烏合之眾可能會為了共同的目標暫時同心合意,但成功的高潮往往是罪人彼此紛爭的開始,只要時過境遷,馬上就會因為利益衝突而勾心鬥角,內訌瓦解。 (16節)就像耶洗別(2:20)的下場(王下9:30-37,比喻[巴比倫大城]的傾倒(18:1-24)。撒但的目的是要抵擋神,用冒牌的地上天國來阻擋神的國,並不是讓世人在人間天國永享幸福和平。[羅馬和平]最終毀於羅馬帝國,羅馬城最終毀於自己[蠻橫]的政策,將來的地上天國也將毀於住在地上的人。那時,敵基督將撕下溫情迷人的假面具,直接用軍事獨裁取代[大淫婦]的社會,經濟體系。祂過去能用亞述管教悖逆的以色列民(賽10:5-6),將來也能使諸王同心合意,遵行祂的旨意,以毒攻毒,使獸國分裂,自掘墳墓。(17節) [直等到神的話都應驗了]原文是複數,包括成就神國的許多計劃。大淫婦的身份現在已經很清楚了:她就是管轄地上眾王的大城,過去是覆蓋整個地中海地區的[羅馬和平]將來則是一個抵擋神,引誘人的全球化社會,經濟體系。
思想:[大淫婦]不是為了讓人們在理想國(Republic)或烏托邦(Utopia)永遠享受幸福,和平,而是用假冒的地上天國捆綁人,阻遣神的國,讓世人永遠享受幸福,和平。今天,我們有否同樣已經被她轄制了呢?
祈禱:親愛主,當我們面對世界,面對社會都期待能讓我們安穩,滿足;但明白到當中種種的人性,不少的罪惡,使我們明白在這地上再沒有一個理想國,惟有主基督的國是充滿真的權能與愛的國。願你的國降臨!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