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dmin

腓利門書4-10腓利門書4-10

4-7節是稱讚與20-22節的期望前後呼應。5-7節原文以[愛心](5a) [信心](5b)[信心](6節)[愛心](7節)組成了一個交錯對稱結構。第5節[對眾聖徒的愛心]是信徒得救的標誌[對主耶穌的信心]是信徒得救的根據,不但腓利門如此,其他的歌羅西信徒也是如此(西1:4)。保羅為腓利門的[信心,愛心]感謝神(4節)因為這兩樣都不是人的修養,而是神所賜的[恩惠](3節)。第6節[與人分享信心]指出於信心而表現出[對眾聖徒的愛心]所以能[讓人知道我們所行的各樣善事都是為基督做的]。相反,人若缺乏慷慨之心,證明自己缺乏對基督的信靠,所以缺乏安全感。第7節[舒暢anapauo]原文又被譯為[安息](太11:28)腓利門就是一個[得享安息]的人,所以也成了一個能讓人[得到舒暢]的人。新約書信從來不管信徒對彼此的感受,一律要求他們彼此相愛(約13:34)。只有一個[得享受安息]的人,才能成為彼此相愛的人;只有一個彼此相愛的人,才能讓別人[得到舒暢]。8-19節是請求。第8節 [因此]意思是因為保羅非常清楚腓利門的品格(4-7節),所以才進一步提出請求,把腓利門[對眾聖徒的愛心](5節)也展示給阿尼西謀。保羅不會要求沒有生命的世人按照道德行事,只會要求基督徒活得像個真正的基督徒。保羅擁有使徒的權柄,[靠著基督能放膽吩咐]腓利門做該做的事。保羅常運用使徒的權柄命令教會遵行真理原則,但卻很少命令個人去做具體的事情。保羅在有關個人的事務上,不是發號施令,而是把對方當作在基督裡平等的弟兄來請求。本信是保羅第一次在羅馬被囚時寫的,他可能已經有55-60歲,所以自稱[有年紀的保羅]。保羅[又是為基督耶穌被囚的]為了基督的緣故,甘心接受不公義的待遇;腓利門也有義務為了基督的緣故,放棄自己的合法權益。保羅所關心的,不只是阿尼西謀能否被接納,而是基督的身體能否合一,信徒能否活出基督的生命。所以他既不用權柄,道理來壓服人,也不用年紀,遭遇來感動人,而是[寧可憑著愛心求],在愛心裡彼此相交(5, 7節)。命令和煽情,固然可以立刻解決問題,但神的心意不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而是藉著肢體之間的難處,讓肢體學習在身體裡彼此相交 (10節)指阿尼西謀是保羅在被囚羅馬期間帶信主的,是保羅[在基督耶穌裡用福音生](林前四15)的屬靈兒子。[阿尼西謀Onesimos]是當時的奴隸常用的名字,意思是[有益]。阿尼西謀是從腓利門家逃走的奴隸。一位奴隸和一位囚犯,因著基督成為屬靈的父子。除了阿尼西謀,保羅只把這個非常親熱的稱呼用在提摩太和提多身上(提前1:2;多1:4)。生活在那個時代的基督徒,幾乎沒有留意到奴隸制的存在,正如現代人很少會給身處的經濟制度貼上道德的標籤。在當時的社會制度下,法律若不強制逃奴回到主人那裡,只會導致更大的社會動亂和癱瘓。因此,脫離環境來譴責聖經時代奴隸制的道德缺陷;保羅自己也不打算耗費時間改變地上的製度。所以,保羅並沒有命令腓利門,而是憑著愛心求他。而腓利門的回應,將完全取決於他自己與[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3節)的關係。當信徒[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腓2:15-16)以後,不必等到社會改革完成,基督的福音就能開始影響世界。 思想:如果要活出彼此相愛,教會合一的生活,我們必須[心裡柔和謙卑][得享安息];帶出真正的愛心,讓眾人大有快樂,大得安慰。我們願意因眾聖徒的心從我們得到暢快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愛,是因你先愛我們,你讓我們在愛中舒暢,安息;更讓我們能將你的安息,帶給我們身體人的舒暢,求主引導我們每日都懂得進入讓人舒暢的安息中。阿們!

腓利門書1-3腓利門書1-3

【腓利門書】的原文是希臘文,又稱為[給腓利門的信Epistle to the Philemon]。在新約聖經中,這是使徒保羅最短的一封書信。這也是使徒保羅唯一的私人書信,寫給歌羅西信徒腓利門,請他寬恕並接納逃走的奴隸阿尼西謀。保羅並沒有到過歌羅西(西2:1)他可能在以弗所事奉期間認識腓利門,並且帶他信主(19節)。保羅於主後60-62年在羅馬被囚期間,有很大的自由接待來客、向人傳道,聽眾中有一位從腓利門家中逃出來的奴隸阿尼西謀,後來成為基督徒。保羅經過阿尼西謀同意,決定把他送回腓利門那裡。此時,保羅剛寫了【歌羅西書】和【以弗所書】在兩封信中都教導瞭如何處理主僕關係(弗5:21;西3:18);然後,保羅又寫了【腓利門書】親自實踐了自己的教導。雖然本信是保羅書信中最短的一封,但卻比當時的大多數私人書信都長。因為這並非隨手寫就的便條,而是精雕細琢的寶石,整體是交錯對稱結構:表面上,本信是保羅為逃奴阿尼西謀向主人腓利門求情;實際上,本信是聖靈向信徒示範怎樣在基督的身體裡團契相交。1-3節是問候,與23-25節的問安首尾呼應。(1節)這個開場白非常特別。保羅並沒有像其他的監獄書信一樣,以[基督耶穌使徒](弗1:1;西1:1)或[基督耶穌的僕人](腓1:1)開頭,而是用[為基督耶穌被囚的保羅]開頭,表示他在信中並不是以使徒的權柄說話。雖然保羅受到不公義的囚禁,但卻是在基督耶穌的旨意中。[腓利門]是歌羅西教會的同工,教會傳統認為他是歌羅西教會的長老,可能是保羅在以弗所帶信主的(19節)與大多數不認識保羅的歌羅西信徒不同(西2:1)。第2節[亞腓亞]很可能是腓利門的妻子。[亞基布]很可能是腓利門的兒子,負責牧養歌羅西教會(西4:17)。[在你家的教會]指在腓利門家中聚會的教會。初期教會沒有幾百,上千人的大聚會,通常是二,三十人擠在某位信徒的家中一起用飯,彼此親密相交,沒有角落可以隱藏。新約時代的家庭成員也包括屬於主人的奴僕,僱工,親友(徒10:24)全家歸主的現象與初期教會在家中聚會的方式有直接關係。在本信的正文中,所有的第二人稱代名詞和動詞都是單數,表示本信是一封私人信件。但在1-3節的問候中,收信的對象卻包括[腓利門]、[亞腓亞][亞基布]和[在你家的教會]。因為救恩從來不只是個人與神之間的私人關係,而是從黑暗權勢轉移到基督國度的群體關係(西1:13)。所以保羅從來都不認為信仰是個人的私事,總是在身體的範圍裡看待肢體的問題。雖然腓利門有權決定如何處置自己的逃奴,但結果卻會影響到他家中的教會。 (3節)這句問候不是一句簡單的客套話:[恩惠、平安],結合了希臘式的[恩惠]和希伯來式的[平安]。 [恩惠、平安]來自[神我們的父]祂不但是保羅和腓利門的父,也是亞腓亞,亞基布和阿尼西謀的父。因此,本信也是一本家書,處理的是弟兄之間的關係。 思想: 保羅此時身陷囹圄(1節)卻能為腓利門求[恩惠,平安]為阿尼西謀求自由。因為祂是[基督耶穌的囚徒]在靈裡始終是自由的,充滿不受環境影響的平安喜樂。同樣在我們生命上各種的限制,事實上都不能與基督的愛隔絕,更不能難阻為主事奉的心志。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在我們生命的同在,無論是生是死,是受限制,是自由的,我們都能經歷你的同在,更能在任何環境中事奉你,敬拜你,因再沒有任何事,物讓我們與你的愛愛隔絕。阿們!

提多書 3:9-15提多書 3:9-15

三9-11的主題是[提醒遠離假師傅],與一10-16[提醒防備假師傅]前後呼應。傳道人一方面要堅持講明對人有益的真道(8節),一方面[要遠避無知的辯論和家譜的空談,以及紛爭,並因律法而起的爭競,因為都是虛妄無益的](9節)。[遠避],指不被假師傅牽著鼻子走,並不是迴避護教(一13-14)。[無知的辯論],指膚淺和愚拙的辯論(提後二23),贅難者並非為了探討、而是為了挑戰,[自高自大,一無所知,專好問難,爭辯言詞](提前六4 ),[這樣的事只會引起爭論,無助於神的計劃,這計劃是憑著信才能了解的](提前一4和合本修訂版)。[家譜的空談],是假師傅的謬誤教訓之一(提前一4),是沒有聖經根據的臆測和傳說,具體內容不能確定。[紛爭],不是指[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4),而是因假師傅的錯謬教訓引起的混亂和爭吵(提前六4)。[因律法而起的爭競],不是因為聖經中的律法,而是因為猶太口傳律法(一14-15)。這些脫離聖經的[辯論、空談、紛爭、爭競],只會使人遠離神,所以[都是虛妄無益]。10節表示[分門結黨的人]指導致分裂的人。教會是[神的家](提前三15)在教會製造分裂的不是主耶穌的門徒,而是跟隨人的支持。一方面,信徒要[用溫柔勸戒抵擋的人](提後二25)。另一方面[勸戒]不是無限期的,對於不聽勸戒的人,我們[警戒過一兩次後]就應該果斷斷絕來往,直到[神給他們悔改的心,可以明白真道] (提後2:25)。為了避免罪惡在教會內部蔓延(提後二17),應當盡快斷絕來往:第一次警戒,第二次再警戒,第三次就要棄絕。11節這是解釋[警戒過一兩次,就要棄絕他](10節)的原因:1.兩次抗拒警戒的人,證明他們心裡剛硬[已經背道]。2.[已經背道]的人,就是在持續犯罪。3.持續犯罪的人,已經用行為[自己定自己的罪](路19:22),判定自己是不屬神的外人,所以我們不必再把他們當作主內弟兄來相交。3:12-14的主題是[指示提多具體事務]與1:5-9[指示提多設立長老]前後呼應。[我打發亞提馬或推基古到你那裡去](12節)後來,保羅決定打發推基古去以弗所接替提摩太(提後4:12)而讓亞提馬去克里特接替提多。[你要趕緊往尼哥坡裡去見我](12節)可能表示保羅覺得他留在地上的日子已經不多了,還有許多話要向這兩位親密的年輕同工交代。傳統認為,[尼哥坡裡]是在克里特島北方的伊庇魯斯。[因為我已經定意在那裡過冬](12節)指古代地中海沿岸地區不宜冬季旅行,航行。保羅計劃在那裡過冬,可能春天會離開那裡,繼續乘船向西前往義大利或西班牙(羅15:24,28),所以要求提多和提摩太盡可能趕來(提後4:21)。[你要趕緊給律師西納和亞波羅送行](13節),指安排教會資助他們旅途需用,[叫他們沒有缺乏]。[律師西納]可能是羅馬的法律學者[亞波羅]是保羅的同工(徒18:24-28)他們可能是本信的送信人,路過克里特。14節 [我們的人]指克里特眾教會的信徒,信徒若樂意[幫助有迫切需要的人],就能結出善行的果子,不再是[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1:16)。3:15是祝福,與1:1-4的問候首尾呼應。[因有信心愛我們的人](15節)指順服使徒教訓,不跟隨假師傅的信徒。[願恩惠常與你們眾人同在](15節)這句話將祝福擴大到提多事奉的眾教會。 思想:在我們現今社會文化的敗壞程度,比當年的克里特文化有過之而無不及。今天的教會也和當年的克里特教會一樣,實在需要經歷神恩典的同在,才能一面持守真道,一面用善行[顯在這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 (腓2:15-16)!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賜下的話語,你的道讓我們不走差,更能使我們活出主你自己,求主的恩惠保守我們,使我們在這敗壞的世代中,好像明光照耀,將生命的道表明出來。阿們!

提多書 3:1-8提多書 3:1-8

3:1-8的主題是[向教會之外的善行]與2:1-10在教會之內的善行]前後呼應。2:1-10要勸眾人的善行,是關於信徒之間的關係,讓外人看見了[免得神的道理被毀謗](2:5)[凡事尊榮我們救主-神的道] (2:10)讓外人被神的道所吸引。而3:1-8[要提醒眾人](1節)的善行,是關於信徒對外人的影響。在任何社會制度下,基督徒都應該是最好的公民。1.[叫他們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1節)與[不服約束] [悖逆](一10)的假師傅迥然有別。克里特於主前67年被羅馬征服,此時屬於羅馬元老院行省克里特與昔蘭尼加(Crete and Cyrenaica)。[凡掌權的都是神所命](羅13:1)每一個政權的存在都仰賴神的允許,地上的權柄不過是表明神的權柄。任何政權無論信仰是敬虔,順服,或抵擋、悖逆,若沒有神的允許,沒有一個能夠存在。因此[順服作官的、掌權的,遵他的命]實際上是順服允許這權柄存在的神。因此,當人的命令違背神的命令時,我們在行為上便不能[順從],因為[順從神,不順從人,是應當的](徒5:29)但在態度上還是要[順服]。保羅勸勉信徒順服掌權者,並非因為當時的政權善待教會。事實上,正是猶太公會和羅馬帝國兩大權柄合作將主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當時的羅馬帝國是奴隸制,沒有民主,自由和人權,在位的羅馬皇帝尼祿(主後54-68年)是一個聲名狼藉的暴君,死後甚至被羅馬元老院宣佈為人民公敵,施以除憶詛咒(Damnatio memoriae)。保羅寫完本信之後大約一兩年,尼祿殘害基督徒,保羅和彼得都在此期間殉道。2.[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節)[善事]的標準[就是神所預備叫我們行的](弗二10)與[在各樣善事上是可廢棄的](1:16)假師傅迥然有別。[善行,善事](1:16;2:7,4;3:1,8、14)是本信的關鍵字。3.[不要毀謗,不要爭競,總要和平,向眾人大顯溫柔](2節)與造成[辯論,紛爭,爭競](9節)的假師傅迥然有別。第3節這是信徒在得救之前自我的本相,始於無知,終於仇恨,與得救之後的善行完全相反:1.[無知、悖逆、受迷惑]與順服,遵命(1節)相反。2.[作各樣私慾和宴樂的奴隸]與預備行善(1節)相反。3.[在惡毒、嫉妒中度日],與不毀謗、不爭競(2節)相反。4.[是可恨的,而且彼此相恨],與和平,溫柔(2節)相反。雖然克里特人的道德水平低下,但保羅提醒信徒:蒙恩的罪人不可藐視尚未得救的罪人,因為我們從前也是如此。信徒真正的溫柔謙卑(1-2節)源自於對自己原先絕望光景的記憶,以及對自己自我本性的認識。信徒若認為第3節這份清單中有任何其中一項是自己絕對不會去犯的,那一樣就是我們的破口。4-7節原文是長句,指出神是如何把我們從過去的絕望光景中拯救出來的。1.拯救的時間:[但到了神-我們救主的恩慈和祂向人所施的慈愛顯明的時候,祂便救了我們](4-5a)救恩完全是根據神的永恆計劃。2.拯救的基礎:[不是因我們自己所行的義,乃是照祂的憐憫](5b),救恩完全不含人的努力成分。3.拯救的方法:[藉著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聖靈是神藉著耶穌基督-我們救主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的,好叫我們因祂的恩得稱為義](5c- 7a),救恩完全是出於神的主動作為。[重生的洗和聖靈的更新],綜合引自結36:25-27等多處舊約,指聖靈首先重生我們,人才能悔改,相信,然後因信稱義。聖靈[厚厚澆灌在我們身上]綜合引自結39:29等多處舊約,指被聖靈更新。4.拯救的目的:[可以藉著永生的盼望成為後嗣](7b),救恩完全為了神的榮耀旨意。[稱為義]是福音的首要福分,[成為後嗣]則是福音所提供的最高特權。[永生的盼望]並不是說永生要等到將來才能得到,而是說今天我們對永生的初嘗就是將來[得基業的憑據](弗1:14)。第8節可譯為[這話是可信的。我願你堅持這些事,使那些已信神的人留心行善。這都是美好且對人有益的]與[預備行各樣的善事](1節)首尾呼應。 思想:信徒向教會以外的人行善,就是活出宣教的人生、作神施行救恩的管道,可以從正面影響世人,吸引蒙揀選者來認識福音真理。我們有否願意為主竭力成為神救恩的管道,讓世人都認識神慈愛的救恩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認識你的救恩,更讓我們能成為你救恩的管道,讓這救恩廣傳,求主每日都感動我們,使我們活出宣教的人生。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