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節表明這是接續上文的想法:既然[審判要從神的殿起首](4:17),所以教會的長老更應當忠於職守。為了勸勉這些長老,彼得不提自己使徒的權柄(1:1)而稱自己為:1.[同作長老]的人,藉著共同的經驗和責任,勸長老們接納自己的勸勉。2.[作基督受苦的見證人],也就是為主作見證,傳福音的人(徒1:8)。3.[分享將來所要顯現的榮耀的人]這是鼓勵他們:[因為你們是與基督一同受苦,使你們在祂榮耀顯現的時候,也可以歡喜快樂](4:13)。[長老]是在各地方教會中牧養,治理,教導信徒的領袖(徒11:30)又被稱為[監督](徒20:27-28)。而在羅馬帝國的希臘文化社區裡,長老的角色就像是今天的市議員。在教會裡,長老的職責是[牧養你們中間神的群羊,照著神旨意照管他們](2節)。1.[牧養]的職責,就像牧羊人為主人放牧羊群,必須用心餵養,關懷,帶領,引導和保護信徒,最終要向主人交帳。2.這些羊是[神的群羊](約10:14-16)並非長老的個人財產。教會是神的家,並非是長老的私人國度,而[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林前4:2)。3.這些羊是[神的群羊]長老的職責是[牧養神的教會](徒20:28),所以不能按著人的方法,而要[按著神旨意照管他們]。長老的職分也是主[所託付](3節)的,形式上可能是[設立](多1:5)或[選立](徒14:23),實際上既不是眾人推舉,也不是毛遂自薦,而是聖靈藉著人立他們[作全群的監督](徒20:28)。因此,年老的彼得從正反三個方面,勸勉長老們怎樣[按神旨意]照顧信徒:1.[不是出於勉強,乃是出於甘心](2節),事奉的動機既不是由於外界的壓力,也不是根據自己的志向,熱心,興趣,才幹或責任,而是甘心樂意地回應神恩典的呼召(林後5:14)。因此,長老的事奉是滿足神、而不是討好人;不要期望從事奉和人得滿足,而要從神那裡得喜樂。2.[不是因為貪財,乃是出於樂意](2節)事奉的目標既不是為了錢財,名聲,地位,也不是為了虛榮,權力,成就感,而是因為渴望事奉神(提前3:1 )。因此,長老的事奉要任勞任怨,不圖回報。3.[不是轄制所託付你們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樣](3節)事奉的方式既不是靠規則權轄制群羊,也不是藉關係手腕驅趕群羊,而是效法基督,用生命的見證和愛心的榜樣走在群羊前面(約10:4)。(4節) [牧長]指眾牧人的首領。[群羊的大牧人]主耶穌基督(約10:11)祂才是群羊真正的大牧人;教會的長老只是[與神同工的](林前3:9)。[冠冕](4節),原文可以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也可以指在筵席中給客人戴上的花冠,表示快樂之情。人的花冠不久後就會枯萎,基督所賜的[榮耀冠冕](4節)卻是[永不衰殘的](4節)。此處的[榮耀冠冕]不是一種獎賞,而是榮耀的喜樂。第5節原文以[同樣](和合本修訂版)開頭,顯示同樣是[按著神旨意](2節),教會中[年幼的,也要順服年長的](5節)。長老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照管教會(2節),同樣,會眾也有責任按著神的旨意順服長老(5節),彼此同心配搭。1.[年長的]原文是[長老];[年幼的]與[年長的]相對,指教會中除長老之外的會眾。2.不但會眾要順服長老的屬靈權柄,所有的信徒之間[也要以謙卑束腰,彼此順服](5節)。[彼此順服]就是放下自己,把別人放在第一位。謙卑是服事的前提,服事是謙卑的操練,這是主耶穌親自所做的榜樣(約13:4-15)。3.信徒[彼此順服]的原因,是為了效法基督,也是[因為神阻擋驕傲的人,賜恩給謙卑的人](5節);驕傲就是與神為敵,謙卑是人承受恩典的條件。6-7節原文是一句話:信徒一旦體認到神對驕傲者和謙卑者的態度(5節)就應當[彼此順服],而且謙卑自己、[服在神大能的手下](6節),順服神手的工作。不但順服神手的保守與供應,也順服神手所量給的苦難(3:17)。因為神允許我們現在降卑受苦,是為了將來使我們[升](太5:3)得榮耀,正如基督自己所經歷的(腓2:6-11)。因此,教會不但應當彼此順服,更應當全然順服神,讓謙卑成為教會領受神恩典的管道(雅4:6)。第7節引自七十士譯本詩55:22。[服在神大能的手下]的具體表現,就是在受苦時[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7節),交給大能的神來處理。 思想:面對教會的需要我們不但要信任牧者,更要為牧者代禱,因我們深信我們真的大牧人耶穌基督。面對困難我們不應過度焦慮,因為神顧念我們,比我們更關心(太6:26)和了解(太6:32)我們的需要,甚至差派聖靈幫助我們正確地禱告(太6:33)。我們有否願意每早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神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生命的牧人,人生在你手中我們可以安穩,平安;無論經過死蔭幽谷,都有你的引導,同在,求主使我們信靠你,每日都將一切的憂慮卸給主你。經歷你的愛護。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