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使徒行傳

使徒行傳 27:27-44使徒行傳 27:27-44

【亞得里亞海Adriatic Sea】(27節)位於義大利和巴爾幹半島之間,古代也指西西里島和克里特島之間的海域,馬耳他島位於亞得里亞海的西端。【約到半夜,水手以為漸近旱地】(26節)可能是水手聽見了海浪拍打海岸的濤聲。【探深淺】(28節)指把繫有繩子的鉛錘放入海中,以探測水深。當他們發現船已經接近陸地時,一方面燃起了盼望,一方面又害怕觸礁(29節)。【水手想要逃出船去】(30節)可能是因為他們知道大船很不容易找到合適的港口靠岸,所以打算自己先坐小船登陸,免得被眾多乘客連累。但是,這些水手想在風浪中黑夜出逃,實在與自殺無異;這時最安全的就是留在船上,等候天明。水手的圖謀,只有保羅看得出來。保羅勸別人【放心】(25節)卻絲毫不敢大意。天使宣告【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並非叫人袖手旁觀;一個人若是【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25節)也不會懶惰懈怠。因為真正出於信心的【放心】,絕不會用懶惰懈怠試探神,而是忠心地作神器皿,與神同工,時刻以眾人的性命為念(31,34節)。【這些人若不等在船上,你們必不能得救】(31節)指如果沒有熟練的水手操作,這艘大船很難在風浪中靠岸。而水手乘小船出逃,在風浪中生還的機會也很渺茫。【砍斷小船的繩子,由它飄去】(32節)可以防止水手爬上小船,但也會使上岸更加困難,意味著船上的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神的拯救。在這十四天裡,神並沒有平息風浪,也沒有顯得出奇事。但是,十四天以後,卻看到了一個奇妙的結局:在一個盛行西北風的季節裡,這條船先是被東北風刮往西南的賽耳底沙灘,中途又被西南風刮向西北的馬耳他島。 (33節)可譯為【你們一直捱餓等候,不吃什麼】只有【吃飯】才能維持正常的體力,應付登陸的挑戰(43-44節)。路加並沒有說【保羅帶頭吃了】而是鄭重地描述:【保羅說了這話,就拿著餅,在眾人面前祝謝了神,擘開吃】(35節)。這個擘餅,不只是猶太人吃飯的慣例,更是在273位不信主的外邦人面前見證神。這次風浪之中的擘餅,彰顯了保羅從主而來的生命和能力,使他成為全船的先知和領袖,也使眾人【都放下心,也就吃了】(36節)。【我們在船上的共有二百七十六個人】(37節)接近滿載。這麼多人游泳上岸,全部得救需要神蹟,上了岸找到食物也需要神蹟。【把船上的麥子拋在海裡】(38節)指吃完最後一頓飯,把口糧拋在海裡。之前所拋棄的【貨物】(18節)是運送到羅馬的糧食;現在所拋棄的,是他們的口糧。【為要叫船輕一點】(38節)是為了在擱淺之前,盡量離海岸近一點。現在即將登陸,就【鬆開舵繩】(40節)讓舵恢復自由轉動,把船駛往岸邊。【兩水夾流的地方】(41節)指兩塊陸地之間的狹窄海峽,兩邊的海水在那裡相會,容易形成旋渦和暗流。羅馬的法律規定,若有囚犯脫逃,看守的人便要代受逃犯的刑罰,所以兵丁為求自保【要把囚犯殺了,恐怕有洑水脫逃的】(42節)。【百夫長要救保羅,不准他們任意而行】(43節)表面上是因為看重這位囚犯的價值,實際上是主的手在管理一切,祂的應許一句也不能落空(24 ,34節)。
思想:今天,在我們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也感覺不到顯而易見的神蹟。但是,當我們回首往事的時候,卻發現那位行神蹟的神始終近在咫尺;祂不會阻止我們貿然出海,但必會在狂風大浪中與我們同在;祂不會挪走我們應當經歷的風浪,但必能把我們的人生小船帶向祂所應許的目標。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成為我們生命的舵手,更成為我們人生的目標,生命的方向,求主使我們一生都深信你的大能,更信靠主你的同在。阿們!

使徒行傳 27:13-26使徒行傳 27:13-26

(13節)可譯為【他們以為對目的地已有了把握】。從佳澳向西北到菲尼基只需要航行一天【貼近克里特】(13節)海岸航行也很謹慎。船長和眾水手憑著自己的航海經驗,加上【微微起了南風】(13節)的誘惑,開始了一場後果慘痛的冒險。【友拉革羅eurokludōn】(14節)原文可能由希臘文【東風Euros】與希臘文【北風akulōn】組合而成,意思是【東北風】。當低壓中心在北方時,會吹西南風;低壓中心移到南方以後,會吹東北風。我們的人生也常遭遇這種風暴──當我們自以為穩、把各種風險都計算妥當的時候(13節),突然就有【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人生的小船立刻【被風抓住,敵不住風】(15節),只能【任風刮去】(15節)。【高大Cauda】(16節)島(即現代的Gavdos)位於佳澳西南方約60公里。【在那裡【小船】(16節)是大船泊岸時的短程交通工具,平時用繩索繫於船尾拖行,在風浪中要把小船拉上來收在大船上,免得彼此相撞。【捆綁船底】(17節),指用纜繩把船底和船身繞著捆綁幾圈,顯示此時船體有被風浪撞擊而解體的危險。【賽耳底Syrtis】(17節)意思是【流沙】位於高大島西南約600公里,但此時東北風很大,可能兩天以後就會到達,所以水手們【就落下篷來,任船飄去】(17節),以減慢船速。當這艘船【被風浪逼得甚急】(18節)的時候,首先被拋棄的就是船上的【貨物】(18節)也就是糧食。然後被拋棄的是【船上的器具】(19節)包括維持航行的主帆和桅杆。 (20節)可譯為【我們獲救的指望都放棄了】。現在【太陽和星星多日不顯露,又有狂風大浪催逼】(20節)既不知船在何方,也不知離岸多遠,更不知道何時觸礁或擱淺,賽耳底沙灘的恐怖籠罩在這些專業人士的心頭,以致最後一線希望都破滅了。在風暴來臨之前,保羅只是這艘船上的一個普通囚徒,三個孤獨的基督徒之一,圍繞著他們的是273個不信主的士兵,囚犯,商人和船員,有大權在握的百夫長,有經驗豐富的船長。但是,當【狂風從島上撲下來】(14節)以後,一切都改變了。全船都陷入絕望之中【眾人多日沒有吃什麼】(21節)萎靡不振。這時,神讓保羅讓他【出來站在他們中間】(21節)成為這艘船的領袖,讓他們的【性命一個也不失喪,惟獨失喪這艘船】(22節)。保羅先前的警告只是個人的經驗(10節),現在的預言則是來自他【所屬所事奉的神】(23節):【你必定站在凱撒面前】(24節),不一定直接站在羅馬皇帝面前,而是交給皇帝指定的法庭審問。【與你同船的人,神都賜給你了】(24節)這句話表明,保羅一直在為同船的人禱告,這些就是他的宣教對象。【現在我還勸你們放心】(22節)【所以眾位可以放心】(25節),這兩個【放心】是保羅在蒙神安慰之後,對眾人的安慰 (林後1:4)。保羅不是趁機對眾人進行長篇說教,而是說:【我信神祂怎樣對我說,事情也要怎樣成就。只是我們必要撞在一個島上】(25-26節)讓大家拭目以待。
思想:在我們的人生航程中,會不會因為著暫時的順境而自信爆棚,偏行己路呢?對未來的一無所知,是人心的最大恐懼;對未來的自以為是,則是人生最大的悲劇。
祈禱:親愛主,讓我們知道人生中失了有很多,但最大痛苦的失去,就是失去主你;願主開我們心靈眼睛,使我們一生得著你,一生抓緊主你。阿們!

使徒行傳 26:19-32使徒行傳 26:19-32

【叫我們搭船往義大利去】(1節)【我們】包括本書作者路加和【馬其頓的帖撒羅尼迦人亞裡達古】(2節)。當時羅馬法律規定,羅馬公民作為囚犯旅行時,可以隨帶一名奴僕和一名私人醫生。【亞裡達古】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最好的統治者】。保羅剛說完【必須往羅馬去看看】(19:21)亞裡達古就出現了,主不但自己安排天使與保羅同行(23節)也安排弟兄一路陪伴。【亞大米田】(2節)是位於小亞細亞西海岸特羅亞南邊的一個海港。當時地中海的船隻一般沿岸航行,這艘船【沿著亞細亞一帶地方的海邊走】(2節),可能是要在冬季停航前趕回亞大米田。百夫長沒找到直航羅馬的大船,就先登上這條船,準備中途轉乘。從凱撒利亞到【西頓Sidon】(4節)的航行距離約130公里,一天可以到達。西頓是腓尼基的主要港口,船隻靠岸裝卸貨物時,乘客可能會上岸打發時光,而囚犯則應留在船上。但百夫長卻寬待保羅,讓他上岸【準他往朋友那裡去,受他們的照應】(3節),背後都是主在管理一切。地中海夏末秋初的風向大多偏西或西北,不利於西行的船隻,所以說【風不順】(4節)。【塞浦路斯背風岸】(4節)指塞浦路斯島的東岸。沿著東岸既可以避開西風,也可以利用小亞細亞南部沿海時速3公里的西向水流,晚上又有從陸地山谷吹來的東風。【呂家Lycia】(5節)是亞細亞省南方的一個省分【每拉Myra】(5節)是埃及運糧船必經的主要港口,從西頓到每拉的航海距離約700公里。埃及是羅馬帝國的糧倉,埃及的運糧船每年要將大約十五萬噸糧食從亞歷山大運到羅馬,去程大約兩個月左右,回程需要十天左右。當地中海吹著西風的時候,埃及的糧船無法直接向西北直行到羅馬,只能先向北繞道【每拉】然後向西沿岸航行。當保羅決定【必須往羅馬去看看】的時候,從未想到自己會以囚犯的身份前往羅馬;當百夫長帶領眾囚犯上路的時候,也不會想到前面將有波濤洶湧。這次海上旅行,就像保羅的第四次宣教旅程,宣教對象就是同行的旅客和途中的偶遇。【亞歷山大】(6節)是埃及最主要的港口,私人運糧船被羅馬征服僱用,由羅馬提供保險,從亞歷山大經過每拉駛往羅馬,也捎帶公務員。亞歷山大的船啟航後,應該在冬季刮北風之前抵達羅馬,但從每拉出發後,就提前刮起了西北風,逆風行駛,速度緩慢。好不容易才走到小亞細亞半島西南尖端的【革尼土】(7節)。再向西的航線,本來應該向西跨海駛往亞該亞。但此時因為逆風,只能繞過克里特島東端的撒摩尼角(Salmone),沿著克里特島南岸繼續向西艱難航行。【拉西亞Lasea】(8節)可能是克里特島的西南部一個面向東方的港口(Kaloi Limenes),可以躲避西北風。但這艘船可能為了趕路,已經向西越過了拉西亞,發現接下來的一段海岸是南北向的。 【佳澳 Fair Havens】意為【好港】這個港口面對西方,無法避開西北風,所以【在這海口過冬不便】(12節)。從每拉到佳澳的航海距離約520公里。【禁食的節期】(9節)指七月初十贖罪日(利16:29)。在這個季節,地中海的氣候越來越不穩定。【菲尼基Phoenix】(12節)位於佳澳西北約65公里,雖然港口也是朝西,但有一個港灣面向西南,適合避開西北風過冬。保羅的警告(10節)可能根據經驗和常識,認為冒險出海另找過冬港口太不安全,因為他曾經【遇著船壞三次,一晝一夜在深海裡】(林後11:25)。但船長和船主的意見也是根據經驗和常識,因為佳澳的確不是一個能賴以過冬的港口,而【開船離開這地方,或者能到菲尼基過冬】(12節)相對安全,非常專業。所以講求實際的百夫長選擇尊重更加專業的船長,船主和大多數船員(11節)。 思想:今天,當兩種經驗和常識衝突的時候,我們有否只選擇聽從專家的意見,還是同樣選擇和與神同工比的神僕同行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是我們生命的引導,人生中真的有很多的風浪,但人生更有你自己,不但主你能平靜風浪,更與我們同在一同去面對。阿們!

使徒行傳 26:19-32使徒行傳 26:19-32

(19節)【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顯示保羅的堅持,不是因為自己的覺悟和努力,而是因為他看見並經歷了復活的主,知道【用腳踢刺是難的】(14節)。(20節)【悔改】的重點不是改善行為,而是心思迴轉【歸向神】(20節)順服神的旨意,行為才能【與悔改的心相稱】(20節)。人的心思若仍舊向著神之外的人事物,無論怎樣改善行為,都是暫時的,都不是真正的悔改。猶太人殺不成保羅(21-22節)表面上是羅馬人的干預,背後是主的手在保護他,因為主應許【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17); 要繼續使用保羅來【對著尊貴,卑賤,老幼作見證】(22節)。【眾先知和摩西所說】(22節)代表舊約聖經。保羅的見證與舊約先知的預言一樣(賽42:6)也應被猶太人所接納(16:26)。【基督必須受害,並且因從死裡復活,要先把光明的道傳給百姓和外邦人】(23節)這就是福音的核心(林前15:3-4)。非斯都從希臘文化的觀點來看,斷定耶穌復活是不可能的,但從保羅的言談中又看出他是個有學問的人,所以說:【你的學問太大,反叫你癲狂了】(24節)。【我說的乃是真實明白話】(25節)意思是保羅頭腦清醒,並不是瘋了。【王也曉得這些事】(26節),意思是亞基帕也應當知道舊約聖經對復活的預言,並非保羅發明的瘋狂理論。【在背地裡做的】(26節),是一句古希臘諺語,比喻一個人離群索居,閉門造車地從事哲學思考。身為猶太人的王,亞基帕王是【信先知】(27節)的,也相信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27節)。【亞基帕王啊,你信先知嗎?我知道你是信的】(27節)這句話其實是在說:【亞基帕王,你已經知道耶穌的事,你也相信先知和他們的預言;現在,請放下成見,把這兩件事擺在一起,找出合理的結論,作出正確的選擇吧!愛是一種決定,而不是一種反應(Love is a decision, not a reaction)並非根據對方是否會回應或有何種回應。亞基帕此時已經進退維谷。他知道身為猶太王,不能不【信先知】(27節),但如果他承認自己【信先知】保羅的下一個問題就會是:【那你就該相信耶穌復活了】?因此,他唯一的出路就是以進為退,拋出一個問題來擺脫困境,所說:【你想少微一勸,就叫我作基督徒啊】(28節)。但這句話,已經證明他了解甚麼叫【基督徒】已經沒有藉口說他沒聽過福音了。【無論是少勸是多勸,我向神所求的,不但你一個人,就是今天一切聽我的,都要像我一樣,只是不要像我有這些鎖鏈】(29節)這句話是保羅的總結,也是對在場眾人最後的呼召和祝福。衣衫襤褸,帶著鎖鏈的保羅,面對這些衣著光鮮.威風凜凜的大人物,心中充滿的都是愛。他知道這些人的未來毫無希望,所以渴望將靈魂的自由.而不是鎖鏈分給他們,盼望將自己的權利.而不是重擔交給他們。為了拯救他們的靈魂,他【不以性命為念,也不看為寶貴】(20:24)。羅馬巡撫和猶太人都承認【這人並沒有犯什麼該死該綁的罪】(31節)顯示保羅不但沒有違反羅馬的法律,也沒有違反猶太人的律法。亞基帕作為羅馬帝國關於猶太人問題的權威,給非斯都提供了最後的建議:【這人若沒有上告於凱撒,就可以釋放了】(32節)。從此,希律家族就從聖經裡消失了。
思想: 保羅放膽直言,說的當然是他為了達成自己屬天的目的而毫無顧慮,肆無忌憚,情詞迫切地當眾公開講論,知道他其實已經轉而以公廳里人人都歸信死而復活的耶穌基督為自己心裡所爭取最高的目的!
祈禱:親愛主,能夠為你作見證是主的恩典,更是能夠參與主的榮耀的旨意,求主引導我們一生走在你榮耀的旨意中。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