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馬太福音

馬太福音 4:1-11馬太福音 4:1-11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聖靈剛剛降在主耶穌身上,接著就立刻引導祂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在建立天國的進程中,主耶穌受洗以後就主動受試探,主動迎戰,顯明天國之王的得勝。撒但【試探】的目的是要引誘主耶穌做錯事,在天國之王剛顯明身份的時候就立刻打敗祂。神不需要考驗祂的獨生子,但卻要主動藉著魔鬼的試探,向撒但和世界顯明得勝的主耶穌是配作天國之王的。【曠野】指猶大曠野,就在主耶穌受洗的約旦河西岸不遠。主耶穌不是在禁食期間餓了,而是【後來就餓了】。但此時主耶穌隱藏了祂的神性,完全站在人子的地位上,魔鬼才有機會試探祂。【禁食四十晝夜】和【最高的山】會使猶太讀者立刻聯想到西奈山上的摩西(出34:28)和往西奈山去的以利亞(王上19:8)的禁食,也會使猶太讀者聯想到以色列人在曠野飄流的四十年(申8:2- 3)認識到主耶穌才是得勝的真以色列。魔鬼並沒有質疑和挑戰主耶穌【神的兒子】的身份,而是用合情合理的理由引誘祂把【石頭變成食物】離開【人子】的地位,單單以【神的兒子】(3, 6節)的身份行事。主耶穌不是說人不需要食物,而是說人的生命裡最不能缺少的不是【食物】而是【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主耶穌也不是不能把【石頭變成食物】但祂知道這飢餓是神讓祂經歷的,為要表明凡【單靠食物】而不是【靠神口裡所出一切話】的人,就沒有活在神國的實際裡。魔鬼熟悉聖經,既然主耶穌靠著神的話得勝,魔鬼就引經據典地對付祂,張口就是【因為經上記著說】。牠的確是在說神的話,但卻不是為了叫神得榮耀,而是為了滿足人自己,所有叫人滿足而不叫神得榮耀的,都不是出於神。魔鬼斷章取義地引用聖經,故意在【祂的使者】和【用手托著你】之間略去【在你行的一切道路上】(詩91:11-12)以扭曲聖經的本意。主耶穌並不與撒但辯論,而是直截了當地向魔鬼宣告【不可試探主你的神】(申6:16)。【經上又記著說】單憑一處經文容易斷章取義,所以引用聖經必須與別處經文不衝突。【相信神】是神先說話,我們照著去做【試探主你的神】是神並未說話,人勉強神去做,實質是懷疑神。魔鬼帶著主耶穌上了當地一座最高的山,然後在異像中將【世上的萬國】和【萬國的榮華】指給主耶穌看。魔鬼知道地上【萬國的榮華】(8節)只是過眼雲煙,只是【眼目的情慾】所以牠捨得用這麼大的【善意】來交換神在人心中的地位,竊取神所該得的敬拜,讓人順服牠的權柄,阻攔神國的降臨,那才是牠真正想要的目標。主耶穌卻單純地註目神,專一地順從神,【當拜主你的神,單要事奉祂】(申6:13)不介意失去屬地的好處和方便,因此祂就不會被【眼目的情慾】所吸引,不讓任何神以外的人,事,物代替神。主耶穌斥退了魔鬼,第一次叫出了魔鬼的真名【撒但】說出了天國之王和世界之王的爭戰本質。魔鬼只是暫時離開耶穌,牠不會因為一時的失敗就停止抵擋神。 思想: 【試探】就是魔鬼把一些主意送進我們的心思裡,要叫我們懷疑神和神的作為,產生離棄神的意念。主耶穌三次都用【經上記著說】的話語勝過了魔鬼的試探,我們若不跟隨魔鬼的意見,人的意見去行動,而是單單順從神的話語去決定自己的道路,神的話語就能成為我們勝過試探的生命。 祈禱:親愛主耶穌,感謝祢為我們成為有血有肉的人,更經歷人一切的苦與痛,但更感謝祢勝過一切,勝過魔鬼,主祢就是我們得勝的生命,求主讓我們知道,主祢的救恩不是讓我們失敗,而是讓我們生命靠著祢的話得勝。阿們!

馬太福音 3:7-17馬太福音 3:7-17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約翰所傳的信息在猶太社會中引起了極大的震撼。【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都是當時猶太教的主要派系,彼此敵對,他們【也來受洗】並非真心悔改,而是以為只要接受約翰的浸,就能免受神的審判。當時猶太人有四大派系:愛色尼派(Essene)、法利賽派(Pharisee)撒都該派(Sadducee)和奮銳黨(Zealot)。【法利賽】(Pharisee)詞義是【分開的,分別的】有六千多人他們是解釋律法的權威,掌控會堂,得到大多數猶太人的擁護,但並無政治權力。他們生活簡樸,嚴格遵守摩西五經和口傳律法,當時的拉比大多是法利賽人。【撒都該】(Sadducee)詞義是【正的,對的】他們大都是猶太貴族,祭司,掌控聖殿和政治事務。他們接受希臘化思想,與羅馬人妥協,只承認摩西五經,反對口傳律法,不相信靈魂不滅,復活,天使,聖靈。【奮銳黨人】基本認同法利賽人的教訓,但政治上激進,不斷發動反抗羅馬人的抗爭。【愛色尼人】據說有四千多人,比法利賽人更嚴謹,遠離政治,過著集體苦修的生活。主後70年第二聖殿被羅馬摧毀以後,只有法利賽派系倖存。第8-12節施洗約翰表示神不看重外表的形式,乃看重屬靈的實際。人若真心悔改,必然會帶出實際生活和行為的改變。猶太人有俗語傳說:【祖宗亞伯拉罕坐在地獄門口,不許他任何一個子孫下入地獄】認為有亞伯拉罕在,神必善待猶太人,這是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希伯來語的【石頭】和【子孫】二字相似,是雙關語;神所看重的,不是我們的身份,乃是我們裡面實際的情況。【斧子已經放在樹根上】指時日無多,隨時會把樹砍下來。【凡不結好果子的樹】指假意悔改的人,裡面沒有屬靈的實際,外面就沒有屬靈生命的流露。許多人都很尊重施洗約翰,但他卻要把眾人的眼光引向【那在我以後來的】把天國之王介紹出來。悔改不是目的,而是一條道路,要把人引向【那在我以後來的】的耶穌基督。【提鞋】古代猶太人一般都穿無鞋幫的拖鞋,進入室內要脫鞋。替主人或來客脫鞋,提鞋,洗腳,是最低微的僕人所做的工作。【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對於真實悔改信主的人,祂要把他們浸到聖靈裡,使他們得著神的生命;對於不肯悔改信主的人,祂要用火給他們施浸,就是審判。當主耶穌再來的時候,祂要作分別和審判的工作,判定誰是有神生命的麥子,被收在天上的倉裡進入永生,誰是虛有其表的糠,被扔到火湖永遠滅亡。13節約翰自覺不配給主耶穌施洗,所以說【我當受你的洗】向主歸服,承認主耶穌就是那位比他能力更大的。四本福音書,只有馬太福音如此記載,因為表明主耶穌是天國之王。主耶穌是站在【人子】的地位上,順服神對人的定意,盡祂作人的本分,情願站在罪人的地位,向神歸順。主耶穌是無罪可悔改的,雖然祂具有完全的人性,但罪並不是人性的根本屬性。受洗是主耶穌久已準備的使命的開始,是天國之王的顯明。隨即聖靈降在主耶穌身上,為國度的王顯出印證,證明祂就是神用聖靈所膏的基督。父神自己為祂的兒子作見證;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父神的宣告綜合了詩2:7和賽42:1,前者是對王的宣告,後者是對神僕的宣告,清楚地宣告:主耶穌是大衛的子孫彌賽亞君王,是神的兒子,又是神的僕人,背負著為神的子民贖罪的使命。 思想: 耶穌為了與人認同,做人榜樣,雖然聖潔,仍然來接受約翰的洗禮儀式,盡諸般的義。今天或許我們既決志歸信耶穌,卻顧慮多多,不肯在眾人面前見證基督。我作為基督徒,是否也是神所喜悅的愛子在名分和地位上,在實踐和誠實上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的生命中美好的見證,祢心裡沒有詭詐,口裡更沒有犯罪,主祢的一生都活出天父的喜悅更,活出美好見證的榜樣,求主每日都光照我們,使我更學像祢,活出神所喜悅的生命。阿們!

馬太福音 3:1-6馬太福音 3:1-6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施洗約翰不是在城市裡傳道,也不是在人口集中的地方傳道,而是在沒有多少人的【猶太的曠野】傳道,因為他的使命不是要在人群中製造熱鬧,乃是要叫人悔改,為主預備道路,吸引那些真心等候彌賽亞基督的人前來。約翰是為基督預備百姓,。【那時】指主耶穌年約三十歲(路3:23)準備正式傳道之前不久的日子。【猶太的曠野】是從猶太山區到死海的一片土地,約翰在這一帶傳道,可能與附近的昆蘭愛色尼派集體苦修社團有關係。約翰在猶太曠野高聲宣告說【天國近了】。猶太人所盼望的是彌賽亞的國,是一個獨立的猶太人的國家,他們盼望大衛子孫的彌賽亞來帶領他們脫離羅馬政權的轄制。但這【天國】不是猶太人心中的彌賽亞國,而是神掌權的範圍,是神的權柄在全地顯明,用天的樣式來管理全地。馬太福音最初的讀者是猶太基督徒,猶太人習慣避免直接用【神】字,所以用【天】來代指【神】所以馬太使用希伯來詞組【天國】。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則常用希臘詞組【神國】。但馬太也使用【神國】一詞(12:28;19:24;21:31,43)用來強調個人與神的關係。【你們要悔改】是為了預備進入天國,首先要在神面前有悔改的心,然後才能從心裡歸向神,接受,順服神的權柄。【悔改】就是人的心裡接受神的權柄。施洗約翰的任務就是替主鋪路,促使人的心思迴轉歸向主,好讓主有平坦的道路能進到人的心中,掌權作王。第3節【先知以賽亞所說的】引自賽40:3,熟悉以賽亞書的猶太讀者立刻就能聯想到,主耶穌就是神。施洗約翰的父親是祭司(路1:8-13),但約翰卻身在曠野,裝束和食物完全不是祭司的,卻與先知以利亞相同(王下1:8),施洗約翰甘心過簡樸生活,住在【曠野】;放棄人前的榮耀【穿駱駝毛的衣服】;不倚賴人的供應【吃的是蝗蟲野蜜】。約翰所傳的信息非常簡單,所過的生活非常簡陋,卻能影響猶太全地的人,這都是神預備人心的結果。約翰的影響非常大,他的門徒在猶太教內組織起一個獨立的團體,一直到新約以後的時期,主後一世紀猶太史學家約瑟夫的《猶太古史記》對施洗約翰的記載比對主耶穌的記載還要多。施洗約翰的洗又被稱作【悔改的洗】(徒19:3-4),表明人有悔改的心,承認自己在神面前有罪,宣告自己只配死,藉著被浸入水中,將已往離棄神的罪行作個結束。【悔改的洗】不是歸入基督。施洗約翰把猶太人認為只適用於不潔之外邦人的洗禮用在猶太人身上,打碎了猶太人的安全感。 思想: 施洗約翰為神的旨意願意放棄祭司傳統的職務,更作出以利亞的心志,脫離人情的顧慮牽掛,單單做神話語的出口,神讓他作基督的先鋒。我們有否願意放下自我的生活態度,去接受踏上活出上主旨意的道路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祢為我們生命的預備,使我們生命能遇到主祢在我們人,事,物的安排,讓我們明白一切生命都不是偶然,而是主祢每一天最美善的安排。阿們!

馬太福音 2:1-23馬太福音 2:1-23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馬太福音(粵語)視像聖經-WorshipInHongKong 釋經內容資料:《聖經綜合解讀》:

【馬太福音】 【希律王】即以東人後裔大希律,希律為人殘暴,約在主前37年左右被羅馬封為治理猶太地的小王。【伯利恆】意思是【糧食之家,麵包之屋】是距耶路撒冷東南約10公里的小鎮,是大衛王的故鄉(撒上16:18)被猶太人視為【大衛的城】。四福音中,只有馬太福音記載了博士來拜,因為馬太要向猶太讀者宣告,主耶穌與希律不同,祂才是真正的王,是【生下來作猶太人之王的】是神所應許的那位繼承國度寶座的大衛後裔(詩89:3-4)。這些【博士】可能是波斯的星象家。他們可能是散居波斯,巴比倫一代的猶太人後裔,所以知道關於大衛後裔的應許。神通過博士們的星象學知識來帶領他們,並非聖經對占星術的肯定。【在東方看見祂的星】猶太讀者立刻就會聯想到神曾經藉著巴蘭預言【有星要出於雅各】(民24:17),這星沒有直接帶博士們去伯利恆(9節)卻是停在耶路撒冷上方,因為神特意要引導博士們先到耶路撒冷,到處詢問。希律王的不安是怕一位真正的大衛後裔威脅自己的王位,因他是以東人後裔,猶太人並不服他。【祭司長】是複數,指較高級的祭司。兩約時期政教合一,祭司因為貪戀政治的權利,常常與羅馬政權妥協。當時的大祭司不再是亞倫的後裔,而是從祭司長中選出,或被羅馬政府任命。【民間的文士】是專門研究聖經,教導律法的人,大都屬於虔誠的法利賽人團體。【在猶太的伯利恆】本節引自彌5:2。東方的博士們有了天上的星,但還需要聖經的印證。希律既想除去主耶穌,又不想得罪盼望彌賽亞的猶太人,導致社會動盪,得罪羅馬帝國,所以【暗暗地】地召見博士。【細問那星是甚麼時候出現的】希律是要藉此估計那小孩究竟有多大。祭司長和文士們卻沒有跟博士們前去尋訪基督,這些屬靈的領袖口中有彌賽亞,心裡卻沒有彌賽亞,好像彌賽亞的降生與他們無關。博士們【進了房子】因為此時距主耶穌降生已經有一年多時間(16節)【小孩子】已經不在【馬槽】裡了。三樣禮物都是當時獻給君王的禮物(詩72:15,賽60:6,詩45:五8)。之前神允許博士們被希律召見(7節),現在卻在夢中指示他們【不要回去見希律】。神或允許,或阻止博士們見希律,都是按著祂自己的計劃,自己的時間。神在至高之處完全掌管一切,祂不是除滅希律,卻是叫約瑟逃亡, 約瑟當夜就走,這是立即的順服。【兩歲以裡】表明博士們是在將近兩年前看到那顆星的,主耶穌此時已經快兩歲了。當時的伯利恆城很小,兩歲以內的孩子可能不到20個,【拉結】是雅各的妻子,在此代表伯利恆所有被殺男孩的母親。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是指著猶大被擄巴比倫說的(耶32:15),但卻被馬太用來描述嬰孩被希律慘殺的情形,借馬太引用先知耶利米的預言,宣告【你末後必有指望,你的兒女必回到自己的境界】(耶31:17)讓人們看見這些被殺的孩童在國度裡是有指望的!約瑟的【怕】表示他是一個有思想的人。順服神的旨意,並不是就作一個沒有思想的人,相反更要作一個有思想的人,並要用神的指示來印證自己的思想。大希律請羅馬帝國把其轄地分給他的三個兒子統治:【亞基老】繼承了猶太地,但因他暴虐無道,主後6年被羅馬帝國廢黜。舊約裡面從未提及【拿撒勒】本節的【先知】原文是複數詞,所以馬太可能是概括了眾先知所預言的彌賽亞在世時會【被人藐視】,因為加利利的【拿撒勒人】正是被當時猶太人所藐視的(約1:46;約7:52)。 思想: 在特殊的情況下,上主為了特殊必要的目的,偶爾也插手自然規律,給人提供一次性的特殊啟示,就像東方博士們所看到救主降生的【那星】一樣。上主何時何地以別人所不在意的【那星】從遠方將我們領到耶穌基督的面前來?我們又是以甚麼貴重的禮物和虔敬的態度來朝拜祂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掌管宇宙萬物的神,每日祢都樂意藉著環境事物,使我們能察覺祢,更能藉著神的話引證讓我們明白主祢的旨意。願我們生命每日都順服祢,獻於主祢。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