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希伯來書

希伯來書 11:18-40希伯來書 11:18-40

17-38節用十二個[因著信],列舉了十二個信心的例子。亞伯拉罕信心的頂峰,就是[獻上以撒](17節)。神命令亞伯拉罕離開吾珥,是要他放棄過去;而命令他[把以撒獻上]卻是要他放棄未來。若以撒被獻為祭,神所應許[從以撒生的才要稱為你的後裔](18節)將如何應驗呢?這樣讓人無法理解的命令,正是對亞伯拉罕的信心的[試驗](17節)。這[試驗]不是為了考倒亞伯拉罕,也不是藉此探明亞伯拉罕是否真有信心,是否愛兒子過於愛神,而是要亞伯拉罕經過[試驗],在最深之處學習對神完全的信靠,真正認識[耶和華以勒](創22:14)信心因此大大增長。以撒[指著將來的事給雅各,以掃祝福](20)是因為信心使他有把握神的應許必成就在他的後裔身上。雅各[給約瑟的兩個兒子各自祝福](21節;)是因為信心使他有把握神將會賜下應許之地,所以預先把長子的雙倍產業分給約瑟支派,並且[扶著杖頭敬拜神](創47:31感謝神的應許。以撒,雅各和約瑟的信心都持續到[臨終](22節)。真正的信心一旦開始,即使中間有高低起伏,也必能持守到底(3:14)。23節信心使摩西父母看出神在這個俊美的孩子身上有特別的旨意,所以才有勇氣違背法老殺害所有希伯來男嬰的命令(出1:22)[把他藏了三個月](出2:2 )直到神允許的時間到來(出2:5)。25節可信心使摩西確信那些卑微的希伯來奴隸是承受應許的[神的百姓],所以甘願放棄王子的身份(出2:11)[不肯稱為法老女兒之子](24)。因為摩西一旦確信神對百姓的應許,如果仍留在宮廷之中,等於漠視神的應許,犯了背道之罪,所以他[不願在罪中享受片刻的歡樂]。26節摩西[和神的百姓一同受苦]與基督日後所受的是同樣的凌辱(12:3;13:13)。但信心使摩西不是注目在眼見的苦難和凌辱上,而是專心注目他[所要得的賞賜]這賞賜是從[賞賜那尋求祂的人](6節)的神而來[更美長存的家業](十34)。這正顯示[信是對所盼望之事有把握](1節)。摩西之所以在曠野能[恆心忍耐](27節),也是因為信心的眼睛使他能[看見那不能看見的主](27節)。信心使摩西能超越人的邏輯和經驗,帶領色列人守第一個逾越節(出12:1-24)人不可思議地在門楣和門框上塗灑羔羊之血,[免得那滅長子的臨近以色列人(28節)。信心不但對個人有功效,同樣也能改變團體。以色列人集體的信心,使他們在前有紅海、後有追兵的危急時刻,能夠順服神讓他們[向前走](出十四15)的命令,在可怕的水牆之間[過紅海如行乾地](29節)。埃及人憑著自信[試著要過去](29節),卻被水淹沒了。30節以色列人集體的信心,使他們確信[在神凡事都能](太19:26),因此順服地[圍繞耶利哥城七天](30節)用這種看起來不可理喻的行為使城牆倒塌了(書6:1-20)。信心不但對選民有功效,同樣也能改變外邦人。喇合是個外邦人,又是個[妓女](31節)但信心卻使她願意冒險[和和平平地接待探子](31節),把探子當作神計畫的執行人(書2:9),不但因此得救,甚至因此成了大衛和主耶穌的先祖(太1:5)。而耶利哥[那些不順從的人](31節)憑著自信決定抵擋神,結果卻滅亡了。[基甸,巴拉,參孫,耶弗他](32節)是士師時代的代表人物,[大衛](32)是王國時代的代表人物,[撒母耳](32節)是士師時代和王國時代之間承先啟的人物,[眾先知](32節)貫穿了以色列的歷史。信心在這些人的身上,產生了兩類功效。雖然世界逼迫和排斥那些信靠神的人(35b-38節)好像他們是配不上這個世界的人;但實際上,他們[本來是世界不配的人](38節)。這個世界不配他們,他們在地上寄居的生活方式證明了一個事實:信心使他們確信自己在天上有[一個更美的家鄉](16節)。39-40節是[信心的完全]。信心不是要使人得著地上暫時的事,而是要讓我們得著[更美的事](40節),也就是新舊約聖徒一起得著[更美長存的家業](10:34 )。 思想:在神的旨意裡,信心真正的[完全],是新舊約所有被揀選的聖徒一起[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因此,只有當[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12:2)因信忍耐等候的人才能真正得著所應許,在基督裡一起進入榮耀裡。我們有否因著信每日經歷神的同在與榮耀呢? 祈禱:親愛主,你的旨意是要我們因著信接受你的救恩,因著信讓你進入我們的生命,更因著信將主你成為我們生命的主。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因著信每日經歷神的同在與榮耀。阿們!

希伯來書 11:1-17希伯來書 11:1-17

11章的主題是[因著信等候應許的見證人][所盼望之事],就是將來才會發生的事。這些未來的事都是根據神的應許,雖然還沒有發生,但信心卻能讓人對應許充滿把握,確信[所盼望之事]必能實現。[未見之事]就是肉眼看不見的事,包括那不能看見的神(11:27)天上的聖所(8:2)替信徒代求的基督7:25)天上的耶路撒冷(12:22-24)不能震動的國(12:27、28)。這些屬靈的事都是根據神的啟示,雖然肉眼看不見,但信心卻能讓人對啟示產生回應,確信[未見之事]真實存在。第2節表示得著了神的喜悅(6節)從正面表達[義人必因信得生。他若退後,我心裡就不喜歡他](10:38)。[古人]指舊約歷史中的聖徒,他們同樣是因信稱義,所信的是神在舊約中應許的[那有根基的城](10節)[更美的家鄉](16節),從洪水中得拯救(7節)得地為業(8-9節)得後裔(11-12節)從死裡得回兒子(19節)得祝福(20-21節)和賞賜(26節)等等。3-12節用七個[因著信],列舉了七個信心的例子。第一個例子,是相信神的創造。第3節是信心使人能相信《創世記》第一章;所作出的信心回應,因為信心能讓人[對未見之事有確據]使我們能認識神的創造和照顧。第二個例子是亞伯獻祭。第4節是信心使亞伯的獻祭能蒙神悅納,亞伯被神[稱讚為義人]結果卻是被該隱嫉妒,殺害(創4:8)似乎毫無益處。但實際上,這並非最終的結局[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信心不但能使亞伯超越死亡,得著永生(10:39)而且也一直向歷代所有的人傳遞這一信息(12:24)信心能勝過死亡,討神喜悅(4節)。第三個例子,是以諾被提。亞伯因信被殺,以諾卻因信被神接走,沒有經過肉身的死亡。因此,信心不但使人得神喜悅,並超越肉身的生死。[神喜悅他的明證](5節),指[以諾與神同行](創5:24),證明他已經得到了神的喜悅。而他既然得到了神的喜悅,證明他必定是有信心的。所以說[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6節)。第四個例子,是挪亞造方舟。[未見的事](7節)指洪水的審判和借方舟獲救(創6:13-14)。第五個例子是亞伯拉罕離開家鄉。挪亞造方舟的目標是明確的,但亞伯拉罕[遵命出去](8節)離開家鄉迦勒底的吾珥的時候(創11:28)[還不知往哪裡去](8節),完全沒有目標。因此,是信心使人能回應神的呼召,放棄可見的,已知的世界,去尋找一個不可見的,未知的家鄉(14節)。第六個例子是亞伯拉罕在應許之地寄居。亞伯拉罕[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8節)固然首先是[應許之地](9節)迦南(創12:7)但信心卻使他知道,神所賜[永遠的產業](9:15)乃是[那有根基的城](10)。第七個例子是撒拉生子。神應許年邁的撒拉將要生一個兒子(創17:15-16)雖然她一開始有懷疑(創18:12)但信心卻使她改變了態度[因她以為那應許她的是可信的](11節)。13-16節是對列祖信心的總結,顯示信心的終點不是在地上,而是在天上(16節)。[這些人都是存信心死的,並沒有得著所應許的](13節),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和撒拉到死都沒有看見子孫像天上的星那樣眾多(12節) ,也沒有看見他們的子孫得迦南的地業(9節)。但信心使他們[從遠處望見](13節)。靈裡[望見]的功效,使他們能[歡喜迎接](13節)。一個目標在天上的人,必然會甘心[承認自己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13節)用實際的生活[表明自己要找一個家鄉](14節),等候[那有根基的城](10節)、天上[更美的家鄉](16節)。思想:雖然聖經記載了這些信心的古人的許多軟弱之處,但神卻樂意向人啟示自己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出3:6)。因為他們對神應許的信心,使[神被稱為他們的神,不以為恥](16節),證據就是[祂已經給他們預備了一座城](16節),現在他們已經活在天上那座城裡(12:23。 思想:人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悅;親近一位我們不信其存在的神或是親近一位臆想出來的神,都是毫無意義的。信心讓我們所信的,是那位主動啟示自己,並且賜下信心來認識祂的神。信祂賞賜那尋求祂的人因為神主動賜下應許,使人能親近祂;得賞賜。一個人若信有神,卻不相信神的應許,等於不信。我們有否願意因信所神喜悅的人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樂意應許我們;更賜下不同愛的承諾,讓主更賜下我們對主你的信心,使我作你喜悅的人。阿們!

希伯來書 10:26-39希伯來書 10:26-39

26-31節的主題是[警告背道的危險和刑罰]這是本書最強烈的警告,與6:4-8的警告平行。26節開頭的[因為]顯示26-31節與22-25節的邏輯關係:信徒必須盡自己的本分(22-25節),尤其是不可停止聚會(25節)。停止聚會是背道的開始,而背道的結果是可怕的。[得知真道](26節)可譯為[領受了真理的知識]。所有的犯罪,本質上都是故意的,這裡的[故意犯罪](26)對應舊約裡不能藉著獻祭而得蒙赦免的[擅敢行事](民15:30),與[誤犯了罪](民15:27)相對。在新約聖經中[故意犯罪]就是背道的罪(6:6)[踐踏神的兒子,將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當作平常,又褻慢施恩的聖靈](29節)。 [故意犯罪]的原文是現在分詞,表示不是偶爾軟弱,而是持續地不認主,[把永生神離棄了](3:12)。[贖罪的祭就再沒有了](26節)原文與[不用再為罪獻祭了](18節)基本上相同。一方面,基督的獻祭是唯一的救法,祂已經[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12節),不再重複獻祭,所以[故意犯罪],拒絕這救法的人再無其他得救的途徑。另一方面,贖罪祭只適用於誤犯的罪(利4:2)[故意犯罪]只能等候神的審判和刑罰(27節)。27-31節描述背道者將面臨的審判和刑罰。27節引自賽26:11,28節引自申17:6,30節引自申32:35-36。在舊約裡,[人幹犯摩西的律法](28節)憑兩三個人的見證,就可以定罪,[不得憐憫而死](28節)。在新約裡,信徒若持續地不承認[神的兒子]的身份,不尊重[那使他成聖之約的血],不理會[施恩的聖靈]的感動,罪行更加嚴重,[他要受的刑罰該怎麼加重呢](29節)?[主審判祂的百姓](30節)顯示背道者仍是信徒。神是公義的,祂為自己的百姓伸冤,是基於公義;祂審判百姓中的背道者,也是基於公義(30節)。背道的信徒若是拒絕神所提供的贖罪祭(26節),只能等待審判和刑罰(27節),[落在永生神的手裡,真是可怕的](31節)。32-39節的主題是[存勇敢的心忍耐等候應許]與6:9-11的鼓勵平行。這些信徒在信主之後,曾經為福音遭受逼迫,[忍受大戰的各樣苦難](32節):1.他們[被毀謗,遭患難,成了戲景,叫眾人觀看](33節)成為被人恥笑,受羞辱的對象。2.他們[陪伴那些受這樣苦難的人](33節)儘管自己受苦,仍然[體卹了那些被捆鎖的人](34節)。3.他們的[家業被搶去,也甘心忍受](34節)。因為他們[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23節),[知道自己有更美長存的家業](34節),所以沒有怨天尤人,而是輕看地上的損失。[不可丟棄勇敢的心](35節),指憑信心面對逼迫。[勇敢的心]原文是[坦然](19節)表示不是出於人的勇氣,而是因著對大祭司基督救贖的信心,所以[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35節),也就是[得著所應許的](36節)。屬靈生命的成長總是不進則退,信徒之所以會冷淡退後,[丟棄勇敢的心],往往是因為不能[堅守我們所承認的指望](23節),不再盼望[更美長存的家業]。[你們必須忍耐,使你們行完了神的旨意](36節),指忍受逼迫(32-34節),等候神的拯救(37節)。神允許我們暫時落在患難中(37節),是因為[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羅5:3-4)。新約[更美之應許](8:6;9:15;10:23,36)是信徒忍耐的根據,得勝的秘訣。[還有一點點時候](37節)引自賽26:20[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37節)引自哈2:3兩者都是指神的審判和刑罰很快就會到來。[義人必因信得生](38節)引自哈2:4意思是如果要[忍耐],持守[勇敢的心],必須憑著對大祭司基督救贖工作(22節)和新約[所應許永遠的產業](9:15)的信心,只有這信心,才能使信徒[忍受大戰的各樣苦難]。39節表示 [後退]在此特指否認基督,退回猶太教。 思想:你們不可丟棄勇敢的心;存這樣的心必得大賞賜。每日我們都有各式各樣的挑戰,無論是生活,信仰,工作,家庭;我們都需要倚靠神從神得力滿有勇敢的心,面對我們的每一天; 因為還有一點點時候,那要來的就來,並不遲延。我們必因信得生。 祈禱:親愛主,你最知道我們在地上所面對的挑戰,面對的難處;你樂意加我們的力量,因你的應許我們的日子如何,我們力量也如何。求主保守我們,使我們每日都信靠你。阿們!

希伯來書 10:15-25希伯來書 10:15-25

15-18節的主題是[基督一次獻祭,永遠赦罪]與9:23-28[基督一次獻祭,永遠擔罪]首尾呼應。16-17節引自耶31:33-34。舊約的祭物不能除罪,但更美的祭物基督卻永遠解決了罪的問題,所以神[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愆和他們的過犯](17節),因為基督的獻祭具有永遠赦罪的功效,[就不用再為罪獻祭了](18節)。既然大祭司基督的獻祭使新約得以成全,舊約的祭司製度和獻祭也就應該停止了。19-25節的主題是[勸勉信徒坦然親近神],指出新約信徒的兩項特權和三個責任。19-21節是新約信徒的兩項特權:1.我們[得以坦然進入至聖所](19節)。[坦然]原文就是[勇敢的心](35節)。我們[因耶穌的血](19節),良心以蒙潔淨,[得以成聖](10節),與神的關係[得以完全](14節),[罪過既赦免](18節) ,就得著了神所賜的許可,可以坦然無懼地親近祂(4:16)。[至聖所]原文是[聖所],天上的[真聖所](九24)不再有[聖所]和[至聖所]的分隔。而在舊約之下[進入至聖所的路還未顯明](9:8)。[幔子](20節),指會幕裡分隔聖所和至聖所的幔子(9:3),象徵神的榮耀和公義阻擋了罪人(創3:24)。當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斷氣的時候,[殿裡的幔子從上到下裂為兩半](太27:51)代表基督的身體為我們裂開。基督為我們[開了一條又新又活的路](20節),使我們可以藉著祂直接親近神。這是一條以前沒有的[新]路(9:8)也是一條大有功效的[活]路,能實在地把人領到神面前。2.我們[有一位大祭司治理神的家](21節)。[神的家]就是教會(提前3:15),基督不但以神兒子的身份(3:6),而且以一位偉大的祭司的身份[治理神的家]。治理神家的大祭司[是長遠活著,替他們祈求](7:25)所以信徒可以放心地親近神。22-25節是信徒的三本本分。救贖的工作完全是基督成就的,但得救的信徒卻有責任,因為順服神是重生生命的自然流露(結36:27):1.信心:22節潔淨良心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讓人可以親近神(22節),事奉神(9:14)。而人要親近神,必須具備三個條件:要[用誠心和充足的信心](22節),因著對大祭司基督救贖工作的信心,誠實無偽地全然歸向神。要有[蒙潔淨,無虧的良心],接受基督所成就的救恩(14,18節),正如神藉先知以西結所預言的:[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又從你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你們肉心](結36:26)。要有[清水洗淨了的身體],遠離污穢和偶像,正如神藉先知以西結所預言的:[我必用清水灑在你們身上,你們就潔淨了。我要潔淨你們,使你們脫離一切的污穢,棄掉一切的偶像](結36:25)。2.盼望:23節信徒[所宣告的指望],就是新約所應許的[更美長存的家業](34節),也就是神所[應許]最終,完全的救恩,[進榮耀裡去](2:10)。當時有些猶太信徒面對逼迫時,退回猶太教裡躲避眼前的難處。作者勸勉他們[堅守所宣認的指望,毫不動搖]不是倚靠自己的力量,而是根據神的應許[因為應許我們的那位是信實的](23節)。3.愛心:在基督的身體裡練習愛心,[不可停止聚會](25節)。[聚會]指基督徒的各種團契生活。 [彼此相愛](約13:34)的命令不能停留在理論,也不是自然發生的,只有在教會中,才能實際地操練[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24節)。[停止聚會]是信徒冷淡退後的開始。信徒在跌倒之前,常常是先與教會疏遠,很快就從偶然停止變成[停止慣了的人](25節),最終陷入背道的試探(26-31節)。當時的逼迫(32-39節)可能已經使一些猶太信徒脫離了教會的團契生活,回到了猶太會堂之中,很快就[隨流失去](2:1)了。[倒要彼此勸勉](25節)指在聚會中用神的話[彼此勸勉]。[停止慣了的人]得不著肢體的勸勉,在靈性上陷於孤立,結果必然會失敗跌倒。[既知道那日子臨近](25節)指神很快就要施行審判和刑罰。 思想:因著主耶穌基督所作成的救恩,目的是信徒能坦然親近神;當中更警告我們背道的危險和刑罰;所以我們存勇敢的心忍耐等候應許。擺在我們生命的是美善完美的救恩,我們每日如何去選擇,如何去投入呢? 祈禱:親愛主耶穌,你最期望我們每一位每一天都能夠返到神的面前,因這是你上十字架的期望,更為我們作出很多美善的應許,美好的承諾,求主因著你的信實,慈愛使我們每日樂意坦然親近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