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約翰福音

約翰福音 13:1-20約翰福音 13:1-20

【和合本】 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逾越節以前】就是快要接近吃逾越節筵席的時候;依照猶太人的計日法,逾越節是從那天黃昏日落時才開始算起的(出12:6)。【愛他們到底】可以有兩種解釋:1) 指主耶穌將祂的愛全部向他們顯示;2)指主耶穌對他們的愛會持續到祂在地上的最後一刻。【時候到了】是在一連串有關主耶穌的【時候】的句子中的第七個(2:4,7:30,8:20,12:23,27,13:1,16:32,17:1)指主耶穌被釘十字架和復活得榮耀的時候。前三個說主耶穌的時候未到,後面六個則說祂的時候已到。主耶穌現在【要歸到神那裡去】(3節)留下門徒在地上,所以就示範了洗腳的舉動,讓門徒將來一思想到主,就同時想到他們必須謙卑自己,彼此服事(14節)。主耶穌知道自己的權柄何等無限,自己的源頭何等神聖,並自己的去向何等榮耀,但仍謙卑自己,洗了門徒的腳。古時猶太人外出,通常都穿無鞋幫的拖鞋,只要走一段路,腳上就免不了沾染灰塵,所以一進門後,就要脫鞋並洗腳。最低微的奴隸要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替他的主人或來客解鞋帶,脫鞋並提鞋,然後拿盆水來替他們洗腳。【拿一條手巾束腰】是僕人的動作。【你洗我的腳嗎】(6節)意思是說【你竟然要洗我的腳】?彼得只知道主耶穌所做此事的表面意思,卻不明白洗腳的屬靈意義,但後來【必明白】(7節)。【我若不洗你,你就與我無分了】指彼得若不接受【洗腳】所象徵的屬靈意義,就無法與主相交。彼得急欲與主耶穌有分,以為主耶穌是將洗腳這事作為能與祂有關係的條件,他不明白主耶穌指的是洗腳的屬靈意義。在慶祝逾越節前,猶太人已在耶路撒冷接受潔淨禮(11:55)只需洗腳就可以了。根據這些背景,洗澡是比喻彼得因接受主耶穌的道而得潔淨(15:3)只需要再接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事,就不再需要別的潔淨了。【乾淨】指罪得赦免,只有當罪得赦免後,人才能與主耶穌有分,也才有資格來到神面前,留在神的家中。主耶穌也洗了賣主的猶大的腳,但猶大不是用主的道【洗過澡的人】(10節)所以不是乾淨的。(13節)【夫子】指教導別人的人,【(13節)主】指擁有主權可以指揮和使用別人的人。【彼此洗腳】(14節)是【彼此服事】是【彼此相愛】的表現(34-35節)是合一的見證。主耶穌的腳蹤是門徒跟隨的榜樣,跟隨主的人必須效法主,走十字架的道路,捨棄自己服事人的道路【若是去行就有福了】(17節)。18節【不是指著你們眾人說的】指猶大並不在內,因為他不會去行,也不會得這福。【經上的話】引自詩41:9。19節【事】指猶大將要出賣主的事。主耶穌即將被出賣的事告訴門徒,並非要他們分擔祂的憂傷,而是為了將來他們的信心不至動搖。人們接受基督所差遣的門徒,就是接受基督,也就是接受差祂來的父神。 思想: 世界上或許不是缺乏財富,不是缺乏智慧,主耶穌讓我們知道世上最缺乏的是愛,我們的生命走到有幾低沉,,被別人,被自己看到有多低下,主耶穌的愛是愛到底的愛,更用行動一步步表示主為你和我同樣走到最低下,最卑微,讓人明白愛,更讓我們活出愛。 祈禱:親愛主,感謝主祢對我們的愛,並用祢的行動表示何為愛,是祢使我們知道何為真的愛,願主祢愛成為我們愛的動力。阿們!

約翰福音 12:37-50約翰福音 12:37-50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表示若沒有父神的揀選,即使主耶穌親自行神蹟,教導,人還是不會信。38節引自希臘文七十士譯本賽53:1。39-40節引自賽6:10但與原文有所出入。當人故意不認識神的時候,神就任憑他們(羅1:28)所以說是神【叫他們瞎了眼,硬了心】。【祂的榮耀】原指神的榮耀(賽6:3)但作者指出以賽亞在聖殿裡看見的其實是基督的榮耀,因為父與子原為一(10:30)。42節這是約翰福音第二次將信耶穌與被逐出猶太會堂的威脅連結在一起(9:22,12:42,16:2)。在猶太社會中,個人的身分全繫於他在家庭和社區的地位,被趕出會堂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信徒只在心裡相信,不敢向人承認,就是【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44至50節是主耶穌最後一次向群眾公開的講道,從此以後,祂就不再向猶太人說甚麼話了。所以這段話可說是主向猶太人講道的總結。主耶穌對祂的聽眾最後再提供一次【不住在黑暗裡】的機會。 【光】指將父神啟示出來,【黑暗】則代表對神的無知,以致使自己淪為那惡者的獵物。47節這裡的意思並不是說,主耶穌完全不對人施行審判(5:30);乃是說祂來到世上的主要目的,是要拯救世人(3:17,8:15),而不是要審判世人。對於領受主話的人,主耶穌的話要拯救他;對於拒絕主話的人,主耶穌的話要審判他。主所講的道已經把祂的所是和所做都說清楚了,在末日時,主所說的這些話會成為定他們罪的證據,叫人無法推諉。主耶穌的話之所以有如此的決定力,是因為祂所說的是父神要祂講的話,所以拒絕主耶穌的話就是拒絕神的話,沒有人能拒絕神的話而不受懲罰。可悲的是,人們所拒絕的神的話,正是能使人獲得永生的話!神的命令乃是要賜人永生,所以接受祂的命令的人就有永生,拒絕祂的命令的人就要滅亡。 思想:人若拒絕這十字架的唯一救法,就只有留在審判中等候定罪,人的拒絕不是不知道,不是沒有經歷,而是內心的剛硬,更是因愛人的榮耀過於愛神的榮耀。 祈禱:主耶穌,我們知道主祢是光,祢是我們生命的救主,求主引導我們,面對世間各種的挑戰,或許我們會懼怕,或許沒有勇氣承認主祢。使我們知道承認主祢不是表面的認知,而是愛,讓我們更明白祢的愛,使我們更有勇氣愛祢見證祢。阿們!

約翰福音 12:20-36約翰福音 12:20-36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經文中的【希臘人】是泛指在希臘文化影響下的外邦人,他們已經入了猶太教。腓利的老家【伯賽大】靠近希臘人聚集的低加坡里地區,這些希臘人找腓力,可能他們認為【腓力】是希臘文名字,他又是伯賽大人,所以會比較接納他們。安得烈和腓利是同鄉【安得烈】也是希臘文名。他們一起去將希臘人的要求告訴主耶穌,可能因為他們不確定主耶穌是否願意與外邦人打交道。【希臘人是求智慧】(林前1:22)當外邦希臘人醒悟人的智慧有盡頭,而轉過來要見主的面的時候,象徵著主耶穌借十字架的死而復活得榮耀的時刻已經來到了。【一粒麥子】指主耶穌自己【落在地裡死了】指祂的肉身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主耶穌若不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祂裡面的生命就不能被釋放,繁殖。十字架的意義不只是受苦,十字架最終的目的是生命的釋放。25節【生命】原文是【魂】包括心思,情感,意志。【愛惜】與【恨惡】是相對的說法,凡愛自己過於愛神的,就是愛惜自己;凡愛神過於愛自己的,就是恨惡自己。信徒若要服事主,就必須跟隨主的腳蹤,效法祂走十字架的道路。在十字架的道路上跟隨主的人,單單專注於所要服事的主,他們最關心的不是工作的內容,也不是工作的需要,而是主自己是不是在那裡。27節這是約翰福音第五次提到主耶穌的【時候】(第一個)這【時候】是指祂受死的【時候】。【我已經榮耀了我的名,還要再榮耀】是父神宣告主耶穌的聖工已經榮耀了祂的名,祂的受死和復活將繼續榮耀祂。約翰福音沒有記載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而是記載這段禱告。父神對主耶穌這次禱告的回應,是用天上的聲音宣告神已垂聽了要榮耀祂的禱告;父神對主耶穌在客西馬尼園的禱告的回應,是差派天使來扶持祂。站在旁邊的眾人聽見說是【打雷了】意即只聞其聲,不明其意或說: 【有天使對祂說話】意即似話非話,似懂非懂。【這聲音不是為我】主耶穌不需要任何東西證明祂的禱告得到聽,因為祂與父神的關係保證了這件事。現在這從天上來的聲音也【是為你們來的】要向他們顯明神垂聽主耶穌的禱告,堅固他們的信心。(31節)【世界】指那些仇視主耶穌的猶太領袖們,正是因為他們拒絕主耶穌且讓祂釘十字架,就確定了他們自己要受神的審判。 【世界的王】(31節)指魔鬼(14:30)【被舉起來】(32節)指主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在人這是羞辱,在神卻是極大的榮耀。 【萬人】(32節)指不同的種族的人,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眾人不領會十字架的意義,所以也不領會十字架上的基督。他們只是傳統地知道基督是永遠存在的,卻不知道沒有十字架就顯不出基督來。舊約聖經預表彌賽亞將會永遠存續(詩89:36)。當主耶穌復活之後只向祂的門徒顯現(14:22-24),不信的人沒有機會再見到祂。當眾人糾結於【人子是誰】(34節)的時候,主耶穌的答覆是不要認人,而是去認光,【你們要趁著有光,信從這光】(36節),因為時間剩下不多了。 思想: 主耶穌面對十字架這樣榮耀地被舉起來,就打通了人與神之間的通道,使人有條件回到神起初的榮耀旨意裡去。讓我們生命能服事主更實在是一生最榮耀的事。祈禱:感謝主成為一粒麥子,是祢的捨己,讓我們得到生命,更讓我們能跟蹤主祢的腳踪,走進主祢的光中。阿們!

約翰福音 12:1-19約翰福音 12:1-19

【和合本】經文影音內容: GOSPEL OF JOHN釋經內容資料:

《聖經綜合解讀》【約翰福音】 主耶穌叫拉撒路復活,是約翰福音記載的最後一個神蹟。【伯大尼】意思是無花果之家,困苦之家。這晚宴可能設在長大麻風的西門家(太26:6;可14:3)拉撒路是陪客,馬大被請來幫忙。抹膏是當時社會表示歡迎和尊敬的禮儀,通常是將膏抹在頭上。 【真哪噠香膏】是印度進口的甘松香油,價格昂貴。在筵席間以香膏塗抹貴賓是古代中東的習俗,不過使用如此大量的昂貴香膏顯得很奢侈。馬利亞以自己最榮耀的【頭髮】來擦主耶穌最低下的【腳】。這香膏值三十兩銀子,就是300得拿利烏,相當於普通人300天的工資,是寡婦兩個小錢的19200倍。主耶穌接受這麼昂貴的香膏,香膏用在主身上就枉費【週濟窮人】不枉費? 正是一些看起來屬靈,善良的理由,奪取了基督在信徒心中該有的地位。猶大跟隨主三年半,蒙主託付重要的財務重任,但仍勝不過錢財的誘惑。不是因為主耶穌缺乏智慧,用人不當,而是人越在哪裡軟弱,主越要我們在哪裡服事。伯大尼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前抓住機會膏了主,抹大拉的馬利亞在主死之後想要去膏主,卻沒能機會(可16:1-6)。馬利亞領會了主耶穌屢次關於十字架的教導,她靈裡的敏銳滿足了主的心意。主耶穌不是否定【週濟窮人】的義務(申15:11),而是要門徒不要把人的需要看得高於主,只有做在主身上的【行善】才有永遠的價值。(10節)【祭司長】多為撒都該人,他們不相信復活(太22:23)在猶太公會中影響力最大。他們與羅馬人合作,是政治,宗教上的既得利益者。拉撒路沒有說過一次話,沒有講過一篇道,但他是一個從死裡復活(1節)的見證。表示我們行事為人與基督的福音相稱(腓1:27)往往會產生比話語見證更大的果效。每年逾越節時,耶路撒冷的人口都會暴增。主後一世紀的猶太史學家約瑟夫說,有一回在逾越節時作了人口統計,總共有兩百七十萬人之多。【棕樹枝】常用於節慶(利23:40)。在住棚節和修殿節時,朝聖者都會用棕樹枝作為敬拜的一部分,棕樹枝也是勝利和王權的象徵。當群眾拿著棕樹枝來迎接主耶穌時,就表示他們視祂為君王。主耶穌得著國度的途徑不是來自人的擁戴,而是祂自己從死裡復活,然後在父神的手中接受權柄,這次進耶路撒冷,只是像徵性地顯出國度的榮耀。【和散那】是【求祢立刻拯救我們】(詩118:25)的意思,當時已經轉用作頌讚的呼聲。【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是應當稱頌的】引自詩118:26,這裡【奉主名來的】指那要來的彌賽亞,【以色列的王】是群眾在此附加上去的稱呼。14節引自亞九9,在那裡預言彌賽亞是騎著驢駒的和平之君。為了應驗這個預言,主耶穌刻意騎著驢駒進入耶路撒冷,表示祂不是大眾所期盼的政治軍事領袖,而是將和平帶給全人類的和平之君。【眾人】有許多只是出於對神蹟奇事的好奇,並非相信祂是神的兒子。法利賽人現在已經不能公開捉拿祂了。 思想: 有人獻上最好給主,有人從主身上獲取利益,不是因有太多的事奉,更不是為著主的喜悅而作可能只是為著眼見的需要我們有否同樣只顧表面上好像是為主的事奉,沒有讓主進入讓主作王居首位呢? 祈禱:親愛主,祢是我們的王,祢是我們的主,我們榮幸地能為主祢的獻上,更感謝能讓祢進入我們的內心,讓主祢成為我們生命的王。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