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6:1-6啟示錄 6:1-6

6:1-8:1是羔羊揭開七印時出現的異象,羔羊每揭開一個印,就帶出一個異象;前四印是一組,後三印是一組。此時只是掲開封嚴書卷的七印,書卷本身還沒有展開。舊約和新約都不斷啟示:神的國降臨之前,必定先有審判,也就是[耶和華的日子](賽13:6;結30:3)。因此,六-七章裡的災難只是救贖計畫的最後階段開始之前的前奏,每個災難也未必只應驗一次,很可能是從羅馬帝國開始,貫穿基督再來之前的整個歷史。(1,3,5,7節) [你來]原文是[來]不是對約翰說的,而是[四活物]向異像中的四騎士傳達命令。[白](2節)是勝利的顏色,羅馬將軍凱旋時用[白馬](2節)拉著戰車遊行。白馬騎士可能代表戰爭,侵略。這裡[白馬]與基督的[白馬](19:11)顏色相同,但騎士卻與基督(19:12-16)明顯不同。白馬騎士所戴的[冠冕stephanos](2節)原文指運動會中頒給得勝者的花冠,而基督所戴的[冠冕diadema](19:12)原文卻是王冠。(2節) [弓]並非第一世紀羅馬軍隊的主要武器,卻是當時羅馬帝國最大的強敵[帕提亞人](2:9)的特徵。帕提亞人以騎射著稱,他們建立了安息帝國,與羅馬帝國之間的戰爭持續了三百年。這位白馬騎士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得勝,而且是[勝了又要勝](2節),但得勝的[冠冕]卻是神[賜給他](2節)的,顯示祂的得勝乃是神的審判。初期教會被羅馬帝國逼迫的250年,也是羅馬帝國不斷被神追討的250年。《啟示錄》寫完60多年後,羅馬五賢帝的最後一位奧勒留(Marcus Aurelius,主後161-180年)在位期間戰爭不斷,東方的帕提亞人和北方的日耳曼人相繼入侵,自然災害頻發,國庫空虛,又發生安東尼瘟疫,帝國由羅馬盛衰,結束了二治羅馬(Pax Romana)。有人把白馬騎士解釋為基督,福音,假基督或假福音,但對當時的讀者來說,對帶弓的白馬騎士最自然的聯想就是羅馬帝國的強敵帕提亞人和戰爭,與其他三馬所代表的災難和審判一致。四騎士的異象(1-8節)象徵神對地上國度的審判:戰爭侵略(2節)社會動亂(4節)經濟崩潰(6節)和瘟疫死亡(8節),一樣接著一樣。四騎士的審判首先應驗於羅馬帝國,也貫穿整個人類的歷史。無論是世俗的國家,或是所謂的基督教國家,沒有一個地上的國度能逃脫這四種結局。無論多麼理想的社會制度,都是假冒的人間天國,我們不必把某個國家高舉為燈塔或山上的城(City upon a hill)。刀劍的權柄屬於神,但教會卻不可倚靠政權建立神國;信徒肩負文化使命,但我們卻不要幻想世界會變得越來越好。4節) [紅](是血的顏色,紅馬騎士可能代表社會動亂,內戰革命。[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4節)表示一切權柄都是神所賜的。神允許世人自相殘殺(亞14:13;賽19:2,乃是以歷史審判歷史,讓人自己審判自己。[刀 (4節)原文是[劍](弗6:17)指佩在腰間的短刀(約18:10)或配劍(羅13:4)並非當時戰爭中的主要武器,而是適合製造內部動亂,[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4節)。主後235-284年,羅馬帝國遭遇內戰,分裂,居普良大瘟疫(Plague of Cyprian)外敵入侵和經濟崩潰,接近崩潰,史稱三世紀危機(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古往今來的強權往往不是毀於外敵,而是敗在自己的手中,所以我們不必高舉某種政治體制。(5節) [黑]是飢餓(哀4:8;5:10)災荒(耶14:2)的顏色,黑馬騎士代表經濟崩潰和饑荒。[5節)天平](是用來稱貴重物品的秤,五穀本來是用升斗計算的,但在經濟崩潰時,糧食非常珍貴,必須使用[天平]來稱,實行配給制度(利26:26;結4:10)。[一錢銀子denarion](6節)原文指一個羅馬銀幣得拿利烏(Denarius)相當於當時普通人一天的工資(太二十2)。在三世紀危機期間,羅馬銀幣得拿利烏的含銀量急劇下降,什麼都買不到,被迫退出流通領域。(6節) [升choinix ]原文是一種量器,相當於每人每天的飯量(根據希臘史學Herodotus的記載)大約是一公升。在正常情況下[一錢銀子]夠買12天的糧食(根據J. Jeremias的說法)。但在經濟崩潰的時候,只夠買一天的糧食。[油和酒不可糟蹋](6節)這個禁令是向黑馬騎士發的,意思是不要傷害油和酒。此時的饑荒受到神的限制(7:3,還沒有到絕糧的地步,人的基本需要仍然可以滿足。 [麥子,大麥,油和酒]都是當時日用的主食。一個人工作一天僅能養活自己,如果要養活家人,就要改吃窮人或牲畜的食物[大麥](6節)。 思想:當信徒在困苦患難時,或許內心中期待那騎著白馬【彌賽亞-救世主】擺脫我們的現況,因此,我們必須警醒謹慎,不因看似讓我們勝了又要勝的理想,政治,方法,在所期待的過程被【欺騙】更取代耶穌基督在我們生命真正救贖的工作。內心只有那敵基督! 祈禱:親愛主,求你記念我們生命的軟弱,面對看似困苦的境況,我們很容易寄望讓我們脫困的人,事,物;以致我們忘記主你的旨意,更忘記主你。求主開我們眼睛,使我們時刻仰望主你。阿們!

啟示錄 5:6-14啟示錄 5:6-14

當約翰正準備迎接[猶大支派中的獅子](5節)彌賽亞君王隆重出場的時候,不料竟看到一隻[羔羊站立,像是被殺過的](6節)。《啟示錄》中的[羔羊]都是指基督,祂向著仇敵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向著選民卻是[神的羔羊](約1:29,36) [逾越節的羔羊](林前5:7)。這[羔羊]不是一隻被殺的死羊,而是[像是被殺的]復活羔羊,現在要[被差遣往普天下去](6節)完成救贖計畫的最後一幕。正如十字架並非主耶穌生命的終結,復活證明死就是祂的得勝;同樣,殉道也不是信徒生命的終結,當基督最終成就國度的時候,所有的殉道者都將在國度的得勝中有分。[七]是完全的數目,[角]在舊約中通常代表力量(申33:17)[七角](6節)象徵無法抗拒的力量。[七眼](6節)指[神的七靈](6節)。聖靈作為羔羊的眼睛[遍察全地](亞4:10)具有完全的洞察力。這羔羊的[被殺]成就了永遠的贖罪功效。但現在祂要執行神的審判,引進神的國度,所以再次[站立](6節)起來,從父神手中[拿了書卷](7節)得了權柄,預備執行書卷中的旨意。天上地下知道開卷在即,於是引起了極大的敬拜和讚美。[俯伏](8節)表示羔羊的神性,因為只有神才能接受俯伏敬拜(22:8-9)。[盛滿了香的金爐](8節),顯示這二十四位長老的事奉也是禱告。[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禱告](8節)信徒在世上是被藐視,逼迫的一群,但他們的禱告在天上卻被看為寶貴,甚至要用[金爐]盛起來獻給神。9-10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三個頌讚。上一章是稱頌神的創造,本章是稱頌神的救贖。(9節) [新kainos]的原文不是表達時間上的[新neos],而是表達性質上的新;不單在時間上是新的,並且是獨特的,從來沒有出現過的(詩33:3)。[他們唱新歌](9節)是因為羔羊即將揭開七印,此情此境沒有任何其他的詩歌適用,必須有專用的[新歌]來稱頌。[在地上執掌王權](10節)並非指信徒現今就在屬靈上執掌王權,而是應許教會將來與基督[一同作王](20:4)。羔羊的[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9節)不是因為祂的能力和威榮,而是因為祂所成就的救恩。只有基督親自[被殺,用自己的血](9節)買贖我們,才能徹底[使我們脫離罪惡](1:5),真正[成為國民,作祭司歸於神](10節)。因此,祂[配拿書卷,配揭開七印](9節),因為只有祂才能讓國度完全地臨到地上(11:15)領我們[在地上執掌王權]。(11節) [千千萬萬]表示數目眾多。更多的天使加入了合唱,但[聲音](11節)的原文卻是單數,表示同心合意。12節是《啟示錄》中的第四個頌讚,原文是詩。[權柄,豐富,智慧,能力,尊貴,榮耀,頌讚](12節)是用七重完全的頌詞來稱頌主耶穌的救恩。13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五個頌讚,原文是詩。這是一首[天地間一切所有被造之物](13節)的大合唱,將永遠的[頌讚,尊貴,榮耀,權勢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13節),承認基督是與父神同等,同榮,同權的主。這場天上的頌讚,以四活物和眾長老的新歌開始(8-9節)又以四活物和眾長老的敬拜結束。然後,天使,聖徒和一切被造之物都肅靜等候羔羊揭開七印的時刻(6:1)來到。 思想:今天,當仇敵猖獗一時,教會倍受逼迫的時候,聖靈也藉著天上的異象提醒我們。啟示中約翰看見不是獅子(威猛的君王)而是在地上受辱致死,負傷的羔羊耶穌,看似軟弱,卻有著神的全能,全知與尊貴榮耀,這真是一件弔詭的真理。神國度的真正的[成功]和[權威]是透過[捨己]和[犧牲]才能得到建立的。 祈禱:親愛主,你是那被殺的羔羊,因你的愛與捨已,你是配得權能,富足,智慧,力量,尊貴,榮耀,頌讚。在這強暴的世界中,你要我們看到不是獅子的你,而是曾被殺的羔羊的你,使我們謙卑地愛你。阿們!

啟示錄 5:1-5啟示錄 5:1-5


[我看見坐寶座的右手裡有書卷](1節),就像先知以西結所見的異象(結二9)。[右手]代表能力(詩118:16)。[書卷]記錄了世界的命運(詩139:16)[以後必成的事](4:1)包括審判,救贖和國度的計畫。主耶穌必須先從父神的手中領取[書卷]接受權柄,然後才能執行[書卷]中的旨意。古代以色列人的所有權狀寫在羊皮上,捲起來用印封嚴,到約定的日期才打開封印,正式承受產業(耶31:10-14)。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書卷]所寫的是世界的所有權,原來是賜給亞當的(創1:28),後來被撒但所奪取(約壹5:19)但已被[末後的亞當[基督(林前15:45)藉著在十字架上的死所贖回(腓2:10-11)。[裡外寫著字](1節)表示內容非常多(結2:10),當時的蒲草紙書卷通常都只寫一面。[寫著字]原文是現在完成式,通常用來指書寫仍具權柄效力的法律文件。[用七印封嚴](1節)指書卷共有七段,每段各用一個印封嚴。[七印]可能象徵神旨意的完全,只有七印全部揭開,書卷的內容才能完全成就,神的旨意才能執行完畢。當時的法律文件在書卷繩結上封印,最重要的文件必須由七個見證人封印,與此處的書卷形式相似。天使大聲問:[有誰配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呢](3節)指的是資格。這是一個直擊人心的問題:我們如果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就知道[沒有能展開,能觀看那書卷的](3節)。因為無論是舊約的選民,或是新約的信徒;無論是思想家,教育家,或是慈善家,革命家;無論是聖人,英雄或是總統,法官,人類實現人間天國的嘗試都是失敗的,我們從來都沒有掌握過自己的命運。因此,使徒約翰[大哭](4節)[因為沒有配展開,配觀看那書卷的](4節)國度的旨意似乎將要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信徒也應當[大哭]因為我們都像地上的七教會一樣滿了缺欠和軟弱,復興的結局總是再度的冷淡和失敗;每個頭腦清醒的人都當[大哭]因為一切自救的努力都是自欺欺人,文明越進步,世界大同越渺茫。[猶大支派中的獅子](5節)指十二個支派的祖先雅各所預言猶大支派的獅子(創49:9)彌賽亞。[大衛的根](5節)指先知以賽亞所預言[耶西的根](賽11:10)彌賽亞。當神的百姓無論怎樣敬虔,努力,最終都難免軟弱,失敗的時候,神藉著這位長老安慰我們:[不要哭](5節)!因為無論是大使命(太28:18-20)或國度,神的旨意都不是倚靠人,而是由基督自己親自成就。[祂已得勝](5節)主耶穌在十字架上完全的得勝,乃是一次得勝,永遠得勝,並且勝過罪惡,死亡和世上的一切。這得勝使祂[能以展開那書卷,揭開那七印](5節),把神的國完全地帶到地上。 思想:誰配打開這書卷,拆開那些封印呢?書卷一旦被展開,讀者就可以立刻覺察當中的法令效力和歷史的主旨。儘管他們在當時忍受煎熬之苦,對周遭及世界的混亂深感困惑(神啊!你在哪裡?)歷史事件發展的次序卻是不容忽略,確實是一一應驗的。 祈禱:親愛主, 你就是猶大支派中的獅子,大衛的根,你已得勝;主你是掌管人類歷史的主,使我們活在你權能旨意下,無論世界多變,你的權能永不改變。阿們!

啟示錄 4:4-11啟示錄 4:4-11

4節二十四位長老從舊約聖所祭司的服事來看,大衛王曾設立在會幕聖所服事的24個班次(歷代志上24);或24個守門的利未人(歷代志上26);或24個帶領敬拜的人與班次(歷代志上25)。似乎離不開帶領敬拜的職分。在神面前有座位的人:在神的面前,連天使也必須侍立但這二十四人卻有座位。蒙神救贖的人:在啟示錄穿白衣都是信徒,表示忠心,純潔的意思;頭戴黃金冠冕都是象徵王室中人二十四:二十四就是兩個十二:舊約十二支派新約十二使徒,合起來代表蒙救贖者的總數。當時羅馬政府承認的組織[猶太公議會]來協助處理宗教事務審判民事,部分刑事案件。公議會由71位男性組成:包括大祭司,24位祭司長(通常為撒都該人;成員為守殿官及被選上的高級祭司),22位文士(通常為法利賽人) 及 24位長老。這些長老雖然勉強稱為「平民」的代表但實際上他們都是在社區中有權有勢的貴胄或富豪。因此,約翰所看到的由如一個天上的議會。5節[閃電,聲音,雷轟]有如昔日在西乃山上神顯現頒授律法的景象出19:16 ;表明了神是審判世界的主。這都是神臨在之景象!七把火炬:不但象徵神的臨在,也象徵將要來的審判,是末日的審判。神的七靈:火與靈常常連在一起,主的水禮稱火與靈的洗(馬太3:11) 火是象徵末日的審判,靈是象徵賜新生命。6節玻璃海:的玻璃是相當珍貴的物質,伯 28:17 玻璃乃與黃金並列;[玻璃海]源自舊約[天上眾水]的概念(創1:7;詩148:4 )。不但表示神的威嚴,可畏,也顯出上主與人之間的距離(海)。在舊約中[海]也表明了敵對神的勢力,然而在神面前,這個海已經不是幽暗翻騰,而是如水晶般清澈透明。6節;四個活物:1.有猶太人的文獻(最早是西元300年的文獻)證明猶太人認為[人,鷹,牛,獅]分別代表[人類] [鳥類][家畜]與[野獸]的王,因此四活物應該就是代表所有在【地上的生物】。2.早期教父以為這四活物代表四福音:馬太,馬可,路加和約翰;但那一活物是代表那一本福音書,這似乎都沒有定論。3.代表猶太四個不同的支派;猶大-獅;流便-牛以法蓮-人;但-鷹;就是以色到人出埃及的行列;8節[滿了眼睛]結1:15-18 是表達[洞察力]與[全知]的意思;沒有任何盲點。8節這四活物的工作包括:1.帶領敬拜(天上敬拜);2.執行審判;六個翅膀是引自賽六:2是指天使撒拉弗;滿身都是眼是引自以西結書一:18是指基路伯。因此,這四活物是天使;這四活物混合了撒拉弗和基路伯,不但是敬拜神,更輔助審判。第8節是《啟示錄》中的第一個頌讚。本書一共出現了十四個頌讚(4:8,11;5:9-10,12,13;7:10,12;11:16-18;15:3-4;16:5-6,7;19:1-3,4,6-8)原文的形式都是可以頌唱的詩。8-9節是天上第一次的敬拜:對全能主宰的創造作出敬拜。強調三樣東西(i)神的聖潔;而且是重覆的[聖哉!聖哉!聖哉!]賽 6:3 希伯來文的最高級是用兩次重複,用三次重複就是最高級中的最高級。全能主宰:[管理所有的][統治萬有的](ii)神的全能;(iii)神的永恆。榮耀 doxa希伯來文 kabok 是指那擁有君權的上主是滿有榮耀的神。尊貴time受尊敬,崇敬之意。感謝 eucharistia神所賜的救恩及禮物而衷心感謝。當時對羅馬皇帝的讚頌;接受推祟-Augustus具有[崇高的,神聖的,至尊的,榮耀的]。10-11節是天上第二次的敬拜: 對全能主宰的權能作出敬拜。俯伏pipto跌落,從高處跌下全卷書共七次(4:10,5:14,7:11,11:16,19:4.10.22:8);敬拜proskuneo於…前,崇拜,禮迎;效忠;長老把冠冕放在寶座前:表示對神完全地降服。古代若皇帝投降時,會把自己的冠冕拋向征服者腳前。羅馬人於爭時,常帶著羅馬皇帝之像,戰敗的王則將其冠冕置於像前,表示降服。二十四位長老代表全體信徒,則代表全體信徒真誠地降服在神面前。對初期教會的信徒來說,這個頌讚有著特殊的意義。當時羅馬帝國要求人民稱呼多米田皇帝為[我們的主和神Dominus et Deus],羅馬市民在凱旋儀式中要對皇帝高呼[你是配的]。這時,聖靈向倍感壓力的信徒啟示了天上的頌讚,揭穿了地上掌權者的狂妄,冒充和不堪一擊,大大安慰和鼓勵了受逼迫的教會。 思想:當我們和初期教會一樣遭受世界的逼迫和異端的攪擾時,當記得四活物仍然在天上[晝夜不住地](8節)頌讚,也向我們[晝夜不住地]保證;聖潔,永恆,全能的神必將保守教會,勝過一切罪惡,仇敵和環境! 祈禱:親愛主,唯有你是配得,配得一切榮耀,尊貴,權能,感謝;你不但掌管萬有,更為我們掌管我們的人生,無論是苦與樂,使我們深信在生命中都有愛我們的主,我們的神。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