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11:15-19啟示錄 11:15-19

第七枝號沒有立刻引進審判,而是宣告了與撒但爭戰的結果。天上的大聲音宣告世上的國已被我主和主基督的國所代替,神的國度已經臨到全地。人墮落以後全世界都臥在那惡者手下;撒但竊取了[世上的國]甚至以此試探主耶穌(太4:7-9)。但基督絕不走捷徑,與撒但共享[世上的國]而是選擇十字架的苦路,因為天上的神必另立一國,永不敗壞,也不歸別國的人,卻要打碎滅絕那一切國,這國必存到永遠。[世上的國]原文是單數,代表一切與神對立的勢力。[我主和主基督]原文是[我們主和祂的基督]也就是耶和華並祂的受膏者。[主]在新約中大都用來稱呼基督,而在【啟示錄】中和舊約一樣,大都用來稱呼父神。成了原文是過去式,說明此時國度已經成就。當第七號吹響的時候,基督已經征服了[世上的國]並將將國交與父神祂要作王指父神將作王(17節)。基督在地上開始傳神國福音的時候(路16:16)就已經開啟了神的國(太12:28)重生的信徒已經被帶入基督的國度裡(1:6)。這國度在整個教會的歷史中不斷增長(太13:24-30;36-43)到基督再來的時候將完全實現(太16:27-28)。二十四位長老第一次[面伏於地]敬拜神,是在揭開第一印之前(4:10);第二次敬拜,是在第六,第七印之間(7:11);現在第三次敬拜,是在第七號吹響之後,是慶祝國度的實現。昔在,今在原文是[今在,昔在]沒有以後永在,因為[以後]就是現在了,萬物的結局已經臨到。因祢執掌大權作王了,原文是[因為你已經取得你的大能力,並且開始作王了]。[已經取得]是強調這是永遠的取得。[開始作王了]指神在臨到地上的國度裡作王,正如先知撒迦利亞所預言的:耶和華必作全地的王。事實上,雖然世人不承認神作王,但神始終在宇宙中掌權:洪水氾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外邦發怒指世上的列國企圖阻擋基督作王(詩2:1-3)。你的忿怒指七碗所盛神的大怒這是神對世上列國的最後一擊(但2:34-35)。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指死人無論善惡,都將復活接受審判:行善的,復活得生;作惡的,復活定罪連大帶小凡敬畏你名的人在神面前不分身分尊卑(13:16)。正如詩篇所唱的:凡敬畏耶和華的,無論大小,主必賜福給他得賞賜的時候指當主再來的時候,凡敬畏神的人都要聚集在基督台前向主交賬,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賞賜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顯示神的刑罰與人的惡行是相當的。神天上的殿象徵神在天上寶座的所在(4:1-2)與地上神的殿對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都是神執行審判的前奏(8:5)。約櫃象徵神的同在和信實。神吩咐摩西照著山上指示的樣式造了約櫃(出37:1-9)放在會幕的至聖所裡,後來被放在所羅門聖殿的至聖所裡,最後出現在約西亞的時代(代下35: 3)。聖殿被巴比倫摧毀之後,約櫃就不見了。耶利米先知預言,有一天神的選民對神熟悉,親密到一個地步,連約櫃也不需要了(耶3:16)。 祂的約櫃不是以色列人的那個約櫃,而是天上的真體。地上的影子失去了,天上的本物還在。在地上的聖殿裡,約櫃永遠被隱藏在幔子後面,但基督為我們打開了幔子,神把[祂的約櫃]顯現出來,用約櫃來回應二十四位長老的讚美(17-18節),顯明祂是信實守約的神,即將按著聖約施行審判和賞賜(18)。
思想: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明這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無論世界改變到甚麼程度,現今的國度充滿不少的罪惡,不義;但一切都會過去;只有我主和主基督的國。就是公義慈愛的主永遠掌權作王!
祈禱:親愛主,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你就是真正的王,因你的信實,你的慈愛讓我們生命安息,平安;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阿們!

啟示錄 11:11-14啟示錄 11:11-14


[這三天半](11節)可能是[一日頂一年](結4:6)對應兩位見證人[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3節)。[有生氣從神那裡進入他們裡面](11節)指神使殉道者復活。真教會將經過死亡而得勝,[陰間的權柄不能勝過祂](太16:18);而信徒[若與基督同死,也必與祂同活](提後2:11)。世人的[歡喜快樂](10節)是短暫的。神的見證人活著的時候是神的見證,死了以後還是神的見證,復活之後更是神的見證(13節);真教會的死而復活將讓世人更加恐懼戰兢[甚是害怕](11節)。[他們就駕著雲上了天](12節),預表[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15節)復活的殉道者公開[被提](帖前4:16)。[啟示錄]中另一次被提是在14:16,與這裡的被提是同時發生的,但那裡是全體忠心的信徒被提(帖前4:17)。因此,這裡是表達神對教會的平反和接納正如神對基督的平反和接納一樣。主耶穌復活時也是[地大震動](13節;太28:2)。如果[聖城](2節)預表魚龍混雜的有形教會,這城[倒塌了十分之一](13節)。[七千人](13節)大約是第一世紀耶路撒冷常住人口的十分之一,也會使最初的讀者聯想到神[在以色列人中為自己留下七千人,是未曾向巴力屈膝的,未曾與巴力親嘴的](王上19:18)。[其餘的](13節)人與之前那些人的剛硬有所不同(6:15-17;9:21),因為這裡發生的神蹟已經無法用天災人禍等自然現象來解釋,明顯是神的作為,所以連不信者也不得不[歸榮耀給天上的神](13節)。歸榮耀給天上的神;在舊約中也有是描述不信者的反應,他們像守空墓的衛兵一樣,被迫承認神的真實,而不是願意屈服於它(書7:19-;撒上6:5)。但[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13:8),並不能因著[恐懼](13節)和神蹟而真正悔改(16:11),反而將因著獸所行的奇事再次[跟隨那獸](13:3)。14節與第五號的末尾的預告呼應(9:12)表明第六號(9:13-11:13)到此結束。[第二樣災禍](14節)就是第六號。[第三樣災禍快到了](14節)是預告第七號(15節;16至18章)將帶來的災禍。 思想:縱使世上的迫害是如何的兇猛,生活面對如何的困窘,甚至面對生不如死的處境;我們都有曾經為我們死過如今又復活了的救主;因祂活我們都能與主一同活著。我們有否相信那位曾死過現在又活了的主基督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曾死過如今又活了,並活到永永遠遠;我們因著主你的活著能面對明天,更能面對一切,因主你已經勝過我們生命最懼怕的死亡;更要與我們同在直到永遠。求主使我們每日信靠主你復活生命的大能。阿們!

啟示錄 11:4-10啟示錄 11:4-10


[那兩棵橄欖樹](4節)指最初的讀者所熟悉的[撒迦利亞書]中的兩棵橄欖樹(亞4:3)。橄欖油象徵聖靈,橄欖樹象徵被聖靈充滿:[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靈方能成事](亞4:6)。[兩個燈臺](4節)象徵七教會中的兩個金燈臺(
1:12)也就是未受責備的士每拿和非拉鐵非教會(2:8;3:7)。[立在世界之主面前](4節)象徵事奉神。撒但是[這世界的王](約12:31)但神才是真正的[世界之主]。這兩位見證人所傳的信息有[火](5節)一般的能力(耶5:14)在完成任務之前,神不允許任何人傷害他們(5節)。[叫天閉塞不下雨](6節),是先知以利亞曾經行過的神蹟,時間正是三年半(路4:25)。[叫水變成血](6節)是摩西在出埃及時曾經行過的神蹟(出7:20)。(6節) [隨時隨意用各樣的災殃攻擊世界]正如神藉著摩西降在埃及的十災。雖然[那兩個見證人]擁有像摩西和以利亞那麼大的權柄(6節),但他們的權柄只是為了完成見證的使命,有特定的範圍和期限。當[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7節)權柄就結束了。[那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7節),可能就是[敵基督](13:1-8)即[大罪人](帖後2:3-4)[那行毀壞可憎的](但9:27)。[交戰](7節)原文是[戰爭]顯示爭戰的對像是一個團體。 [那兩個見證人](3節)預表末世的真教會,所以獸不是一刀就將兩人殺掉,而是率領地上的列國大肆逼迫真教會[與他們交戰](7節)。這一幕代表了歷史上的一切殉道事件,爭戰的結果似乎是仇敵[得勝](7節)了,實際上卻是殉道者完成任務離去了,不必再停留在世上受苦。在原文中[他們](8節)是複數;[屍首](8節)卻是單數,表示他們代表殉道者整體。死亡是忠心的信徒在大逼迫中必然要面臨的命運,正如主對士每拿教會的稱許:[你務要至死忠心,我就賜給你那生命的冠冕](2:10)。[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8節)就是耶路撒冷城外的各各他(太27:33)。 [大城](8節)是[主釘十字架之處]所以可能就是被外邦人踐踏的[聖城](2節)代表魚龍混雜的有形教會。但[大城]也可能代表與神為敵的世界(14:8),更有可能象徵有形教會與世界已經摻雜在一起了。在舊約中,[所多瑪](8節)是道德敗壞,罪孽深重的代名詞(創18:20)代表不敬虔者的下場(創19:24)。[埃及](8節)是世界的象徵,也是以色列人曾經為奴的地方(出13:3)。 [各民,各族,各方,各國](9節)代表全人類。猶太人非常重視死者的安葬[不准把屍首放在墳墓裡](9節)就是故意羞辱死者,比喻世人對真教會的藐視和侮辱。第9節的第一個[屍首]原文是單數,代表殉道者整體。第二個[屍首]原文是複數,指每位殉道者。[住在地上的人](10節)就是不信主的世人。他們與寄居地上的信徒正好相反(彼前2:11)是世界為家,以罪孽為食,所以排斥真理,恨惡福音,從心底喜歡兩位見證人被殺,因為福音定了不信者的罪(約3:18),[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10節)。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抵擋神的世人大禍將至,卻為真教會遭受逼迫而[歡喜快樂,互相饋送禮物](10節),實在是非常可悲。
思想:今天,許多教會充斥著貪愛世界,離棄真理的外邦人,名義是[聖城],實際上已經成了[所多瑪]和[埃及]。面對世界不斷扭曲的價值觀,或許我們會無奈接受,甚至隨波逐流;但我們有否願意為主成為橄欖樹,世上的燈台;為主在這個世上勇敢作主的見證呢?
祈禱:親愛主,我們真面對世界不少的攻擊,試探,每日都有不少的挑戰,我們需要主你保守我們,更需要主每日光照引導我們,使我們能作你的燈台,為主你勇敢作見證。阿們!

啟示錄 11:1-3啟示錄 11:1-3


1-13節的異象,可能就是[小書卷](10:2)的內容。 [小書卷]吃時[甜如蜜],[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10:10),象徵教會在最後的大逼迫中為主作見證時的挑戰。[葦子](1節)是用來度量,數算的蘆葦竿(21:15-16),凡被量過的,就是被神分別為聖,蒙神保護的(2節)。正如先知以西結在異像中所量的(結40:5-42:20),是[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結42:20)。[杖](1節)是猶太人所採用的長度單位,相當於六肘。當時耶路撒冷的聖殿已經被毀,所以[神的殿](1節)是代表教會(林前3:16)。在大逼迫中,屬神的教會將蒙保守(7:3)。[在殿中禮拜的人](1節)代表真正重生的信徒[父神的祭司](1:6;彼前2:9)。在大逼迫中,神將保守一切敬畏祂的忠信信徒。[殿外的院子](2節)指外邦人院,是留給外邦人的。外邦人院看起來是聖殿的一部分,其實不屬於聖殿的範圍,而是[給了外邦人的](2節)。[外邦人]代表不屬神的人(帖前4:5)他們在大逼迫中不會蒙神保守,所以[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2節)。[聖城](2節)指耶路撒冷(賽52:1)其中既有[殿外的院子]裡有名無實的外邦人,也有[在殿中禮拜的]忠心信徒。在末後的日子裡,正如先知但以理(但8:13),以賽亞(賽63:18)和主耶穌(路21:24)所預言的,神將允許外邦人[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3節),為要顯明[那兩個見證人](3節)。[四十二個月]就是[一千二百六十天](3節;但12:11),三年半,[一七之半](但9:27)。[聖城]被外邦人踐踏的時間既是被神允許的,時間也是受神限制的,這[四十二個月]既是[聖城]被外邦人踐踏的[四十二個月],也是[神的殿]蒙神保守的[四十二個月],更是兩個見證人傳道的[一千二百六十天]。這段時間可能就是大災難的後三年半,因為[外邦人的日期](路21:24)要等到大災難末期才結束。聖經中多處提到[四十二]:1.兩個見證人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也就是四十二個月。2.婦人在曠野被養活[一千二百六十天](12:6),即[一載,二載,半載](12:14),也就是四十二個月。3.獸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13:5)。4.但以理的異像中,聖民將交在第四獸手中[一載,二載,半載](但7:25;12:7)也就是四十二個月。5.主前168年6月,安提阿古四世蹂躪耶路撒冷,主前164年12月馬加比潔淨聖殿,正好[四十二個月]。6.[當以利亞的時候,天閉塞了三年又六個月,遍地有大饑荒](路4:25) 也就是四十二個月。7.神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安營四十二次(民33:5-49)。[那兩個見證人](3節)原文指特定的兩個見證人,他們是神早已預備好的。 [兩個]在聖經裡是見證的數字(申17:6)。[毛衣sakkos](3節)原文是[毛布](6:12)[麻衣]用作喪服。證人所傳的信息,實際上就是向不信者報喪,所以會[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10節)我們無法確定[那兩個見證人]的身份,合理的猜測包括:1.士每拿(2:8)和非拉鐵非(3:7)教會所代表的忠心教會。2.摩西和以利亞,他們是舊約結束時所預言的人物(瑪4:4-6),又曾在登山變像時與主耶穌一同顯現(太17:3)。3.以諾和以利亞,聖經中惟獨他們兩位未嚐過死味(創5:24;王下2:11)。4.所羅巴伯和約書亞,他們與兩棵橄欖樹及金燈檯有關(4節;亞3:8-4:14)。約翰引用撒迦利亞的異象,是要表明這兩個見證人身份,就好像作祭司的約書亞及作王的所羅巴伯那橄欖樹的油是神給那燈台,橄欖樹是象徵神的靈,是神的靈充滿這二個見證人,叫他們能完成神給他們的使命。1.燈台代表教會(1:12-2:5)舊約預言神子民末世會領受聖靈 (珥2:28-32;徒2:17-21)而新約教會成為應驗。2.兩位見證人表示但7;21中的聖民是指聖約團體。因此,這裡提到的兩位見證的見證者不是個人,而是代表整體的教會,作為基督的忠心先知為證者。 思想: 作者藉著兩個見證人的敘述方式,執行基督的:宣告和預言,導致撒旦的攻擊,迫害和暴力死亡,世界看著他們的受害者(啟1:7)世界歡欣鼓舞,然後藉著在雲中的升天得著複活和平反辯護。都要讓正在世間受苦中的信徒明白生命的神有旨意,更讓帶出神給我們公義的安慰。在我們信仰生活中受苦,委屈有否相信神的知道,神的公義呢? 祈禱:親愛主,你是公義慈愛的主,你知道我們生命的苦,更明白我們生活所面對的困難,這一切都在主你的旨意中,求主使我們知道生命中有你的旨意,更使我們在困苦中都見證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