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各書 1:1-8雅各書 1:1-8


【雅各書】的原文是希臘文,又稱為[雅各的信Epistle of James]。教會傳統認為,本書的作者是[主的兄弟雅各](加1:19)。他不是十二使徒之一,而是主耶穌的肉身兄弟[公義者雅各James the Just](優西比烏【教會史】卷2第23章第4節)在猶太人佔主體的耶路撒冷教會[被稱為教會柱石](加2:9)。因此,他有足夠的影響力勸勉[散住十二支派的人](1節)。大約主後62年,在羅馬巡撫非斯都去世,新巡撫到任之前,大祭司亞那二世(Ananus II )乘亂將雅各處死(【猶太古史】卷20第9章200-203節。(1節) [神和主耶穌基督僕人]顯示主耶穌基督與神同等(腓2:6)兩者可以相提並論。在主耶穌復活以前,雅各並不相信祂(約7:5);但主耶穌復活以後,雅各卻成了門徒(林前9:5)承認復活的主耶穌就是那位彌賽亞基督,從此一生由主耶穌基督支配掌管,不再以主耶穌的兄弟自居,而是自稱[主耶穌基督僕人]。[散住十二支派之人](1節)指居住在羅馬帝國各地的猶太基督徒(2:1)。主前63年有一批猶太人被羅馬將軍龐貝擄到羅馬為奴。而數百萬希臘化的猶太人則是為尋求更好的生活而定居於敘利亞(如安提阿,大馬士革)埃及(如亞歷山大)小亞細亞(如以弗所)和地中海沿岸的各大城巿,主要從事貿易。正因為如此,福音透過散居的猶太人很快傳遍了羅馬帝國。[請……安chairo]是希臘書信典型的問候方式(徒15:23;23:26)原文在別處又被譯為[喜樂](帖前5:16)[平安](太28:9)。2-8節的主題是[在試煉中忍耐禱告]。第2節的[喜樂chara]原文源自第1節最後的[請…安chairo]兩者諧音,把兩個段落連結起來,表明2-4節所教導的內容,就是為了讓收信者得著喜樂。當時各地的猶太信徒正[落在百般試煉中](2節)遭遇各種難處和逼迫,但雅各卻勸勉他們不要焦慮,沮喪,抱怨或灰心,而是滿有[大喜樂]( 2節);不要把試煉當作懲罰,咒詛或羞辱,而要知道那是神用來熬煉我們信心的[試煉](3節)。[試驗]原文指金銀被火熬煉的過程(彼前1:7),可以煉淨雜質,驗明真偽。逆境的熬煉可以煉淨我們的信心,並且使我們認識到信心的真實性,從而得著強化,產生[忍耐](3節),更加堅定,持久地面對困難。第4節[忍耐]只是讓我們得著屬靈益處的開始(羅5:4-5)若要讓[忍耐]發揮完全的功用,就不能走捷徑,而要在[忍耐]中接受神恩典的訓練(多2:11-12)讓患難使我們屬靈的視線更加清晰,視野更加寬闊(詩18:19)。第5節的[缺少leipo]原文與第4節最後的[缺欠leipo]是同一個字,把兩段連結起來,顯示5-8節所求的智慧,是為了[讓忍耐發揮完全的功用,使你們能又完全又完整,一無所缺](4節)。當我們面臨困境的時候,默然忍受已經很難了,怎麼還能把[落在百般試煉中](2節)當作[大喜樂](2節)呢?如果做不到,我們就應當向神承認自己是[缺乏智慧的](5節),大膽地求神賜下能帶來喜樂的智慧(約16:24)而不只是賜下[忍耐] 。神是[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神](5節),無論我們多麼失敗,多麼軟弱,只要我們迴轉認罪,承認軟弱,祂都不會斥責我們。能幫助我們用喜樂面對試煉的[智慧],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屬靈的判斷力和正確選擇的能力(箴2:10-19)使自己能[心意更新而改變](羅12:2),讓主的喜樂使自己的喜樂可以滿足(約15:11)。[憑著信心求,一點不疑惑](6節),是正確祈求屬靈智慧的態度。這[信心]既不是自信,也不是[正面,積極,肯定的思想]而是根據神的應許。因此,我們若憑信心求智慧,神必賜給我們,讓我們的[喜樂可以滿足]。相反,[那疑惑的人](6節)對神的應許並沒有把握,態度[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風吹動翻騰](6節)。沒有信心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什麼](7節)。[心懷二意的人](8節),一面想跟隨神,一面又留戀世界;一面想得著益處,一面害怕試煉。結果既被神厭惡,又被世界拋棄;就像在曠野飄流的以色列人,既不能回到埃及,又不能進入迦南,結果死在曠野,不能進入屬靈的安息。 思想:人在困境中總是難免心亂如麻,盼望趕快熬過去,但神的心意卻是要我們的信心和生命在試煉中成熟到[又完全又完整,一無所有]的地步。主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也知道什麼時候結束。信心的開頭是神的恩賜,信心的成長是神的工作,而神做工的方法就是允許[百般試煉]臨到我們,讓我們的信心經過一次次的[試驗],[訓練我們除去不敬虔的心和世俗的情慾,在今世過克己、正直、敬虔的生活](多2:12)。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的恩典憐憫,主你知道我們的處境,更知道我們的軟弱,求主使我們縱使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我們有缺乏智慧的,求那厚賜與眾人,也不斥責人的主你,因主你必賜給我們。阿們!

希伯來書 13:9-25希伯來書 13:9-25

[那諸般怪異的教訓](9節)都是從前的傳道者沒有教導過的,而是來自猶太教。屬靈的生命只能[靠恩得堅固](9節),讓[施恩的聖靈](10:29)來堅固,剛強。(9節) [靠飲食]就是倚靠人的獻祭和行為。[飲食]可能是指先被獻上為祭,然後由獻祭者享用的平安祭(利19:5-6)。新約的信徒[靠恩得堅固才是好的,並不是靠飲食](9節),因為我們另外有一個祭壇和祭物(10-12節):1.新約的祭壇比喻十字架,[上面的祭物](10節)比喻基督。2.這祭物[是那些在帳幕中供職的人不可同吃的](12節)。因為基督是[一次永遠的贖罪祭](10:12)[牲畜的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作贖罪祭](11節)。舊約贖罪祭分兩種:若祭祀的血沒被帶進聖所,祭司應當吃掉祭物(利6:26);若是血被大祭司帶入聖所(利4:5)祭司就不可吃(利6:30),祭物必須[被燒在營外](11節)。3.舊約大祭司[一年一次](9:7)在贖罪日帶著血進入至聖所,為自己和百姓贖罪(利16:27),使他們[在耶和華面前得潔淨,使盡一切的罪愆](利16:30)。同樣,[耶穌要用自己的血叫百姓成聖] [也就在城門外受苦](12節),被釘在耶路撒冷城外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太27:33),就像贖罪日的祭品[被燒在營外]。13節比喻猶太信徒脫離棄絕主的猶太教,甘心被猶太社群驅逐。14節這是信徒應當跟隨基督[出到營外]的原因和目的。當基督再來的時候,地上[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12:27)。當年輝煌的羅馬城、亞歷山大城,耶路撒冷城,如今早已成為廢墟。在新約的祭壇上,信徒的屬靈獻祭[要靠耶穌](15節),因為祂是我們的大祭司。15-16節列舉兩種[神所喜悅的](16節)祭物,都是屬靈的平安祭,是刻意與第9節物質的平安祭作對比:1.[常以頌讚為祭獻給神](15節),這是[與神相交](約壹1:6),動機是因為愛神。神喜悅祂的百姓[以感謝為祭獻與神](詩50:14)這是[承認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15節)。感謝祭是一種平安祭(利7:12)人越認識神,越充滿感恩。2.[行善與捐輸](16節)這是與弟兄[彼此相交](約壹一7),動機是因為愛神而愛弟兄(約壹4:20-21)。[行善與捐輸]的對象雖然是人,但實際上是向神獻上的平安祭(利3:1-17)。17節的主題是[順服現在的教會領袖]信徒不能因為同為弟兄而輕看教會領袖,必須[遵從那些引導你們的,並且要順服](17節),這實際上是順服神。而教會領袖的首要責任,是為信徒的靈魂警醒,若只是關心教會人數的增長,各種工作的開展,卻不能照看,造就群羊的屬靈生命,將來就無法向主[交帳]。18-19節是作者請收信者代禱,顯示作者與收信者的關係密切,也顯示作者非常注重代禱的功效。雖然代禱並不能搖動神的手,但卻能使代禱者的信心更長進,與神更親近。18節代禱的原因不明,可能因為作者改變了行程(19節)。20-21節是作者為收信者祝禱。這段禱告意味深長,蘊含豐富的真理:1.[願賜平安的神](20)使人[從死裡復活的神](20節)[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穌](20節),這三個稱呼對於面臨逼迫的信徒是極大的安慰和鼓勵。2.主耶穌是獻上[永約之血](20節)的[大祭司](9:11),也是[群羊的大牧人](約10:11-18)。父神[憑永約之血](20節)使主耶穌從死裡復活,表明祂的獻祭已經蒙神悅納,也證明以祂的獻祭為基礎的新約已經確立了。3.神[在各樣善事上成全你們](21節),目的要叫我們適合[遵行祂的旨意](21節)。沒有人能靠著自己的努力[遵行祂的旨意],只有神的工作才能使人的工作成為可能:祂先用各樣美善的屬靈恩賜裝備我們(21節),藉著耶穌基督的靈在我們心裡[行祂所喜悅的事](21節)。只有神自己的工作,才能使[榮耀歸給祂,直到永永遠遠](21節)。22-25節是書信的結尾。[略略寫信](22節)指與本信所涉及主題的重要性和難度相比,本信的篇幅並不太長,省略了一些事而未詳細說明(9:5) 比《羅馬書》和《哥林多前書》都短。[勸勉的話](22節),原文為複數,指分佈在本信中的勸勉。提摩太是本信惟一提到名字的人,作者是提摩太的同工,很可能也是保羅的同工。提摩太很可能是保羅殉道後被囚(提後四6),主後68年尼祿死後被釋放的。[引導你們的各位](24節)指收信教會的長老和同工。[從義大利來的人](24節),可能是定居海外的義大利人。本信可能是寫給羅馬教會的,所以他們也一起向羅馬教會問安。 思想:主 [出到營外,就了祂去]是要我們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主,走十字架的道路,與基督一同受苦。特別指當時的猶太信徒脫離猶太教,放棄羅馬帝國對合法宗教的保護,預備面對各種逼迫,甚至殉道。我們有否看到主的捨己使我們願意作捨己的人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為我們的罪,出到營外,為我們受苦受受死,願我們看看捨己的你,使我們作你真的門徒,使我們更明白十字架,願意為主作捨己的人。阿們!

希伯來書 13:1-8希伯來書 13:1-8

13章的主題是[聖徒超越逆境],與第1章[聖子超越萬有]首尾呼應。1-17節勸勉信徒[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11:28)。雖然他們面對各種逼迫和難處(10:32-34),[必須忍耐](10:36);但卻不是消極地忍耐,而是[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12:12 -13),積極地勝過逆境。為此,1-17節進一步解釋了12:14-15的三項勸勉,這些勸勉是憑信心勝過逼迫和難處的秘訣:1.彼此相愛(1-3節):解釋[要追求與眾人和睦](12:14);2.聖潔生活(4-6節):解釋[要追求聖潔](12:14);3.靠恩堅固(7-17節):解釋[要謹慎,恐怕有人失了神的恩](12:15)。1-3節是[彼此相愛]的勸勉。[彼此相愛的心](約13:35)是信徒的記號。一時的[彼此相愛],和不信的世人並無分別;神所喜悅的是[常存弟兄相愛的心](1節),藉著事奉人來事奉神,不因環境的變化而改變。當時,彼此相愛的常見操練是:1.[用愛心接待客旅](2節),不但朝夕相處的弟兄之間要彼此相愛,還要與素昧平生,無法回報的弟兄彼此相愛。當時旅店很少,名聲也不好,信徒旅行一般借宿當地信徒的家。[不知不覺就接待了天使](2節),是引用亞伯拉罕和羅得的故事(創18:2-3)引導信徒思想:當我們遇見需要接待的弟兄時,是不是也要當把他們當作主耶穌差來的使者呢(太10:40-42)?2[記念被捆綁的人](3節)[記念遭苦害的人]指[各人的重擔要互相擔當](加6:2)探望並服事那些為主受苦的人(太25:36)。[想到自己也在肉身之內](3節),指感同身受(林前12:26)提醒自己:我們都活在肉身裡,若為主的緣故遇到捆綁和苦害,也會有同樣的軟弱,所以應該對弟兄有更多的體諒、同情和扶持。4-6節是[聖潔生活]的勸勉。過去和現在一樣,對聖潔生活的主要威脅包括兩個面向:1.淫亂:神所設立的婚姻關係是聖潔的(林前7:14),所以[婚姻,人人當尊重,床也不可污穢](4節)。一切在婚姻之外的[茍合行淫](4節)不但在當時的希臘文化中習以為常,今天也被世界的法律包容,被流行的時尚提倡。但每個信徒都應謹記:[神必要審判](4節)[因為我們的神是烈火](12:29)。2.金錢: [貪愛錢財](5節)會讓我們越來越遠離神,用錢財代替神,滿足自己。古往今來的世人都把無止境的物質慾望當作社會進步的動力,拚命追求更多,更好,更大,但信徒卻[要以自己所有的為足](5節),不把錢財當作偶像。因為世人只能在錢財裡尋求安全感,但跟從主的信徒卻有神無條件的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5節;申31:6,8)所以可以[放膽](6節)地宣告:[主是幫助我的,我必不懼怕;人能把我怎麼樣呢](6節;詩118:6)。7-8節的主題是[效法從前的教會領袖]。第7節信心必然會在那些真正的傳道人的生活中產生功效(11章),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觀察他們一生的成果],來[效法他們的信心]。[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8節),祂始終都是信心的來源和對象,祂啟示的真理永遠不變。因此,過去的傳道人的信心榜樣,可以成為後人效法的典範;過去的傳道人的教導真理,也值得我們[為從前一次交付聖徒的真道竭力地爭辯](猶3)。 思想:世界一切人事物都會改變,但[耶穌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面對我們餘下的生命我們應該追求,期待的是甚麼呢?我們有否願意被不改變的神成為我們真正的生命呢?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一樣的;無論你的公義,信實,慈愛沒有絲毫的改變;唯有你是我們生命的追求,是我們生命的意義,願主使我們真知道你。阿們!

希伯來書 12:12-29希伯來書 12:12-29

信徒若是認識了管教的意義(4-11節),就應當重新振作起來,繼續奔跑信心之路:1.[要把下垂的手,發酸的腿挺起來](12節)引自賽35:3,也是競技場中的比喻,比喻不再疲倦灰心,重新得力。2.[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使瘸子不致歪腳,反得痊癒](13節),引自箴四26,繼續競技場的比喻,比喻不偏離正路,直奔終點。信徒在逆境之中,若要[為自己的腳,把道路修直了]必須做到三點:1.[要追求與眾人和睦](14節)。受過管教的人,才能[結出平安的果子](10節),與肢體彼此相交。2.[要追求聖潔](14節)。一個受管教的人,才能[在祂的聖潔上有分](10節),與神相交,因為[非聖潔沒有人能看見主](14節)。3.[又要謹慎](15節),免得在逆境之後[有人失了神的恩](15節),導致[眾人沾染污穢](15節)屬靈[淫亂](16 [貪戀世俗](16節),失去基督身體的見證。15節引自申29:18。16-17節以掃作為[失了神的恩]的例子:1.以掃的[淫亂],可能指屬靈的淫亂 [貪戀世俗]。2.[他因一點食物把自己長子的名分賣了](16節)[長子的名分]原文是複數,指長子的承受產業的權利,包括雙份的產業(申21:17)成為一家之主等。以掃輕看這名分,為貪一時口腹之欲,就把[長子的名分]賣給了雅各(創25:29-34)。逆境中的信徒最大的試探,就是背棄信仰,放棄[長子的名分]和[天上諸長子之會](23節)中的席位。3.[後來想要承受父所祝的福,竟被棄絕](17節),因為父親的祝福是長子繼承權的一部分,以掃放棄了[長子的名分],所以也失去了父親給長子的祝福。4.[雖然號哭切求,卻得不著門路使他父親的心意迴轉](17節)指父親無法把已經給雅各的祝福轉給以掃(創27:35)所以以掃無論如何[號哭切求]也無法重新得回[神的恩]。這並不是說以掃再也沒有重新悔改的機會,因為以掃所[號哭切求]的並不是悔改的機會,而是父親的祝福(創27:34,38)。這也不是說已經重生得救的真信徒會失去救恩,因為以掃只是有[長子的名分]還沒有真正承受長子的祝福;而真信徒就像已經承受祝福的雅各,是[那將要承受救恩的人](1:14) [那承受應許的人](6:17),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28節),就永遠不會失去。因為基督作為[新約的中保]負責[叫蒙召之人得著所應許永遠的產業](9:15)。18-24節的主題,是[來到天上長子總會]這是信心之路的終點。18-21節是一幅暴風驟雨中的戰兢畫面,象徵舊約之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舊約的信徒在靈裡來到的是[那能摸的山](18節),也就是神頒布律法的西乃山(出19:11)。這山雖然能摸,卻不允許隨意靠近(20節;出十九12-13),親近神的路尚未顯明(九8)。22-24節是一幅暴風雨之後的敬拜畫面,象徵新約之下人與神之間的關係:[錫安山](22節)原指耶路撒冷城南面的山丘,後來被用來代稱整個聖殿山(彌4:2)和耶路撒冷城(賽十32),象徵神國的屬靈治理中心(彌4:7)。新約的信徒在靈裡已經[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邑,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22節),在[永生神的城邑]裡有五樣事物,組成了一個交錯對稱的結構,中心是神:[名錄在天上諸長子之會所共聚的總會]。 [名字記錄在天上],代表公民權。[眾長子],指所有得救的新舊約聖徒,他們都與神的[長子](一6)基督聯合,有權承受神[所應許永遠的產業](9:15)。[亞伯的血所說的](24節)是控告和懲罰(創4:10)從神面前驅逐罪人(創4:14);而[這血所說的](24節)是贖罪和赦免,邀請罪人親近神,所以[更美](24節)。25-29節的主題,是[謹守兒子順服責任]。新約的信徒(22-24節)比舊約的百姓(18-21節)有更大的親近神的權利,也伴隨著更大的順服神的責任。[棄絕在地上警戒他們的](25節)指違背神在西乃山透過摩西頒布的律法(18-21節)。[違背那從天上警戒我們的](25節)指違背神從天上藉著祂兒子向我們啟示的福音。[當時祂的聲音震動了地](26節),指神在西乃山上頒布舊約律法(18-21節)。[再一次我不單要震動地,還要震動天](26節),引自該2:6。 [再一次],指主耶穌再來時要施行審判,把一切能[被震動的]( 27節)暫時之物都除去,只有[那不被震動的](27節)永恆事物得以常存。在審判的時候,[被震動的]都是沒有價值的,包括一切舊造和猶太教。 思想:雖然新約的信徒仍在[尋求那將來的城](13:14)但在靈裡已經[得了不能震動的國](28節),成為神的長子(23節)。因此,我們不但不能在逆境中退後,還應當用感恩回應;而感恩的表現,是[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28節),因為[神乃是烈火]( 29節)新約和舊約是同一位神(18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要領我們生命到那永不震動的國,因世界有很多的改善,一切的事物都是幻變,真的沒有一樣事物能讓我們生命安穩平安;唯有是主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