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示錄 啟示錄 19:9-16

啟示錄 19:9-16

天使吩咐你要寫上: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又強調:這是神真實的話,顯示這句話非常重要。[凡被請赴羔羊之婚筵的],就是與國度有分的人(可14:25)信徒既是新婦,也是賓客。[有福了]是因為這不是人配得的,而是神主動的恩典。[這是神真實的話],是對當時的讀者,苦難中的教會的恩言,因為他們都是有福的。這是啟示錄中的第四福(1:3;14:13;16:15;19:9;20:6;22:7,14)。把天使誤認為主來敬拜,是使徒約翰所犯的兩次同樣的錯誤(19:10;22:8-9)。他特地將兩次細節記錄下來,提醒信徒不可敬拜天使和人,更不可敬拜自稱為神的凱撒,唯獨要敬拜神。正當約翰等待新郎出場的時候(7節),卻突然出現了一位騎白馬的戰士(11節)。天開了指主再來時公開的降臨,那時祂不再隱藏在空中雲裡(帖前4:17),而是眾目都可以看見祂(1:7;徒1:11)。白馬象徵勝利。騎在馬上的就是基督,祂第一次來的時候是謙卑和和地騎著驢第二次再來的時候將騎著爭戰得勝的[白馬]。稱為誠信真實指基督的再來信實地成就了祂的應許(約14:3)。祂審判,爭戰,都按著公義而不是為了報復,征服。祂是一位審判官(賽11:3),也是一位戰士(賽63:3);審判帶來了爭戰[爭戰]完成了[審判]。祂的眼睛如火焰象徵基督的審判乃是根據祂的鑑察,沒有任何事情能夠向祂隱瞞(1:14;2:23)。基督更是[頭上帶著許多冠冕],因為祂才是統治萬方的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名字原文是單數,代表基督的所是。除了祂自己沒有人知道,象徵神還有隱密的一面,受造者永遠無法完全了解造物主。祂穿著濺了血的衣服,指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因為此時尚未開戰(19-20節),酒榨還未被踐踏(15節)。基督的得勝不是因為祂流了別人的血,而是因為祂流了自己的血。祂的名稱為神之道指基督是神的生命之道,只有使徒約翰這樣形容過(約壹1:1)。在天上的眾軍指天使(15:6)也包括那些至死忠心的殉道者(17:14)。在舊約時代,列國最強大的武器是戰車,所以神的[眾軍]總是駕著戰車出現(王下2:11)。但在新約時代,羅馬帝國的強敵安息帝國最令人生畏的武器卻是輕騎兵,所以神的[眾軍]像帕提亞人一樣騎著白馬出現。聖靈所啟示的異象,往往是用當時的讀者最能理解的畫面,闡明神永恆的心意。用鐵杖轄管他們象徵基督掌握全權(詩2:9),無人能反抗。[轄管]和[踹踏]的主詞原文都是一個加重語氣的[祂],表示得勝是基督自己做成的,天上的眾軍只是跟隨。踹踏全能神烈怒的酒榨,引自先知以賽亞的預言(賽63:2-3)象徵神的仇敵最終徹底覆滅。大腿代表基督踹全能神烈怒的酒榨的能力所在。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顯示基督統管萬有,祂的權柄和能力超乎地上的萬王和萬主。
思想: 這段經文呈現兩個對比鮮明的圖像:婚宴的溫柔與戰場的威嚴。羔羊的婚宴;是愛與團契的高峰,提醒我們神救贖的目的是要與我們建立親密的關係。被邀請參加這宴席是「福」,但這福分不是自動賦予,而是給那些回應祂呼召的人。這呼喚我們珍惜救恩,並活出相稱的生命。們是否意識到被邀請參加羔羊婚宴是何等的恩典?
禱告: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邀請我參加祢的婚宴,讓我成為祢救贖的子民。我敬畏祢的威嚴,因祢是忠信真實的君王,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求祢潔淨我的心,使我預備好迎接祢的再來。在這動盪的世代,幫助我信靠祢的權能,活出祢真理的見證。阿們。

Leave a Reply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Related Post

啟示錄 2:8-11啟示錄 2:8-11


[士每拿](8節)是以弗所北方約70公里的一個港口城市,是富饒的赫耳墨斯(Hermus)河谷出海口,與以弗所共爭[亞細亞第一城]的榮譽。這是一座允許保留原有法律的自由城,但也是第一個建造羅馬女神(Dea Roma)廟的城市,更是亞細亞省最早開始敬拜凱撒的城市。保羅在第三次傳道旅程中,曾在以弗所傳道兩年多(徒19:10)士每拿教會就是在那時建立的(徒19:26)。[士每拿]的意思是[沒藥]象徵受苦。主耶穌向士每拿教會的自稱引自一18。士每拿商業發達,文化先進,市容美麗,在政治和宗教上都有重要的地位,但主卻宣告,榮耀的基督才是[那首先的,末後的](8節),世人一切的驕傲成就,在祂面前都黯淡無光。士每拿是一個被毀重建,死而復活的城市,但主卻宣告,復活的基督才是[死過又活的](8節)。因此,教會所受的患難都在主的允許和掌管之中,絕不能越過祂所劃定的界線。主是死過的,我們可以相信祂能[體卹我們的軟弱](來4:15);主也是用復活向死亡宣告得勝的,我們可以信靠祂能讓我們[至死忠心](10節)。[患難](9節)原文是單數,指逼迫所帶來的苦難。希臘文有兩個字表示[貧窮],一般的[貧窮penes](林後9:9)是指沒有多餘,而這裡的[貧窮ptocheia](9節)卻是指一無所有。士每拿城的經濟繁榮,但市民強烈效忠羅馬,猶太勢力強大,信徒受到主流社會的排擠,可能因此貧窮到一無所有的地步。士每拿信徒又經[患難],又受[貧窮],可謂雪上加霜,但主不但沒有深表同情,反而說:我[知道](9節)!因為這些遭遇毫不意外,都是神的旨意。但主又說:[你卻是富足的](9節)因為主[知道],這些遭遇都會增加他們在天上的獎賞。 (9節) [那自稱是猶太人]指逼迫信徒的猶太教徒,他們雖然生來就是猶太人,但卻算不得[真猶太人](羅2:28-29)。[撒但]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控告者,毀謗者,這些猶太教徒被撒但利用,[控告我們弟兄](12:10)雖然自稱是[耶和華的會眾](民20:4),實際上卻是[撒但一會的](9節)。士每拿教會的逼迫則來自猶太教。當地的猶太人口眾多,很有影響力,有一次為美化市容就捐出了一萬得拿利烏(Denarius),相當於一萬個工人一天的工資。這些人特別痛恨教會,主後155年,使徒約翰的門徒坡旅甲(Polycarp,主後69-155年)在士每拿殉道,當地猶太人竟在安息日撿拾木柴到刑場,參與燒死了坡旅甲。羅馬帝國並不長期關押犯人,通常是輕罪罰款,重罪流放,更嚴重的處以死刑。所以[下在監裡](10節),是指等候裁決,上訴或執刑,過一段時間就能知道結果。在教會被羅馬政府逼迫的時代,被關押的信徒很少被無罪開釋,結局通常是被處死。但主卻提前告訴他們:[你將要受的苦你不用怕](10節)![十]在聖經裡是個完全的數目 [受患難十日](10節)引自但以理的十天試驗(但1:12-15)顯示這[試煉](10節)是完全的,但與[第二次的死](11節)相比,時間是短暫的,程度是有限的。[務要至死忠心](10節)指那幾位被[下在監裡]的信徒必須在死亡和背道之間作出選擇。士每拿的世俗市民對羅馬帝國忠心,天國的國民也當對神盡忠。[生命的冠冕](10節)指信徒經過[試煉]之後,最終能得著永生的喜樂和榮耀。士每拿有亞細亞省最有名的運動會和競技場,用冠冕作比喻,令他們印象深刻。給士每拿教會的信是最短的一封,他們面臨[患難,貧窮],但卻和非拉鐵非教會一樣,沒有內憂,只有外患,主耶穌只有稱讚,沒有責備。得勝的信徒即使殉道,但也[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11節)而不肯[至死忠心](10節)的人並沒有重生的生命,雖然能暫時躲過有限的一死,但最終身體還會死亡,並且將與神永遠隔絕,遭受無限的[第二次死的害]。 思想:教會的歷史表明,患難是主潔淨教會的工具。神的旨意並非讓信徒免去一死(約21:23),而是應許[得勝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因此,我們在軟弱中所需要祈求的恩典(林後12:9)不是讓我們病得醫治,化險為夷,而是使我們能靠主得勝。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讓我們能成為你的門徒,你樂意要我們走你走過的路,你為我們受苦,受害,使我們明白主你生命的經歷,使我們更像你,更貼近你。願我們一生跟你的腳步,無論是生,是死都願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大。阿們!

啟示錄13:5-10啟示錄13:5-10

這獸的[口]和[權柄]都是[賜給它](5節)的,顯示敵基督本身並無能力和權柄,它的能力和權柄都是撒但給它的,也是神所允許的。這獸和但以理異像中第四獸的小角一樣(但7:8)也是滿口[誇大褻瀆的話](6節)。但它只是用來成就神旨意的工具(17:17)所以權柄是有限的,只能[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5節)。它所得到的權柄包括:1.[向神說褻瀆的話](6節)抵擋神,否定神,自以為神;2.[與聖徒爭戰](7節),逼迫信徒,攻擊教會;3.[制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7節)控制全球,建立多元化的大政府。獸任意而行的日子只有[四十二個月]不能越過神允許的期限,信徒受苦的時間都是神所計算好的。因為[四十二個月]與神帶領以色列人在曠野中安營四十二次相呼應(民33:5-49);而在以利亞時代三年半的大饑荒中(路4:25;雅5:17)。不管實際時間是多長,這[四十二個月]都是外邦人得勝的時期(11:2)同時也是教會蒙神保守的時期(12:6)更是信徒為主做見證的時期(11:3)。(6節) [褻瀆神的名]就是褻瀆神自己。對最初的讀者來說,多米田皇帝要求百姓尊他為神,正是[褻瀆神的名]。將來,敵基督要[抵擋主,高抬自己,超過一切稱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裡,自稱是神](帖後二2:4)。[祂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6節)就是[神的殿](11:1)即神的教會。[聖徒](7節)就是那些[守神誡命,為耶穌作見證的]的真信徒(12:17)包括猶太人和外邦人。[凡住在地上](8節)的人,指那些抵擋神的世人。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後[拜獸](4節)的人本主義教育體系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拜獸]的老師教出了越來越多[拜獸]的學生,世人越年輕,越[拜獸],[拜獸]的文化日益成為社會的主流。但是,[拜獸]的人都是沒有被神預定的,他們的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8節)。相反,無論是過去拒絕敬拜凱撒的殉道者,還是今天不肯隨從世俗的信徒,他們的名字早已被記在生命冊上,所面臨的逼迫和難處都在神永恆的計劃之中,地獄的權柄在他們身上並沒有能力![凡有耳的,就應當聽](9節),這是聖靈特別提醒受逼迫的信徒:下面一句話非常重要,因為這是信徒與獸爭戰的原則:[聖徒的忍耐和信心就是在這裡](10)。第10節引自先知耶利米的預言:[耶和華如此說:定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為刀殺的,必交刀殺;定為飢荒的,必遭飢荒;定為擄掠的,必被擄掠](耶15:2)。一方面,這是在鼓勵信徒:神是公義的[擄掠人的,必被擄掠](10)逼迫神百姓的人必遭公義的刑罰。受苦的信徒可以放心,仇敵不會永遠誇勝,神只允許獸[任意而行四十二個月](5節),連獸的勢力都在[遵行祂的旨意](17:17)而拜獸者的痛苦將是[直到永永遠遠](14:11)。因為,我們要信靠公義,信實,全能的神始終掌管一切。另一方面,這也是在提醒教會:我們得勝[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12:11)[用刀殺人的,必被刀殺](10節)倚靠肉體的,必被肉體所害。信徒唯一的武器就是[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6:17)不能以暴制暴,靠血氣抗爭。因此,我們在逼迫中應當用[忍耐與信心]觀看神的作為,[直等到神的話都應驗了](17:17)。 思想:或許歷代的信徒都會好奇地問那獸是誰WHO?更期待何時發生WHEN?但作者卻要我們明白如何HOW!面對逼迫,困苦;正是歷世歷代信徒一次又一次面對生命的逼迫,困受,神的話是如何教導我們面對。面對黑暗的日子時,甚至要面對像獸如此兇惡可怕的敵人;神給了我們那兩樣武器叫我們可以得勝!就是聖徒的忍耐和信心(10節)。 祈禱:親愛主,感謝你一直在歷史中作王掌權,儘管歷世歷代信徒面對不少的逼受,困苦,生活因信仰面對的委屈;甚至面對好像獸如此兇惡,可怕的權勢;但你仍然掌權,你是永遠的主,永在的王。求主教導我們面對在世的困苦,委屈的生活;使我們更堅忍和忠心信靠你。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