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 啟示錄

啟示錄 21:5-10啟示錄 21:5-10

坐寶座的,指神自己。我將一切都更新了意思是[新造]。不是把外型裝修成新的,而是本質上也是新的。因此,神特地提醒你要寫上;因這些話是可信的,是真實的祂親自向當時受苦的信徒,也是向歷世歷代所有的信徒宣告:看哪!我造新天新地;從前的事不再被記念,也不再追想,一切都將是神所想。神說都成了,也就是[萬事都成了]一切救贖的計劃都按部就班地成就了。不但舊天舊地的拆毀成了而且新天新地的重建也[成了]。阿拉法是希臘文的第一個字母(大寫Α,小寫α),俄梅戛是希臘文的最後一個字母(大寫Ω,小寫ω),兩者合在一起,代表一切事物的開始和終結,顯示神是歷史的主宰。凡是神所開始的工作,祂必負責完成(1:8;21:6)。[我是初,我是終]這正是神藉著先知以賽亞所宣告的:耶和華-以色列的君,以色列的救贖主-萬軍之耶和華如此說: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後的;除我以外再沒有真神。那時,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生命泉的水將被白白賜給那口渴的人喝。而能得著這白白恩典的,都是認識到自己靈裡飢渴,有屬靈需要的人(約4:10)。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與主耶穌向地上七教會得勝者的呼召首尾呼應。[得勝的]信徒因著裡面有神兒子基督的生命,恢復了神兒子的身分,可以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表明得勝者個人與神之間有特殊的親密關係,因為神自稱[我],又用單數的[他],而不是說他們。神親自應許:得勝的,必承受這些為業:我要作他的神,他要作我的兒子,人若不渴慕成為神的兒子,不追求承受產業,很可能根本就沒有被揀選,沒有重生得救。那些膽怯的,不信的,可憎的,殺人的,淫亂的,行邪術的,拜偶像的,和一切說謊話的,就是永遠沉淪者。這些沉淪者包括:[膽怯的],特別指那些有獸印,拜獸像的人不信原文又被譯為不忠心疑惑不可信意思包括不信,不忠心。人若[不信]神,在獸的淫威面前就無法至死忠心。[可憎的]在舊約中特指敬拜假神(申29:17)違反第一誡(出20:4-6)。[殺人的]包括殺人和仇恨(太5:21-22)違反第六誡。[淫亂的],包括[動淫念]和犯姦淫違反第七誡(出20:14)。[行邪術的],包括交鬼,占卜等,違反第一,三誡(出20:3-7)。[拜偶像的]包括用金牛犢來代替神(王上12:28)違反第二誡(出20:4-6)。[一切說謊話的]包括一切白謊,黑謊和異端,違反第九誡(出20:16)。這些沉淪者與撒但,敵基督和假先知的結局一樣,也是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這是第二次的死新婦羔羊的妻都代表教會(弗5:27),也就是新耶路撒冷。 [新婦]是新娘,這稱呼只適用於羔羊婚娶的時候。而[羔羊的妻]表示已經成婚,這個稱呼適用到永永遠。結婚象徵教會與基督合而為一,在永世中永遠是[羔羊的妻]。 我被聖靈感動,表示像舊約先知的靈向聖靈完全敞開,準備好接受異象。天使要將新婦指給約翰看,但約翰所看到的卻是從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耶路撒冷。基督的[新婦]既是人,也是城。神所要得著的是人,也要將我們改變成活石,靠著祂同被建造,成為神藉著聖靈居住的所在
思想:神的美好宣言:祂更新萬物,賜得勝者兒子的名分,預備聖城為我們的家。這不僅是末世的應許,更是今日的激勵。當我們聽見[成了],我們知道基督已勝;當我們看見新耶路撒冷,我們得著方向。我們有否將眼光放在地上而非天上?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賜下更新的應許與聖城的異象。祢的話可信,祢的恩典白白賜下,祢呼召我們得勝。求祢加力我們,在試煉中持守信仰,仰望屬天的家鄉。願祢的靈引導我們,直到進入祢的榮耀。阿們。

啟示錄 21:1-6啟示錄 21:1-6

21:1-22:7所描述的是[永世的教會-新耶路撒冷]與本書開頭今世的教會-七教會首尾呼應。整本聖經從神的創造開始(創1:1),以神的新造結束(5節);從伊甸園開始(創2:8)以新耶路撒冷結束。新天新地的榮耀畫面(1-8節)與可怕的火湖(20:11-15)形成了鮮明對比:1.[新天新地]是神的新造(賽65:17)也是神的恢復,神要把人和萬物恢復到祂起初創造的心意裡。2. [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翻版。但在新天新地裡,天上的玻璃海沒有了,不再有人與神之間的隔閡(3節);地上的海也不再有了,不再有藏污納垢的地方和動盪不安的來源。3.[新天新地]並不是舊天地的重建。神將一切都更新了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新天新地]裡不再有七樣事物:,死亡,悲哀,哭號,疼痛,咒詛黑夜。對羅馬帝國的居民來說[海]意味著最重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也意味著動盪不止,兇險無常,在舊約裡象徵惡和騷動不安的源頭(賽57:20)。在[新天新地]裡,[海也不再有了]意味著不再需要貿易和資本,不再需要人類的任何制度,也不再有罪惡和動盪。(2節) [聖城新耶路撒冷]象徵歷世歷代聖徒的總合,代表永世的教會,就是天上的耶路撒冷。她是屬天的,出於神的,所以由神從天而降。新約時代的猶太人也普遍相信,新耶路撒冷要在彌賽亞降臨時顯現。預備好了象徵所有重生得救的信徒都已經完全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帶著基督的榮耀2:10)就如新婦裝飾整齊,等候丈夫。約翰寫《啟示錄》的時候,地上的耶路撒冷已經在主後70年被羅馬軍隊摧毀。但信徒將來永遠的居所不是在地上的耶路撒冷,也不是在天上,而是[從神那裡從天而降]的[聖城新耶路撒冷]。那時,並不是[新天]是神的居所[新地]是人間樂土,而是[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新天]與[新地]之間不再有隔閡神的帳幕在人間。祂要與人同住。 (3節)這是宣告應驗了神對亞伯拉罕(創17:7)和摩西(出19:5)的應許: (結37:2736:28;耶31:3)。救贖的目的,就是要恢復人與神親密無間的關係。現在神親自宣告:一切救贖的計劃已經成就,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希臘文帳幕skene與希伯來文[居所shekinah]的發音和意義都相近。在新約中只有使徒約翰使用過(7:15;12:12;13:6;21:3;約1:14)在本章譯為同住。[帳幕]在舊約中像徵神榮耀的同在(出25:9)為了達到救贖的目的,神的工作計畫是:首先,神啟示了會幕的樣式(出25:8)和聖殿的樣式(代上28:12),作為預表 (加4:4);主耶穌將教會建造成神與人同在的基督身體(弗4:12),屬靈聖殿(弗2:21-22);最後,神在永世的教會[聖城新耶路撒冷]裡永遠與人同住:[要照所安排的,在日期滿足的時候,使天上,地上,一切所有的都在基督裡面同歸於一。 死亡罪的工價,是人在伊甸園墮落後所陷入的咒詛(創2:17)。現在罪已經被徹底對付,死被得勝吞滅撒但,獸,假先知,海,死亡和陰間都過去了人已經被神完全恢復,因著罪而來的悲哀,哭號,疼痛也將成為過去。這正是先知以賽亞所預言的:耶和華救贖的民必歸回,歌唱來到錫安;永樂必歸到他們的頭上;他們必得著歡喜快樂,憂愁嘆息盡都逃避
思想:神給我們的美好應許:新天新地帶來盼望,神的同在醫治傷痛,生命泉的恩典更新生命。這不僅是未來的圖景,更是今日的安慰與動力。當我們看見神的計畫,我們就能在試煉中站立,在服事中喜樂。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賜下新天新地的盼望。祢與我們同在,擦去我們的眼淚;祢白白賜下生命泉的水。求祢讓我們活出這盼望,在痛苦中信靠祢,在服事中榮耀祢。願祢加給我們力量,直到進入祢的聖城。阿們。

啟示錄 20:11-15啟示錄 20:11-15

11-15節是[寶座前的審判]與異象開始的寶座前的敬拜首尾呼應。白色大寶座是為結束舊造,帶進新天新地所設立的審判台(羅14:10)。[白色]代表公義,聖潔,得勝。坐在上面的是父神(4:2,9)而基督則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邊天地都逃避,再無可見之處了因為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預備迎接即將出現的新天新地。第六至十九章,是神在歷史中施行審判;而在這裡,神所審判的是歷史本身。[白色大寶座]前的審判受審的是在頭一次復活裡無分的死人,時間在千年國度以後,新天新地以前,為要判斷誰有資格進入新天新地(11-15節)。死了的人指一切在頭一次復活裡無分的死人,他們將復活定罪無論大小指無論尊卑貴賤,階級高低都站在寶座前接受審判。案卷指記載各人一生行為的書卷(但7:9-10)。生命冊就是蒙神賜下永生者的名冊(13:8)也是天上的耶路撒冷的公民名冊。而信徒忠心順服的行為,乃是神所賜生命所結的果子(太7:20-21)。神是公義的,祂的審判不是霸道地讓不信者下地獄,而會用事實讓人無可推諉,照著各人所行的報應他。然而,當案卷展開了我們會發現:沒有人敢自誇一生憑良心做人做事,沒有人能倚靠行為作無罪辯護。當時的古人認為,海上死亡的人是不正常的死亡,無法正常下到陰間。所以這裡特地向最初的讀者強調:海也交出其中的死人海,死亡與陰間都要交出死人,意思是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接受審判。他們都照各人所行的受審判,再次重申:人的沉淪是根據自己的行為(2:23)得救則是根據生命冊。此時,[死亡與陰間]已經完成任務,所以不必再存在,所以也被丟在火湖裡第二次的死不是指再死一次,而是指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裡永遠沉淪;不是[人死如燈滅]而是身體和靈魂都要接受永刑(15節)。關於[火湖]我們應當了解:[火湖]是永遠離開神的地方,那裡沒有屬於神的聖潔,公義,慈愛,良善和智慧,也不會有人所要的自由,平等,博愛和寬容,只會有不受約束的罪惡。人若永遠住在這種地方,將是生不如死的永遠痛苦,晝夜不得安寧。[火湖]是垃圾焚燒站,撒但,敵基督,假先知,鬼魔,死亡和陰間,以及凡名字沒有記在生命冊上的人,都要被扔在火湖里,因此在新耶路撒冷裡,再也沒有[不潔淨的,並那行可憎與虛謊之事的]了(21:27;21:15)。[火湖]沒有中間站。 若有人名字沒記在生命冊上,他就被丟在火湖裡,沒有中間的階段,也沒有補贖的機會,我們唯一選擇的機會是在身體死亡之前。聖經把兩次的死和兩次的復活都清楚地擺在世人面前,每個亞當的後裔都應當作出正確的選擇:第一次的死是沒選擇的,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第二次的死卻是有選擇的[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致滅亡,反得永生……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第一次的復活是有選擇的行善的,復活得生;第二次的復活是沒有選擇的,作惡的,復活定罪
思想:白色大寶座的審判不是用來恐嚇,而是喚醒人心。若不在生命冊上,結局將何等可怕!更提醒我們每天活出[生命冊子民]的身份;以感恩的心順服神。神的公義審判一切。我們有否因這段經文催促我們正視生命,抓住救恩,活出得勝的盼望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顯明祢的公義與恩典。祢的審判提醒我們敬畏,祢的生命冊賜我們救贖,祢的勝利給我們盼望。求祢幫助我們活在祢的光中,名字記在生命冊上,帶著永生的盼望服事祢。阿們!

啟示錄 20:4-10啟示錄 20:4-10

幾個寶座原文指[許多寶座],地點可能在天上,也可能在地上。坐在上面的可能包括基督和使徒(太19:28)。有審判的權柄賜給他們,意思是在千禧國度中掌權,為殉道者伸冤。他們都復活了,並不是說死去的信徒此時才復活,因為他們在教會被提的時候已經復活了(林前15:52)。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意思是根據基督的旨意,接受基督所賜的權柄管理國度。這是最初的讀者所熟悉的羅馬帝國的體制:凱撒是羅馬帝國的皇帝,但各行省還有許多小王(路1:5)和分封王(路3:1)在羅馬帝國的權柄之下管理各個藩屬國。第一次復活,並與基督一同作王的人。羅馬帝國的殉道者都是帶著羞辱,被斬首而死的,不肯敬拜凱撒的人也備受社會的排斥,在世人看來都是失敗者。但實際上,他們才是榮耀的得勝者,將[與基督一同作王一千年]。這[一千年]也稱為[千禧年 Millennium]或[千年國度]。千年國度是基督將親自治理千年國度(賽9:6-7),因此也被稱為彌賽亞國度(太6:10)也就是以色列人所盼望的復興的以色列國(徒1:6)。在千禧年國度裡,大災難中的殉道者和得勝者將與基督一同作王。在千禧年國度裡,復活的得勝信徒將成為神和基督的祭司在頭一次復活有分的有福了,聖潔了這是《啟示錄》中的第五福(1:3;14:13;16:15;19:9;20:6;22:7,14)。他們有三個[有福]的原因:第二次的死在他們身上沒有權柄,因為這些人都聖潔了,是分別為聖屬神的,所以不會在火湖中經歷第二次的死。他們將在千禧國度裡擔任神和基督的祭司;他們將在千禧年國度裡與基督一同作王,承受主耶穌的應許(5:10)與天使一同執行神的命令(詩103:20-21)管理世界。那一千年完了指千年國度結束的時候。撒但必從監牢裡被釋放顯示這是神的計劃,並不是說撒但有能力,或意外逃脫無底坑。千年國度之後復出的撒但,權柄和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採取的戰術不再是的兇殘和魔鬼的控告,而是古蛇迷惑歌革和瑪各泛指地上四方的列國。在舊約聖經中,歌革瑪各代表彌賽亞和選民的仇敵,具體身分不明。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指佔領了以色列地。圍住聖徒的營隊與蒙愛的城可能指地上的耶路撒冷城,是祭司的國度的首都。 [聖徒]就是被神揀選,名字記在生命冊上的人,包括千禧國度裡的以色列人和外邦信徒,他們已經重生得救,不會被撒但迷惑。雖然仇敵的[人數多如海沙],但爭戰還沒開始,就已經結束了:有火從天降下,燒滅了他們,就像集中焚燒了千年國度裡的垃圾,不被帶進新天新地。(10節) [火湖]就是地獄為魔鬼和他的使者所預備的獸與假先知已經先行一步,在哈米吉多頓大戰中同被擒拿活活地被丟在燒硫磺的火湖裡了。撒但先從天上被摔在地上,然後從地上被丟在無底坑裡,最後又被丟在硫磺的火湖裡接受了最後的命運。這清楚地向受苦的教會顯明:屬靈爭戰並非二元論式的[善惡之爭],而是盡在神的掌控之中;撒但在神面前毫無能力,仇敵也不得不遵行神的旨意(17:17)。
思想: 這段經文激勵我們,即使付上代價,也要為真理站穩,因為神記念每一個忠心的生命。世界看似充滿混亂,但信徒不必恐懼,因撒但的權勢已被基督擊敗(西2:15)。我們當警醒禱告,抵擋迷惑,堅信神的得勝必然來臨。
祈禱: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在啟示錄中顯明祢的計畫與公義。祢賜我們得勝的身份,完美的時間,和最終的勝利。求祢幫助我們忠心跟隨祢,在忍耐中持守盼望,在試煉中彰顯祢的愛。阿們!